投稿, 教育

請問您今天要來點「教改」嗎?

文/劉仲書

前陣子,立報新任總務在報社找我聊天,中國時報出身、看起來五十來歲的大叔,以前在中時有跟同仁一起拍過偏鄉教育的專題紀錄片,他提到嚴長壽在台東辦的私立均一中小學,是個非常理想的教育環境,適性、富有啟發性的另類教育,著重在協助偏鄉弱勢孩童,讓他們有機會受到良好教育而不被經濟資源所限。

不過均一也有缺陷,它的學費高昂、能容納的學生數量不多,嚴長壽只好挑有潛力的孩子,並且告訴家長:「你們能出多少錢就出多少,剩下我來想辦法。」當地其他學校老師則覺得,這套教育雖然很好,但仍然幫不了那些「沒有潛力」的學生,許多孩子仍舊被城鄉差距邊緣化。

總務對我賦予厚望,希望立報未來能更加關心這些教育資源落後的場域,透過教育專業報的力量來改善這些問題,言辭之間感受得出來,那份沉重的期盼;甚至告訴我,318學運後很多學生關心公共事務,若能號召這些年輕人一起關心教育問題就太好了。

最近這件事一直記在腦子裡,覺得有些遺憾與難過,根據目前瞭解的「未來立報」,應該不大可能有辦法發揮這種影響力,立報復刊後的發送對象,將限縮在教育政策單位與教育機構(並且網路版難產),先不談會不會被認真看一眼,偏鄉弱勢的教育問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教育政策單位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現在的政策邏輯,必須要有民意壓力才有辦法撼動既有結構,一個報紙的基本影響力其實應該要在這邊:「讓更多人知道發生什麼事,接著大家去做點什麼。」但立報的上層決策者卻認為「直接給、且只給政策制定者看」會更有效果。沒有更多常民站出來為偏鄉弱勢教育說話,政府如何改變?我無法理解。

過去報導過清水小校的「另類教育」,以及在體制內可供操作的小學至大學的「翻轉教育」,他們剛好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兩種面向:在現有的教育外找到理想的教育模式與內容,或者,在現有的教育內讓所有學生學習得更好、更有自信。

然而,這些學生最後一樣要面對社會壓力,另類教育出來的學生很多仍舊回到體制內教育唸高中、大學,他們雖然身心靈能比較健全、不會汲汲營營的與人競爭,但仍必須接受體制內教育的「粗暴」對待,進入社會工作也成為巨大國家機器的小齒輪。我一位全人中學出來的朋友,也看得見他舉步難行、充滿許多挫折的樣子;更不用說在體制內被規訓甚至異化的學生,所面臨的人生會是什麼模樣。

「他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這是許多另類教育對學生的期盼,它是相當個人的,獨自扛著自己的未來,在殘酷的社會中找到棲所。政府無能為力,文憑社會也難有最適合他們的容身之地。

台灣的教育反改革巨浪,都源自於對未來人生的不安,這個國家並不健全,才會讓競爭失利的人面臨生存困境;而一切理想教育都可能帶來「不公平」,深怕自己子女身受其害、淪為失敗者。所以研議了幾十年的12年國教,才會在政策出海之際,引來細枝末節的考試公平性批判,卻也翻了整艘大船。

我自己也是教育裡的「失敗者」,不斷被退學、輾轉唸了四所私立大學,最後也只掙得大四肄業的學歷,面對職業與未來的焦慮我很清楚,大多數如同我的魯蛇,出社會都是走向服務業,在第一線勤奮地面對客人,當個被剝削、領著微薄薪水、被異化的員工。這多半不是他們想要的,但他們別無選擇。

七年級、運氣不錯的我,創業開過咖啡店、在宜蘭跟友善農業團體一起種田、現在又當記者,這其實意味著工作能力可以與文憑無關;身為深受粗暴教育束縛、在教育裡無法得到滿足的年輕人,我看得出來,在這個國家的未來,幾乎看不見理想教育改革的希望。

我認為,那倒不如,及早跳出來對這個體制宣戰。

成立一個倡議、互助組織,讓認清自己未來處境的學生及早跳脫學業壓力,並且培力出掌握未來期盼的人生方向的能力,進而學習該有的技能與知識。我們可以先統整目前社會中那些稀少的、不用學歷而是靠能力、較不為人瞭解的工作領域,並且鼓勵創造新形態行業(如社會企業),作為未來人生出路的基本選擇。

作為互助組織,選擇創業者,也必須優先聘用「學歷無用論」的夥伴,擴大就業機會,並且協助組織培訓,一起分享、成長。我們不需要一套精密完整樣樣都學、如同體制內技職教育的過程,那其實是陳腐的舊思想,現代教育根本不能培育「一個完整的人」(培育人的工作發生在其他地方),反而更多時候是扯後腿,不如認真專注在工作能力與適性上,它可以有更有效率的作法。

這個初步構想的計畫若真能順利實踐,將可能顛覆文憑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有越來越多人不用靠學歷而能做想做的事,而當人們不必為未來人生擔憂而在教育體制內掙扎廝殺,這個腐敗的教育就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另類教育體系出來的學生、自學生、在教育中的失敗者、對未來困惑沒有方向的年輕人、學非所用的過來人,這些人佔了多大的比例,他們都「走偏」了這個文憑社會與教育體制所「期待的道路」,而且多半被輾得支離破碎,這個社會要不是視而不見,就是毫無解決辦法。

年輕人別再配合50、60年代以前的大人遊戲規則玩了,我們自己其實有能力把這個巨大結構打破,也能順便拯救教育,讓後代有更好的未來。

 

圖片來源:Karl Marx臉書粉絲頁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