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彰化百年倉庫被毀 吳晟:失去歷史的記憶,就是拔掉生命的根源

文 / 江欣怡

由「搶救百年彰化農業倉庫聯盟」主辦的「尋米:農倉.鐵道的呼喚」活動,5月1號在彰化扇形車庫旁的舊台鐵宿舍區舉行。活動除了扇形車庫、彰化農業倉庫、彰化台鐵宿舍群等三條路線的導覽小旅行,還結合了文化短講、音樂會、真人圖書館與創意市集,希望民眾共同參與,了解及討論彰化農業倉庫的保存與再利用議題。

13073224_1534997846804086_1419380314_o

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劉曜華短講時表示,彰化作為一個重要農業都市,有許多和農業發展相關且值得保存的設施,卻時常被窄化為農田水利會等事業體可自由處分的財產。

劉曜華以自己長期在台中市關注的「天外天劇場」為例指出,現今許多重要文化資產被破壞,是源於政府對文資保存沒有明確態度、事業體缺乏對文史保留議題的基本觀念,只將文資當作可自由處分的有形財產進行處理。他也說,前陣子被拆除掉一半的彰化農業倉庫,民眾難以實質參與討論與決策,也是長期以來民間在文史保留議題方面所遭遇的困境之一。

13120832_1755536564682504_1480594724_o

台大城鄉所助理教授黃舒楣提醒,政府開發應重視文化資產的「不可逆性」,並指出彰化農業倉庫的歷史價值,她說,這座倉庫見證了1920年代《農業倉庫法》的實施、稻米品種改良造成稻業取代糖業的「米糖相剋」等台灣重要農業發展。

雖然民眾時常認為文史保留只是一種「戀舊與鄉愁」,但黃舒楣則認為政治與公共議題本就不可脫離文化,透過共同的文化經驗,才能讓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產生連結,放慢發展的節奏,並不是拒絕改變,而是更加謹慎看待改變。她也提到現今許多文資經過千辛萬苦保留下來,卻因為「高級化」的經營而將民眾拒於千里之外,因此,文化資產如何存留更需要的是長期關心與民眾參與。

13113333_1755536598015834_1401073720_o

彰化出身的知名作家吳晟也來到現場,他毫不客氣地的指出:「失去歷史的記憶,就是拔掉生命的根源、毀棄歷史記憶與情感。」台灣不斷打掉文化資產,彰化這座古城近年快要遭到摧毀。他表示,若是能夠好好保存農業倉庫,將農業結合文化去開發農產品,或許將是彰化新的產業與文化契機。

13120851_1754603921442435_1948643089_o-2

曾參與立委選舉的導演陳文彬為彰化鹿港人也回應吳晟的說法,他說,有許多人談到「保留下來之後要做些什麼?」不可否認,從現今的許多案例看來,文資最後可能淪為蚊子館、造成原屋主難以自由運用空間的不便與不滿,他們並沒有太多對於「無形資產」的考量。陳文彬也坦承,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經常會有預算不足的問題,原因大多是將經費用在興建新館等硬體設備,但使得真正值得保留文化資產卻沒有好好再利用。

被拆掉一半的彰化農業倉庫未來該如何規劃?陳文彬建議,可以綜合彰化縣農會希望在未來可作為觀光工廠、農產推廣等用途,搭配以賴和等人為首的彰化地區30年代左翼知識份子反殖民與本地農業發展故事進行規劃,並且搶救百年彰化農業倉庫聯盟也提出了將彰化農業倉庫作為一彰化地區的觀光景點,搭配周邊的扇形車庫、台鐵舊宿舍群形成「黃金三角點」的方案,便能夠更完整地推廣彰化地區的鐵道及農業歷史、文化與產業。

13148342_1755536561349171_1531829842_o

陳文彬的短講結束前,邀請了曾參與彰化市都市更新計畫專員,目前在故宮南院工作的陳永軒分享。陳永軒表示,都市機能確實應與時俱進的改變,但不該只侷限於單一部門、小範圍的討論,而應該提高到跨部門、甚至縣政層級,並且加上大量民間參與的廣泛討論,才能夠真正統整出一個能夠長遠執行的都市發展計畫。他提到政府應以「特定專用區」取代傳統「工業區」進行新的整體開發計畫,透過將農業倉庫指定為縣定古蹟,讓此處土地成為「保存區」後,周邊的土地和街廓則可配合成為「專用區」,有更大的彈性使用空間,如此一來才能夠有別於過去狹隘的土地利用規劃。

包括半線囝仔、盧阿盧、老諾X江東成名,以及農村武裝青年等長期關注地方議題的樂團也參與當日活動演出。農村武裝青年的主唱阿達同時也是這次活動的總召集人,他說自己在返回家鄉彰化居住的幾年當中,透過生活與行動認識了許多共同為土地做事的人,也因為對歷史教育產生的反思,讓他真正開始認識自己腳下所踩的土地。

13128640_1755536578015836_1586233704_o

最後,聯盟提出了四大訴求,要求文化局應立即將農業倉庫進行保護,使其不繼續破敗;並且調查本次強拆農業倉庫的瀆職與疏失;而由於地方政府失職而導致倉庫被拆,卻仍負責召開文資會議,有球員兼裁判之疑慮,聯盟希望改由文化部負責召開公聽會、促進公民參與;他們同時也要求彰化縣政府與文化局應將縣內有歷史意義的建物公告為暫定古蹟,用一年的時間進行完整的審議,才可能解決文化資產遭浮濫拆除的問題。

延伸閱讀
懶人包:「然後它就被拆了」 一張圖了解搶救彰化農會大事記
公庫報導:彰化百年糧倉被毀 將成失去溫度的城市?
陳文彬:彰化百年農業倉庫被拆 誰該負責?

13161610_1755536601349167_806497684_o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