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環境

【投書】受傷的布袋港 消失的海岸線

文 / 蔡信得

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文獻記載台灣地圖輪廓是一幅不完整的版圖,裡面像一塊凸出凹陷甘藷,似被蟲咬傷外皮傷到內心。內陸跟海岸有些小沙洲島嶼是沒有連接一起。如早期台南北門嶼及魍港(今好美里)、布袋壽島(原八掌溪出海口),聞名的外傘頂洲,這些島嶼跟內陸有河川隔離或潟湖阻隔,經過幾百年來演變成陸地才和這些沙洲島嶼有連接成海埔新生地,交通可直通到本地,種植面積可普及到這些新生成的陸地。

今天台灣所看到的地圖比以前圓滑輪廓、完整是因為陸地的延伸、海岸線的形成、海埔新生地的擴大,有鑑於人工的復育配合外,主要是天然的地理循環促成的。幾百年來每逢天災地變,從高山沖刷下來無計其數的泥沙石塊流至河川再經河流沖到出海口,年年淤積成為沙洲形成海岸線安全屏障,這些土地都是自然地理循環所促成的海岸線的形成與功能,大概百年之中會形成一道海岸線或兩道海岸線,上面有敘述是從河川河流暴漲所沖下來的泥沙在每條河川出海口久之形成沙洲。

每逢退潮沙灘中有好多招潮蟹,牠們開始鑽出沙灘洞穴出來將海沙搓成小湯圓,一方面吸收土壤的養分,一方面促成泥沙曬乾,海風吹上海岸就形成高高的沙崙,再經林務局復育工作例如搭圍籬、種草及種植一些保護沙洲植物類如尾麻藤、老鼠莿,然後土地形成,當海水漲不到地方開始種植木麻黃,形成海岸防風林,防止風沙吹入村莊是村莊的安全保障,以前住海邊的人十個有九個得砂眼,甚至紅眼圈,當男婚女嫁談到相親時,互相看對方有無紅眼圈(紅目猴),這是生活在海口村庄中人的悲情,因為每天出海受風沙侵襲,滿身是泥沙,這是醫學界研究沙眼所報告結果原因之一。

美麗的海岸除防風、防沙功能之外,也是休閒觀賞的好地方。到海邊釣魚、沙灘挖蚌蛤、抓螃蟹,偶而還可看到野兔吃草,看海鳥築巢生蛋,木麻黃下乘涼看海景,口渴時找沙崙低凹地挖個洞就有淡水就跑出來,那也是捕魚的人挖來使用的,抓虱目魚苗及鰻魚苗時期都有這些天然的水源、清涼甘甜的感覺,在這野外也可煮飯、煮茶、煮麵或稀釋調解鹽度時魚苗得以存活之需。

回憶第二道海岸線形成的當時,作者大約7-8歲左右(民國46年)家父帶我到沙洲抓虱目魚苗,當時剛形成小塊沙洲,海水漲潮時就很快將沙洲淹沒,到70年代沙洲海岸線就形成大約5公里,寬度500公尺一條美麗的海岸線,但好景不常在,今日的海岸線和昔日的海岸線已經大不相同,使異鄉遊子回來大吃一驚,無比的驚嘆,因為已經消失殆盡了。

其原因是政府政策不對及人為破壞兩種因素,第一,本來海岸是各條河川的泥沙流入海邊來形成地理自然循環,但是政府把河川從上游做水庫,中下游造攔水壩,因此泥沙就被阻擋不能流到出海口,使得自然循環定律遭破壞,如果可以做人工湖(人工水庫)用導引式河道工程,這比較一舉兩得。第二,人為破壞,像好美的美麗沙灘,有那麼長的防風林及沙灘,為了建布袋港,抽沙馬達放於龍宮溪出海口南側就是好美里海岸北側,抽個大坑洞,所有泥沙抽向布袋港的用地及交通用地之需用。

好美的沙灘就這樣流失去補大坑洞,使沙灘將接盡消失去了,只剩一塊尾巴。布袋港南邊龍宮溪南側沒有做攔沙堤防,每年的布袋港航道都受淤積泥沙阻礙,貨船擱淺常有的事,不然就要等到滿水位時,船才能進出,南側好美沙灘的泥沙一直注入航道,問題無法解決,一直抽沙,造成人為環境破壞,造成南邊的好美、新塭兩地只要颱風一來就進入危險狀況。布袋港發展是好,但若造成環境破壞、沙灘自然保護屏障不見了,真是得不償失。

建議政府趕快做復育工程,把龍宮溪南側河堤建設做為阻沙堤,向西延伸2000公尺,把河道抽沙放回好美里的沙灘上,如此一來,可解決布袋港航道泥沙淤積的問題,又不久將來好美沙灘會快速恢復原貌,造成雙贏,這是筆者所盼望。不然美麗的沙灘、風光的海岸線只能當作童年的回憶。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