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勞工, 投稿, 文化

眾志:民眾文藝的跨境連帶

文/眾志勞作群

《眾志》計劃起於1990年代以降亞洲民眾戲劇交匯留下的思想資源。那是透過亞洲民眾戲劇連帶,而共同揭示出一種迥異於美式民主政治下的民眾樣貌與戲劇形式先聲,也暗示著藉由韓國、台灣、香港與菲律賓等民眾戲劇工作者的跨境交流與學習參照,是能撐出一條無需閉鎖在單一民族國家之內的民眾戲劇視野,進而正面後冷戰時代下的帝國殖民與新自由主義等諸超越民族國家疆界的課題。於Augusto Boal《被壓迫者劇場》一書的影響下,90年代民眾戲劇於亞洲的發展理路往往與第三世界民眾的解放思維聯繫,並糾結於社會主義運動進程的摸索。從另一角度而言,民眾戲劇會於90年代開展於亞洲,並著重強調民眾參與暨培力的劇場形式,毋寧也與共產政權相繼瓦解有關,反映著彼時左翼政治想像計劃的失效。因而,當革命的組織與解放構想,轉進民眾戲劇的實踐邏輯時,以民眾參與和培力的戲劇操演計劃,即是為了提出一種新的烏托邦實驗以挑戰既有治安秩序。

在這樣的情景下,1990年6月起在「亞洲民眾文化協會」(Asia Council ForPeople’s Culture)與「韓國民族藝術總會」(Korea Nationalistic ArtistsFederation)聯合舉辦的「民眾文化工作者的訓練者之訓練」(Trainer’s TrainingWorkshop for People’s Cultural Worker);1992年3月在香港進行的「第一屆亞洲民眾戲劇節」;1994年成立「亞洲民眾戲劇協會」等等,一系列依民眾文化而策劃的戲劇節、演出、研討與工作坊皆可視為展望真實烏托邦(envisionreal utopias)的實驗。尤以台灣而言,銘刻於1980年代社會運動浪頭下的小劇場運動,當遭遇社會力於90年代轉向並蓄積在地方與社區,使社會運動與小劇場運動整體處於頹勢之際,民眾戲劇恰如適時引入的甘泉,緩緩開通出以社區為場域的戲劇行動,接續承襲著變造社會的烏托邦實驗。然而,實驗卻總有困境,或者說,能以社區為場域而開展民眾戲劇行動,也與社造政策的出臺有著緊密關聯。於今,台灣的民眾戲劇也好,社區劇場也罷,無不交織於治理機制的運轉環節中。就既有治安秩序維穩而言,戲劇越來越像是受壓迫者面對社會矛盾的出氣筒;而對受壓迫民眾的指認卻也日益模糊於島內國族政治爭鬥與打造公民社會的翻攪煙霧中。

糾纏著民眾戲劇工作者行動與思索的難題在於:如何面對國家政策對展望真實烏托邦能量的消解?如何面對更像是公民社會公民而非第三世界民眾的戲劇參與者?而民眾戲劇工作者自身呢?我們會是安然於修補治安秩序的工匠,抑或不斷重擬民眾戲劇問題意識,以揭示治安過錯的行動者?恰是如此背景,亞洲民眾戲劇交匯留下的線索,越是使我們警覺限縮於單一民族國家場域下的行動局限。特別是,由台灣新移民所成立的『南洋姊妹劇團』,他們對於身份的認知與追求,更是沖擊我們對於公民的想像與界定。

策劃《眾志》即是從這樣的歷史索引與現實困局中開始。因此,《眾志》計劃的開展,首先即是跨領域的文藝行動與交流,我們將面向的是有著豐富民眾文藝實踐經驗,但民眾戲劇卻還起步不久的中國大陸。在交流上,則是以台灣的『南洋姊妹劇團』、大陸的『木蘭文藝隊』與『新工人藝術團』為主體。《眾志》的行動方向,即是使台灣與大陸的民眾藝文實踐能夠相互參照、一起往前邁步。

%e7%9c%be%e5%bf%97

南洋姊妹劇團《看.見.我.們》劇照。

世界工廠裡的民眾與詩歌

像是冷戰開的玩笑,劃歸共產陣營的大陸,在民眾戲劇的發展上,遠晚於資本陣營的南韓、台灣與香港在90年代初期的實驗。然而,強調民眾參與的藝文形式,對大陸而言也非陌生之事,只不過當下對於群眾與解放的藝文伸張,彷彿早該封存於文革的歷史帳冊中。改革開放對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飛快翻新,民眾、解放等字彙即便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熱賣商品標語,便是早已使人感到不耐的守舊思維。大陸民眾戲劇發展上的延遲,既是兩岸分斷的結果,也是去冷戰、去殖民與去帝國等清理工程延宕使然。

