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

【再見318】318的模糊身影

文/管中祥

318佔領立法院行動一週年,雖然少了媒體的關注,但這幾天,仍有不少團體重返立院,「回顧」那時的盛況,也重申當時的主張與未完成的理想。

雖然在社會運動中,鎂光燈只會聚焦在少數「英雄」,但其實一場運動是由不同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參與理由,對於運動也各有不同的詮釋與觀點,這些聲音都不該被忽略,也不該被埋葬,如果將目光集中在媒體寵兒,不僅無法反省這場運動造成種種的影響或傷害,對歷史與社會視野也過於單薄。

就好比,許多人對於2004年319槍擊案後引發的大規模社會抗爭印象,大多停留在兩顆子彈的詭異情事,或政客們的激情口號,但對於參與民眾的理解,也只是「泛藍」群眾的簡單印像。他們沒有臉孔,只是模糊身影,是一群正義或無腦的小兵,隨著領導口號奔飛馳。

不過,楊祖珺著作的《我在凱達格蘭大道等你》卻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訪談一個個參與抗爭民眾,從他們口中重新訴說這場運動的意義及對自己的影響。在這本書中,我們不但有機會看到運動的不同面貌,也知道在一個集體性社會運動的背後,竟然有這麼多的故事,有這麼多的差異。

同樣的,在「太陽花運動」中的角色,絕對不是只有螢光幕上的頭號人物,每個參與者對這場運動都有不同認識,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故事。一位在佔領立法院期間,擔任網路直播組主播的學生,當時因為熱血衝入立法院,一待就待了二十幾天,一年後再回首從前,寫下這樣的回憶:

現在,如果有人問我,像我們這樣平凡的人(或學生)能夠做些什麼? 我會告訴他:思想。我們必須裝備自己,成為有思想的人,不要輕易被說服,要時時批判反省。「把自己組織起來,」是我最近常講的話,雖然也不知道能做到什麼程度,又也許有一天我會放棄這些反抗,但我為現在的生活高興,降落在自己能力可及的地方,感覺比318那時候找不到什麼施力點要來得踏實許多。

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看的一些資料、撰文,我也對當時深信不疑的整場運動產生越來越多疑惑、躁動,關於那些不曾在運動中握有權力的人,他們的困境是什麼?這場運動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或影響是什麼?以及所謂的「他們」、所謂的「群眾」又是怎樣的一些人?

 

這不只是他對現在及過去心境的描述,也點出了在整場運動遭到邊緣化、消失的模糊面容,這種來自參與者內心的描述與疑惑,在大眾媒體,或相關的週年活動中很少看見。

如果我們對於社會運動的關心只是停留在運動目標是否達成?領導者的魅力與動向?恐怕是忽略了身在其中的每個重要力量。因為社會運動不是明星特有的主場與權力,而是每個參與者的熱血與實踐。群眾並不是領導者動員的工具,也不是撐起五十萬人場面的道具,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真實個體。一場社會運動能不能因為人們的熱血與連結累積更多的能量?能不能帶來社會及個人更大的改變?社會能不能因此有更多反省?記憶能不能留存多樣的身影?需要更多參與者的記憶與討論,才能踏實地繼續往前。每個「小人物」的真實訴說是不能被遺忘的,這不但是個人的回憶,也是建構社運集體書寫與記憶的重要過程。

可惜的是,雖然已有幾本有關太陽花運動的書籍出版,但還沒有一本從群眾主體書寫的口述史。

(本文原刊載於YAHOO奇摩新聞)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