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如何減少校園霸凌? 顏正芳:透過教育認識差異

整理 / 成允華

「醫生,你有沒有辦法把我的孩子『扳直』?」面對孩子特別的性別氣質或同性性取向,有家長擔心地求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顏正芳這週來到〈燦爛時光會客室〉作客,同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他提到,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同性戀感到恐慌,而有的家長雖然尊重孩子的性取向,卻因為孩子在社會、學校的適應問題而困擾,進而求助醫生。

本集他將從青少年發展角度剖析,說明霸凌者心態、被欺凌者的困境,也點出「性平教育」、「婚姻平權」兩者對於降低霸凌事件的重要性。

社會偏見推波 青少年排斥差異易釀霸凌

主持人管中祥納悶提問,「在30年前,不同性傾向、或陰柔的男性遭受霸凌的現象就存在著,為何社會進步至今,情況依舊未改變?」

針對霸凌現象,顏正芳說明,在青少年階段,人們會不斷地探索自己在人群中的價值,而每個人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在學業、外貌上尋求成就感;有些人則藉由欺負、嘲笑或掌控「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得到成就感、展現自己的價值,顏正芳說,這是許多青少年常會出現的心態。

整個社會無法接納這些「不一樣」,也間接助長了校園霸凌,顏正芳提到,校園是社會的縮影,若社會不斷出現對少數族群的歧視,那麼校園中也會複製這樣的經驗,「打開電視,隨處可見大欺小的情況被容許,那你怎麼要求校園不出現這樣事情?」

受欺凌者壓抑自己的「不一樣」

回憶曾做過的研究,顏正芳說道,「假裝和別人沒有不一樣」是許多遭受霸凌的男同性戀常使用的策略,因為他求助四周,人們只是告訴他:「你就Man一點嘛!」

顏正芳也提到,許多被欺負的個案甚至未跟家裡求救,因為家人原本透露出來的訊息就是,「誰叫你要跟別人不一樣,你只要男性化一點、手指頭不要翹起來、不要玩女生的東西就好了。」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他的語調、他的肢體以及他的喜好,天生就是這樣子」顏正芳說,「有一名個案努力『變成一般人』半年,他試著去跟人家打球,別人還是繼續嘲笑他,『娘娘腔上籃了、娘娘腔傳球了』,他最後放棄了,決定做回自己。」顏正芳指出,有些人勉強得以掩飾自己,「假裝和別人沒有不一樣」,但對有些人來說,即使痛苦地壓抑自己來因應主流價值,他終究還是「假裝」不來。

減少霸凌? 從教育開始 學習尊重差異

然而,須被改變的究竟是這些人的「不一樣」,還是社會的「歧視與刻板印象」?顏正芳提出,應從社會教育著手,了解、尊重每個人有不同的性別氣質、性取向;而在校園內,也該讓學生了解,不同性別氣質、性取向的人,他的本質與別人沒有不一樣、無害於自己的存在,另外,必須從校園教育開始,打破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

顏正芳說明,有了「認識」後,學生較能去包容和自己不一樣的族群,霸凌的理由也會降低;過去研究發現,因性別氣質、性取向等相關原因而遭受霸凌的學生,出現憂鬱、焦慮、自殺及拒學的機會非常高,而有實行性別平等教育的校園,比起未實行的校園,較少出現相關的霸凌現象。

「教了這些,我的孩子會不會變同性戀?」面對許多家長的擔憂,顏正芳澄清,「課本內容不會改變人的性取向」,他解釋,多年來,台灣課本教的都是異性戀,若性傾向能透過教育改變,那台灣照理就不會有同性戀,但是我們仍可看到一定比例的同性戀者存在於台灣社會,這也代表,性取向不會透過教育改變。

美國同婚合法各州 青少年自殺率下降

另外,顏正芳指出,校園是社會的縮小版,若要降低校園霸凌,大社會對各種族群的包容性也必須提高,首先他提到,媒體必須降低對性別氣質、性取向的相關嘲笑與諷刺;另外他也點出,「婚姻平權」是降低霸凌的重要一步。

顏正芳引用2017年的相關研究說明「婚姻平權」與青少年自殺率的關聯,調查發現,在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前,已率先批准同性結婚的州,其青少年 (包括同志與非同志) 企圖自殺率下降。

顏正芳認為,這項調查透露「婚姻平權」所代表的不是只有法律的實質面,它還會為青少年帶來更多心理期待,而且非同志的青少年也會因此感受到社會的友善。他認為,每個人在某個層面都有可能是少數,有可能是個子較矮小、經濟較弱勢、或是閱讀上有障礙等,「當我們今天尊重、保障了某個少數族群,這對社會上其他少數族群來說,是意義的展現,讓他們感受到這社會還是有一點公理可以期待的。」

「溝通是必要的,但是台灣已經談了很久了。」顏正芳直言,如今當權者要有所作為,必須去主導對的決定,而不是放任正反兩方爭執,他認為政府不能因為顧慮民調、選票而對過份保守的反同婚人士讓步。

【同步收看】《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47集:沒有多元就是歧視 不能再有下一個葉永鋕

【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34集:兒少不宜?性平教材教什麼?
孩子你別懂?王儷靜:性平教育 避談不如好好談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30集:性平教育害我不知怎麼教孩子?
蘇芊玲:完整的性知識與討論 讓孩子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