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小記者的私房間

《小記者的私房間》新聞故事製造廠

圖 / Derek Tam

文 / 小記者

距離北投發生女童割喉命案還不到一年,上午休假時盯著陽光,卻突然接收到內湖發生了另一起駭人聽聞的命案,簡單回報之後,可以預期的是連番的訊息轟炸,「嫌犯動機、家庭背景、被害人家屬說法、甚至是被害人的成長故事、和貼著相片的全家福」,再用這些資料來建構出一個從天而降的惡魔,親手撕裂了幸福美滿的小家庭,阿,真是令人遺憾心痛。

公理正義的警方再配合義憤填膺的媒體演出一場驚天動地的追打秀,多揮一拳就能讓自己在正義天秤端多站穩一些;然後新聞製造廠接連上陣,在一切底定之前大筆一揮先定了兇嫌的生辰八字,再給個橫批「人渣」,塵埃落定。

下午三點,表定目標出爐,置身諾大的百坪工廠中,順著上百台油印機滾輪做出來的,是千篇一律的貼紙,拼拼湊湊成為你眼中的「事實」;首先,這個罪犯手法窮凶惡極,除了模仿IS的斬首行動,還有甚麼可能呢?看看女童的身首分離的屍首吧,嚴厲譴責!

再來,請廢死聯盟談談高張的理想,殺人者該不該死?你們只有「非常難過」四字評語?請同事訪問該聯盟理事長,好協助我們激起大家對於死刑存廢的二元對立,啊,不對,是死刑的存廢。

最後呢,再用「精神病」作為罪犯的表徵,貼上一層反光耀眼的「疾病」外皮,用一點「無業在家啃老」作為點綴,就成了典型的社會魯蛇,這樣的人外加精神疾病,會成為專殺女童的罪犯是再正確不過的推論。

「唰唰唰唰唰」仇恨與標籤驅動油印機不斷向前滾動,明天媒體的版面就是這個病態殺人狂及「小燈泡」交織而成的悲慘故事,而這個新聞故事與大量印刷的廉價廣告紙其實沒甚麼兩樣。

即便是身處事外,誰能擔保我們與精神問題毫不相連?這是一種身分而非一種原罪,是可以被剝除的外皮,那麼媒體用標準作業流程所製造出來的故事,與德翔台北貨輪擱淺時,不去在意油汙清理過程,反而對於沾滿了油汙的潔白羽毛、在黑泥中掙扎跳動的想像,到底有甚麼分別?新聞,從來不是一種「想像」。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