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還有人記得「服貿」嗎?

文/管中祥

還有人記得「服貿」嗎?

這是個問題嗎?3月18日佔領立法院,3月23日血濺行政院,3月30日50萬人上街,長達一個月的公民不服從,激起了許多青年的熱血,許多人大讚:公民不只覺醒,公民已經行動!

那陣子雖然有些媒體對佔領立院的行動不友善或不以為然,但仍有不少媒體大量且正面的報導。甚至有媒體在收棚後,仍繼續把議場內沒什麼事的畫面,繼續透過SNG直播到觀眾的家中。

不過,就算媒體如此爆量的報導,我們就真的知道什麼是「服貿」嗎?

就在50萬人上街後幾天,我到某大學演講,談起佔領立法院行動,我問同學,經過兩個禮拜媒體大量報導,而你也可能到現場聲援,那麼可否告訴我什麼是「服貿」?「服貿」的內容有那些?那些項目對我們有利?什麼項目對台灣不利?

大部分的同學都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即使勉強能夠回應的,也只是籠統的「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能說出實質內容卻是寥寥無幾。

坦白說,這樣的現象並不讓人訝異,許多人就算是熱血上街,也未必會願意暫停腳步了解議題本身,更何況是媒體報導盡是衝突與花絮,很少回歸議題的討論。

街頭狂飆的那幾天,媒體大量的報導,人民甚至親身走上街頭,都不一定知道什麼是服貿了,現在希望大家仍「記得」服貿,反而是種苛求。

人民願不願意理解或參與社會是一回事,不過,更多時候媒體如何呈現社會,也影響著我們對議題的認識。

許多時候,我們的生活節奏與所行所思,伴隨著新聞議題的波動,我們因為新聞的報導知道了世界的大小事,也因為新聞的報導而淡忘,甚至遺漏了世界的大小事。

新聞流逝的速度就像是電視鏡框四週的跑馬燈,不斷地跑、不斷地逃,一轉眼就消失不見,搞得我們對重要議題的了解與關切,也像是人生走馬燈,快速的出浮現,也快整地消散。

媒體上流動的大多是瑣碎與破碎的新聞,但有時也會看到諸如李心潔老公外遇、彎彎有小王等私人議題的「完整」呈現。我們的確會因為這些私人的八掛滿足我們私人的慾望,甚至成了我們和朋友之間私人聚會的流言蜚語。但這些議題並非沒有公共性,如果媒體或社會願意,我們仍可以在媒體中探討性別關係、家庭倫理、文化霸權、通姦除罪化、性忠貞等公共價值。

而諸如服貿、核四、自經區、北捷無差別殺人事件、趙藤雄行賄、顏清標假釋等議題,偶爾也會出現在新聞流動的轉盤上。只是這些議題雖然具有高度公共性,但媒體總是關切議題中的人物情感、權力鬥爭、破碎花絮,問題背後的體制,以制度如何造成惡行橫逆卻是很少探究。

這些議題即使有幸上了新聞版面,仍舊像是跑馬燈,一個接著一個,從我們眼前忽速而過,如果我我們永遠搞不清楚事情的原委與內容,更別說會起身關心了。

這就如同英國的著名作家艾倫狄波頓在「新聞的騷動」這本書所說的:

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有個獨裁者想要鞏固自己的權位,並不需要做出對新聞下達禁令這種顯而易見的暴政措施。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確保新聞機構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也毫不說明事件脈絡,同時新聞議程又不斷改變,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這樣就足以弱化大多數人掌握政治現實的能力,並且摧毀他們改革政治情勢的決心。

還有人記得「服貿」嗎?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