直到2005年,由韓國民眾戲劇工作者張笑翼、台灣差事劇團鍾喬與香港莫昭如等人力促下,大陸戲劇工作者才在韓國「Asia Madang」集結中,迎向這已有10幾年歷史的亞洲民眾戲劇連帶的團體。同年,「東亞民眾戲劇聯盟」成立,並於韓國舉辦『Trainer’s Training”工作坊』當中,也陸續邀約了北京、上海與廣州的戲劇工作者參與其中。在此之後,中國大陸的民眾戲劇仿佛就有了向下扎根的操作能量與思想資源。攸關民眾戲劇的工作坊、表演與研討會漸次展開,而諸如上海的「草台班」、北京「新工人藝術團」、「地丁花劇社」、「木蘭文藝隊」近年也都持續捉摸著文藝實踐的群眾性與培力空間。當然,在客觀形式上,早有世界工廠稱謂的大陸,因經濟高速增長而不斷併生地社會不平等、環境迫害等事件,所擠壓出的受壓迫者也給了這類藝文實踐的發展契機。特別是成立於2002年的「工友之家」組織,即是以「新工人藝術團」的音樂介入這一過程,進而延伸出服務打工者的各式組織機構,以及由音樂、戲劇與詩歌等藝文形式的社會參與。在民眾戲劇方面,服務於女性勞動者的「木蘭花開文化發展中心」,也透過「木蘭文藝隊」的成立,表述女性在社會巨變下的命運。

%e6%9c%a8%e8%98%ad

木蘭文藝隊及九野樂團《我是女人》排練。

《眾志》展望以民眾為主體的文藝跨境連帶

隨著兩岸經貿與政治頻繁互動,跨域治理機制與資本積累機器日益成型。民眾,無論來自何方、身處何地,日益有著休戚與共的命運。在這一境遇下,以民眾為主體的文藝跨境連帶,就成了我們急需操演的跨域軟性工程。這一工程,我們即以戲劇與音樂為交流內核,漸次推及於彼此面對的社會課題、社群組織與藝文發展形式等課題上。

民眾的樣貌自有其社會與歷史性差異,我們肯定以兩岸民眾為主體,而透過文藝為介面進行的跨境連帶,於彼此在藝術之社會性的思辨、民眾之界定與其能動性等課題與實踐上,都能起到積極的相互參照之用。在這樣的脈絡下,2016年的《眾志》行動就將以發生在北京的《姐妹淘戲劇交流》,與活動於台北、嘉義的《眾低音演唱》等行動,讓政治與經濟等迷霧之中的民眾現身。

延伸閱讀

喧囂中的《眾低音》——新工人藝術團首度來台開唱

姊妹淘戲劇交流演出:南洋姐妹劇團(台灣)×木蘭文藝隊+九野樂團(北京)

眾低音暖身講座

2016.11.5(六)14:00~16:00 流民棧 (自由入場)

何東洪、郭佳 主講 讓歌聲穿透界限:《新工人藝術團》的音樂賞析與評論

2016.11.12(六)14:00~16:00 流民棧(自由入場)

陳信行 主講 中國大陸新工人面臨的時代

2016.11.15 (二)11:00~13:00 中正大學圖書館多元創意教室(自由入場)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流行音樂與社會」講座

新工人藝術團 主講 迴盪的眾低音-新工人藝術團的樂理

2016.11.17 (四)19:00~21:30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講座(自由入場)

新工人藝術團 主講 迴盪的眾低音-新工人藝術團的樂理

眾低音演唱

2016.11.15(二)19:00~21:00 中正大學演藝廳(自由入場)
2016.11.18(五)19:30~21:30 流民棧(憑紀念章入場)

演後與談人:呂途、簡妙如

2016.11.19(六)19:30~21:30 流民棧(憑紀念章入場)

演後與談人:許多、關晨引、郭佳、洪琳茹

2016.11.20(日)14:30~16:30 台北市新移民會館禮堂(憑紀念章入場)

演後與談人:孫恆、段玉、鍾喬、鍾適芳

流民棧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忠孝街三號 (近「頂溪」捷運站2號出口)

台北市新移民會館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171號(清水祖師廟前)

進一步入場方式:https://goo.gl/CaGAtt

姊妹淘戲劇交流演出

2016.10.28(五)15:00~17:00木蘭社區活動中心(自由入場)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東小口鎮蘆家村128號木蘭社區活動中心

2016.10.29(六)16:00~18:00 蓬蒿劇場(自由入場)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5號(中央戲劇學院正門向東100米)

座談交流

2016.10.27(四)19:00~21:00北京皮村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院內工友影院

『南洋姐妹會』紀錄片《姊妹,賣冬瓜!》放映與座談交流(自由入場)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皮村

2016.10.30(日)13:30~17:00中國人民大學

《製造民眾——重層境域裡的民眾與戲劇》(自由入場)

與談人:段惠民、李哲宇、李秀珣,關晨引、許多、齊麗霞、段玉、趙志勇、孫柏

地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525室

 

更多訊息:

眾志

https://www.facebook.com/zhongdiyin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