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環境

奶粉禁止開罐促銷 劣質食品繼續優惠?

文/劉懿德(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總幹事)

2014年12月初,大家可以看到新聞斗大的標題「奶粉禁止開罐出售」,衛福部似乎想要表達一種決心,從明年度1月1日開始,禁止奶粉開罐出售這樣的促銷行為開始,再以不鼓勵促銷奶粉的方式要悍衛消費者食品安全,為民眾做好把關,但為什麼是拿奶粉的促銷方案來開刀?請專家背書說明開罐促銷有可能會使奶粉變質,雖然沒有任何具說服力的研究顯示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但衛福部這樣積極修改規定的原因是什麼?對特定中低階層的消費者而言,促銷錯在哪裡?為什麼促銷活動就可以讓衛福部的官爺們開了如此重罰的法?而同時,市面上許許多多劣質食品正在流通,包括許多大家仍有疑慮的牛奶,仍然用各種各樣搭贈商品和降價的方式吸引消費者,衛福部難道都沒看到?為什麼牛奶可以促銷而奶粉不行?甚至,要管的為什麼不是出廠前的安全,而是像開罐促銷這種微不足道的商業行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用新懲罰來暗渡陳倉

仔細看看衛福部食藥署針對「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所做的調整,除了合理規定不得以樣品和贈品促銷之外,也再規定不能以折扣優待券、開罐價、搭贈商品銷售,特別是針對開罐產品指出有受外部污染的隱憂。只是這個國家食品安全的主管機關似乎忘了,促銷真的只是小事,而促銷折扣或開罐價等等,它也只是一種市場選擇,考慮用這樣子大刀闊斧出手重罰(可罰業者4萬到400萬元),它處罰的不是奶粉廠商或開藥局或者開賣場的,而是懲罰到家庭與經濟狀況不穩定的族群,包括了單親養育的父親(沒母乳可以哺育)和經濟健康狀況均不佳的母親,當然付得起的人都會覺得沒有促銷價的也沒關係,但付不起的就得為那幾百塊錢的價差而折腰了。

先不談台灣社會怎麼會出現喜好便宜價格的客群,先想想如果食品安全是第一考量,那為什麼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辦法至今仍然沒看到食藥署的官員們提出有效的監督機制呢?如今,反而是這麼積極的插手管制消費市場裡,終端產品的促銷問題,或許這個動作應該稱之為掩耳盜鈴,掩了誰的耳?又盜了誰的鈴?除非衛福部上上下下的官員們是無感的,不然沒有人不知道,很多被認為有問題的食品在市面上仍在促銷大賣,那針對社會大眾所顧慮的食品檢驗又在何方?威信盪然無存的食品檢驗標章該如何重新取信於民,這才是當務之急。衛福部這樣的新懲罰,想要從食安的角度來控管食品促銷行為,確沒有從食安的角度來控管食品的供給行為,這不免懷疑政府大張旗鼓的宣示,其背後仍在暗渡陳倉的可能性。

促銷行為不是食安問題,是階級的需求問題

再從為什麼會出現喜好便宜價格的客群呢?我們的自由市場使然,但這就是台灣的樣貌,而開罐會影響產品品質的這種常識,其實衛福部不用專家來講,普羅大眾也都知道,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會為了省錢而甘冒這樣的風險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劣質油不要吃,這也是常識,但為什麼還是有人不得已要為了省錢而得承受這樣的風險呢?前者是因為奶粉真的很貴,買不起的能省則省,省幾次就會賺一次的消費邏輯,後者是因為沒法可管,任由惡質廠商從便宜油品中掠奪民眾的生命財產。

如上所言,如果國際上的奶粉價格都在降了,台灣不降反升,市場所呈現的是逐漸讓中低收入階級的消費者買不起的價錢,這時候政府對奶粉廠商採放任態度,然後才從通路商的促銷方案開鍘,並搪塞以食安問題的偽議題來模糊焦點,受益的仍然是獲利的廠商,而受害還是消費者,誰的責任?衛福部。如果惡質廠商的食品仍肆無忌憚的在各大賣場中廣為流通,並且以促銷手段來增加買氣的同時,衛福部只去管奶粉開罐促銷影響食安,而不管生產過程有安全疑慮的產品及其促銷活動,這其實就非常弔詭,不免要讓人問為什麼食藥署不是解決大家的疑慮,而是造成大家的二次困擾呢?然而,民眾在經濟條件下別無選擇,只能捨其優(貴)者而從其劣(便宜)者,找不到價格合理且讓特定階級消費得起的安全食品,那是誰的問題?衛福部。

衛福部招推?惹誰?

一方面說為了食安所以禁賣促銷奶粉,另一方面又讓惡質廠商的食品持續優惠?這態度真的讓普羅大眾十分對解,而這個社會怎麼會接受這樣的管理邏輯?這次衛福部積極管制奶粉促銷的動作之快速,似乎超出了我們所能想像的,只是更促使了我們一起來想想,到底是奶粉開罐促銷”可能”變質的”食安”問題重要,還是食品製作安全的務實監督比較重要?孰者為輕孰者為重,衛福部想招誰?想惹誰?或許不辨自明,招了一群惡質廠商繼續橫行無阻,惹了全國民眾滿肚子怨氣。

從這個新法令實施的潦草程度來看政府,是一種充滿自相矛盾的積極,也就是說該積極的消極,而不必那麼積極的卻急著告諸世人,但卻未顧及市場促銷機制因何發生的結構性主因,以及中低收入階層中各種各樣有促銷方案需求者的感受,政府不解民意的荒謬作為又再一次表露無遺。或許政府更應該做的,不是拿奶粉開罐促銷的店家出氣,而是該拿蓄意不調降價格而圖利的廠商開罰才對。

一個市場消費行為的問題被刻意解釋成食安的問題,一個食安的問題刻意被扭曲為怪罪受害者的問題,從一個怪罪受害者的問題再刻意掩飾了持續鬆散控管而圖利廠商的問題,如果政府主管單位慣用不食人間煙火的思考邏輯仍不思改善的話,再多的法令規範得到的,也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一場沒完沒了的鬥智遊戲而已,但輸掉的絕對是整個政府的威信,就算它在食安風波之中早己失去了威信,但會更加一蹋糊塗。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