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教育

周平:退休再任私大門神 歪風何時了?

文 / 周平

近十年來,筆者在報端、期刊或社群網站上,不下十次為文針砭軍公教退休再任私校,坐領雙薪的不公不義現象。雖引起不少回響,但也承受不少惡意攻軒。筆者對於毀譽兩端不以為意,但堅信持續不輟、不厭其煩地言者諄諄,終有一日能夠匯聚輿論共識,徹底革除這在資源分配上不正義,在大學治理上極端腐敗的亂象。

據教育部截至去年八月底的統計顯示,目前退休再任私大的軍公教和政務人員,共有一六六七人。他們的年齡大多介於五十五到七十歲之間(包含延退),年資也多始於八十四年前,除享有高額月退造成年金沉重負擔外,更享有舉世無雙的十八趴優存利息。退休再任私大時,除了以最高俸點坐領第二分高薪外,他們大多兼任一二級主管職位,再添一筆豐厚的主管加給。

若以原子化的個體來看一六六七,會是個謬見,我們有必要整體性和關係性的角度來看這個一六六七之間和之外的網絡化動態存在模式。無論從網絡的外延或內展來看,這群雙薪教授始終不斷地在以情感與利益的加權關係來串結彼此,從而構成一個規模巨大的超穩定結構。台灣高教,特別是私大的發展,被這個結構牢牢地框限住,從此停滯不前、向下沉淪、無以復加。

雙薪教授中,猶以政務官退休擔任私大門神傷害為最。根據筆者多年的近距離觀察,在私校擔任一級主管的前政務官,必然會與政府單位(昔日部屬)維持各種可能的連帶關係。例如擔任各計畫審查和政策諮詢委員或評鑑單位董事等,一方面為自己任職的學校爭取計畫、為評鑑打通關節,一方面也能藉此類頭銜更添額外的利益和權力。

除了與政府單位的暗通款曲之外,在各大學任教的他們,也必然會交叉持股、互通聲息。透過互聘為彼此學校校務顧問或諮詢委員的機會,除了再添豐厚的顧問費或諮詢費之外,他們共同建構了一套盛行於各校的行政凌駕教學的機制。更透過名實斷裂的KPI、外部評鑑和內部教師評鑑所形成的天羅地網,消耗教職員工生的生命力和熱情,從而犧牲大學最基本的學術自由和校園民主。

除了以上傷害外,這個既得利益結構所構成的板塊擠壓,剝奪了許多年輕博士的工作機會,讓最有創造力的學術新血無緣注入許多體質老邁不堪的大學。他們有些落得屈就兼任或專案職務,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被不正大學榨取自己的剩餘價值。有些則被板塊擠壓到中國大學,形成人才外流、一去不回令人扼腕的結果。

以上種種亂象,任何人看了必然義憤填膺,但何以多年來此一盤根錯節的亂象不但如如不動,反而更加惡化呢?除了「公務員服務法」中旋轉門條款有嚴重的漏洞無法約束外,筆者合理懷疑,現職政務人員的包庇和怠慢,乃是因為他們不敢壞了昔日主管的好處,同時因為他們在為退休後的出路設想。

除了少數例外,筆者嚴厲譴責這批高教史上最大的保守力量,他們一日不除,筆者對他們的批判一日不休。相信,未來的教育史家會對這段不堪的歷史做出公平的論斷。

延伸閱讀:離退官員轉任私校領雙薪? 高教工會要吳思華除三害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