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公民「新聞」成了公民「公關」?

文/管中祥

雖然批評台灣媒體的聲音從未間斷,力道從未減少,雖有不少媒體工作者試圖改變媒體亂象,但對許多人來說,媒體崩壞的速度卻遠比重建還快,特別是主流媒體的內容越趨瑣碎,公共議題越來越趨邊緣,特別是新聞主流媒體公共事務無能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對民主政治是嚴重傷害。

新聞媒體的問題當然很多,原因也很複雜,無法一一盡訴,難以全面解決。例如,許多人關切的「置入性行銷」就引起不少爭議。

簡單說,「置入性行銷」就是把廣告隱藏在新聞或戲劇之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讓我們在看戲劇或新聞的時候,不知不覺接觸到廣告資訊,進而支持某個政府政策或購買某項商品。

「置入性行銷」的策略究竟能為業者帶來多少效益與利益,並沒有太多精確的研究,但卻引來不少批評,特別是新聞的置入性行銷,根本就是利用我們對新聞的信任來販售商品。因為我們相信新聞是「事實」,也因此容易相信新聞對某項產品的正面「報導」也會是真的。

雖然新聞媒體的問題很多,在新聞中置入政策、商品的作法也經常可見。還好,這幾年公民記者興起,抱著「媒體不報,我們來報」的想法,自己當公民記者,自己的新聞自己報,公眾的新聞大家報,讓新聞有機會回到單純的本質。

一般來說,「公民新聞」和主流媒體比起來「質樸」許多,一方面報導方式不像主流媒體那樣花俏,內容的陳述也相對簡單,並且大多是公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日常生活經驗。因為這樣的「質樸」,不僅容易讓人親近,產生共鳴,也回到新聞原有的真實與質樸感,容易讓人認同與信任。

不過,最近「公民新聞」的概念卻逐漸被濫用,許多機構辦的活動媒體不感興趣,或者付不出高額的廣告與置入費用,開始自己培養「公民記者」,自己的活動自己報。

例如,「2014ITF台北國際旅展」就發出公告徵選第九屆公民記者,希望「能運用公民的專長大展身手,一同為我們寫下最豐富生動的旅遊見聞,一起為台灣的觀光加油!」不過,要當旅展的公民記者並不是隨便就可以當的,必須先報名,還得通過徵選,當然,選上後可以有旅展的專屬記者証、名片,可以自由進出採訪,並能使用記者室,還有機會得到旅展門票。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個「有吃又有抓」的好機會,不但可以有機會四處玩耍,又可以在網路和大家分享,何樂而不為。

不過,「徵選」其實比較難掌握報導品質,如果能辦個「公民記者培訓」,不但可以訓練寫手,還可以搏得「進步」的美名,實在是一筆好生意。

幾年前就曾經有一家主流媒體邀請我到他們開辦的「公民新聞」課程裡擔任講師,當時我有點訝異,許多主流媒體並不認同公民記者這樣的角色,認為他們沒受過專業訓練,又帶有立場,很難稱得上是「記者」。這回怎麼了?難不成這家媒體開始要走向歐美國家逐漸發展的「協作新聞」,也就是邀請公民記者和他們家的記者一起報導新聞,彼此協力、相互協作?

結果,當然不是如此。

和我聯繫的朋友告訴我,是因為他們媒體旗下的公關公司接了政府的行銷計劃,打算要訓練一批「公民記者」來幫宣傳活動。

這種作法不但濫用、誤用了公民記者的概念,根本就是利用讀者對新聞、對公民報導的信任來販賣商品,滿足政府及廠商的利益,這些單位招募的不是公民「記者」,而是公民「公關」、公民「宣傳」。「公關」、「宣傳」很難完全報導真相,而這些所謂的「記者」也不是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相反的,是要幫企業、政府宣傳。這樣的報導,或許也是人民的一種觀點,但若回到新聞、記者的「本質」來看,似乎差距甚遠。

公民記者包含著「公民」與「記者」兩個重要元素,「公民」意味著有別於官方立場的觀眾,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報導新聞,評論事件。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公民,但「記者」角色恐怕得嚴格看待,不過,重點不在於「記者」的能力與技術等「專業」面向,而是能不能發揮記者的應有角色,報導真實,站在權力者對立面。

這些年包括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社區大學,以及許許多多的非營利組織都在用心、用力推動公民記者的觀念與實踐,無非是希望在日漸敗壞的媒體環境中開出一條新路,為台灣民主與媒體發展新的可能,然而這樣的理念卻日漸到誤用與濫用,這不但不是推動者所樂見,也是讓才剛興起不久的公民新聞面臨嚴峻的挑戰。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