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專題報導, 醫療

過勞的醫師怎麼了?(三)過勞的醫師怎麼辦?

圖 / 醫勞盟臉書

文 / 公庫實習記者 賴昱汝

若是身為一名醫師,應該對1112這個數字不陌生。原為「國父誕辰紀念日」的11月12日,自民國83年起也被訂定為醫師節。但長期關心醫師勞動狀況的醫勞盟卻在去年(2015)的11月12日整理出自1998年起,部分醫師過勞致死的案件,並標示1112醫殤日,期許大眾得以更關注醫師勞動情況。而在討論完醫師的職業訓練過程和對於勞動情況的看法後,接下來針對醫師勞動現況尋找可能出路。

關於醫師過勞的問題,社會中有不少的團體正在為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做努力,除了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醫勞盟等團體,醫療機構也陸續成立企業工會,但不是每個醫師都有興趣。

以今年3月5日成立的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為例,工會在籌備期間就多次發放問卷,調查員工對醫院招商和參與工會意願的看法,結果發現醫師回覆問卷的比例往往都比護理師、行政人員低;工會成立後,全院也僅有3成的醫師加入。工會理事長趙麟宇醫師說,這是因為不少醫師覺得自己擔任主管職,屬管理階層,和加入工會互相衝突。工會理事白惠文醫師也解釋,不少醫師除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勞工身分外,也因為不了解加入工會對自己有什麼幫助,參與的意願會比較低。

趙麟宇強調,正因為醫師還沒受到《勞基法》的保障,無法和醫院平等協商工作條件,工會對於醫師就更重要了。醫師若加入工會,醫師受到《工會法》保障,便可以透過團體協商和醫院平等協議,不但可以得到比《勞基法》更優渥的保障,如果跟醫院協商不成,還可以有《勞資爭議處理法》做為後盾,進行罷工。這對醫師的工作權來說非常重要。

14599646_1446326465380690_1940662647_o

記者於嘉基工會訪談

白惠文也說,醫師加入工會,能鼓舞其它同事。他分享有位行政同仁跟他說,是因為看到醫師積極參與工會,其他同事才會勇敢加入。白惠文解釋,這是因為醫療體系始終存在著職業的階級關係,對其它醫療或行政單位同事來說,常將醫師和資方劃上等號,如今醫師願意參與工會、爭取勞動權益,無意間形成了「民意有足夠力量與高層對抗的」凝聚力,對整體醫療環境的勞動條件改善,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雖然有人以為將醫師納入《勞基法》就能改善醫師勞動問題,但這其實只能算改革的第一步。畢業於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目前在嘉基工會實習的段逸欣就說,每個產業都有他的特殊性,想要擁有合理的勞動環境光靠《勞基法》是不夠的,唯有當勞工與雇主協商的共識與權力,針對自己產業的特殊性去爭取、去改變,才能有效改善產業困境。不過,醫師勞動小組陳亮甫及白惠文也坦言,這對本身就不團結、彼此處於競爭關係的醫師產業而言,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要如何讓醫師自己有意識到爭取勞動的權益的重要性,也就成了目前最該思考的問題。

如何培養醫師勞動意識?趙麟宇、陳亮甫以及住院醫師小林(化名)不約而同地點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醫學生的必修課程安排僅著重教授專業知識,他們都鼓勵還在學的醫學生可以多選修社會學相關課程,多認識社會和勞動關係。趙麟宇說,自己也開始回母校分享工會成立的歷程,希望讓更多的學弟妹可以關注相關的議題。陳亮甫也說,身邊有不少已經踏入臨床的醫師,熟識之後,願意和他討論勞動問題。他鼓勵關心醫師勞權的朋友主動和醫師分享經驗,讓更多人認識自己工作上的問題。

img_1733

趙麟宇不斷強調,醫師普遍以「媳婦熬成婆」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工作,是不對的,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合宜工作和健康生命的權利,超時和龐大的工作量危害醫師的健康,凌駕於基本人權,是不該被允許的,「沒有人應該被要求犧牲自己的健康而去成全別人的健康」。

醫學做為一個古老的產業,充斥著各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和不成文的規範,再加上國家醫療制度因素,讓醫師勞動狀況的改革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醫師過勞問題怎麼解?光靠民間組織或工會的努力是不夠的,惟有醫師們有所認知、並且擁有程度的共識後,一同和資方與政府不斷的溝通與協商,才有機會找到合適的解套方法。

【系列報導】
過勞的醫師怎麼了?(一)打怪的學習歷程讓我失去了理想
過勞的醫師怎麼了?(二)專業的醫師也是勞工嗎?
過勞的醫師怎麼了?(三)過勞的醫師怎麼辦?

【延伸閱讀】

【512護師節】2012~2016護理師年年抗議,促正視血汗醫護!
誰來救即將倒下的醫護人員?∣ 公庫電子週報第十二期

八仙塵爆「救人第一」 但誰來救將倒下的醫護人員?
【八仙塵爆】基層護理人員做惡夢:怎麼救都救不完
救塵爆傷患 醫生工時迫延長 民團促衛福部正視慘況

醫學生實習要受勞動保障 高醫大生遭剝削 無薪工作一年
實習醫生要納勞健保 職災、過勞才有保障
護理師「陳怡君」被自殺 基護工會:衛福部無所作為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