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外稿, 教育

周平:教育部錯誤的補貼政策無法解決低薪問題

圖 / EthanChiang

文 / 周平

據報載,總統蔡英文於就職演說上,許諾解決年輕人低薪問題。教育部則已於日前計畫推出「補助企業提供實習及聘用方案」,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每人給予企業補助2萬元,若實習結束繼續聘用為正式員工,月薪達3萬1520元以上者,每人再予以撥發企業2萬元補助。

筆者認為這個計畫基本預設有重大偏差,會衍生出及多非預期的惡果,有必要重新審議。

首先,由教育部操刀解決年輕人低薪問題,就是越殂代庖且徒勞無功的謬誤。教育部實在不該取代勞動部或經濟部來操心就業和產業勞動力。也實在不應該把大學想像成企業的培訓中心,以至於過度干預大學自主性。特別是以學用合一、產學合作、實習方案和畢業生就業流向調查等,嚴重干擾大學行政和教學。導致大學為了應付教育部依上述政策所衍生出的相關行政命令和評鑑指標,而浪費的極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來製作大量虛假的數據欺上瞞下,或以粗糙的手法在形式上符合要求,但實質上卻無助於提升學生的就業力,甚至琣養為企業突破瓶頸的創新人才。

其次,教育部表示,若欲申請此項補助計畫,企業需提供至少半年以上的實習機會,特別適用工程、電機與設計領域學生,且實習期間必須提供基本工資2萬零8元以上的待遇。教育部推算,一年補助上限5000人,以每人補助4萬元計算,約需2億元經費。這不但杯水車薪、無濟於事,且非常有可能重蹈當年22K的覆輒。況且,能夠申請到補助的5000名學生,應該是競爭力較強的學生,依目前就業市場行情,這三個領域的薪資水準早已超過教育部的設定標準,教育部的做法勢必弄巧成拙,進一步拉低這領域的總體水準。

最後,教育部只以增加特定領域、特定學生的實習機會和就業機會作為入處,仍然只是見樹不見林的偏狹。真正造成青年,甚至中年低薪化的因素,主要不在教育人才這一環,而是整體國家的經濟和產業政策預設了新自由主義,它導致嚴重的產業外移、勞動力派遣化、稅制不公、社會福利刪減、階級兩極化和公平正義的淪喪。這些問題若不能從結構面予以檢討和改革,則教育部撈過界的作為,不但不能扭轉青年低薪的劣勢,更有可能讓已然惡劣的處境更為惡化。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