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 活動

« All 活動

  • 這個活動已經結束。

【活動】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講座——公投公不公?民主政治的誘惑與試驗

2018-10-07 @ 2:00 下午 - 5:00 下午

文/苦勞網、新國際

時間:2018年10月7日(日)下午2:00-5:00
地點:長寬高文創(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76巷1號)

主持:張宗坤(《苦勞網》特約記者)

與談:
陳素香(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林淑芬(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今年11月九合一地方選舉,將有10個公投案合併選舉,包括關於同志婚姻、性平教育、東奧正名、能源議題與核食等議題。當中,同志婚姻與性平教育不僅是兩造對立,運動內部也存在不少爭論。同時因應《勞基法》修惡,工會團體及社運界、青年學生串聯發起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兩項勞基法公投案,然「勞權公投」連署未能達到成案門檻。

直觀上,公投是透過全民投票的方式,讓人民直接表達政治意見。簡述全國性公投在台灣2004年「防衛性公投」以來的歷史,最直接的政治意義就是政黨作為代議選舉政治的補充,藉著公投來表達「台灣全民」的意見,進而用來支持其政黨的政治主張。而「鳥籠公投」的產生也是源於政黨之間對立的產物。這次選舉公投略不同以往的地方,在於部分公投的議案並非由政黨發起,而是由一般的民間團體或人士發起,某個程度也說明了「公投」作為一種試圖表達不信任國民兩黨代議選舉、希望訴諸全民直接民主的政治想像,既是民主政治的誘惑也是試驗。

如何理解「公投」?現行台灣的「公投」性質,是代議選舉制度下的補充、還是暴露或挑戰了代議選舉制度的問題?究竟「公投」是直接民主的體現,或者只是在既有政治體制下作為一種民意的象徵性政治表達或點綴而已?又或者,「公投」就是民粹政治,是一種「多數的暴力」並走向猶如英國脫歐公投所凸顯的問題?如果民粹政治是普遍的政治運作邏輯,如何理解公投所宣稱代表的全民意志(或更精準地僅限「公民」)?公投的「公」如何展現「公平」、「公共」、「公義」,又或者如何走向「公平」、「公共」、「公義」的對反?對於左翼與社會主義的實踐與理論而言,這樣的公投意義與限制為何?運動採取「公投」又是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政治目標?如何思考「公投」與群眾組織之間的關係?

今年度「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論壇」從1223城市游擊、工運「政治化」、中國革命的經驗、人民與藝術等議題,皆觸及了左翼運動如何在現實中把握群眾狀態的問題。同時,工運「政治化」的討論也探討了工運與左翼運動如何面對選舉,以及廣義的「政治化」的看法。本次論壇欲藉今年選舉的公投案,探究「公投」的性質與對於左翼政治的意涵,歡迎參加!

明細:

日期:
2018-10-07
時間:
2:00 下午 - 5:00 下午
活動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