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台灣東南亞公民社會週 ACFW2024:公民空間區域論壇

文/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近二十東南亞人權組織赴台參加公民空間區域論壇  期盼台灣加強支持區域人權捍衛者

由亞洲公民未來協會主辦,國際特赦組織協辦之【台灣東南亞公民社會週 ACFW2024】,今年邀請近20個來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區域和國際公民社會組織代表赴台參與。ACFW2024除了促進台灣與東南亞公民社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聚焦在台灣如何提升對亞洲地區的人權捍衛者的支持力道,並學習現存之國際與區域經驗。

ACFW2024首日即邀請包含無國界記者台灣分會、自由之家亞洲辦事處、荷蘭海牙正義與和平中心及區域組織Forum-Asia在內的人權團體分享保護人權捍衛者的寶貴經驗。同日下午,ACFW2024東南亞人權團體代表團會見立法委員洪申翰、立法委員沈伯洋和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代表,表達東南亞人權捍衛者與公民社會組織對台灣提升針對東南亞人權捍衛者保護與支援的期待。

10月31日的【ACFW2024公民空間區域論壇】因應颱風則改為線上舉辦,仍吸引破百人共襄盛舉,七小時全程在線的參與者突破九成,顯示台灣公民社會對東南亞言論、集會與結社自由持續惡化的狀況十分關注。同時,再次凸顯區域、國際組織和東南亞人權團體對台灣在區域扮演人權角色的期待持續增強。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執行長林文亮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在無國界記者全球新聞自由指數、自由之家網路自由報告和CIVICUS公民空間開放性監測(CIVICUS Monitor)中,台灣在亞太地區超過五年都是名列前茅,這是驕傲,卻更是一大警訊。因為當我們把目光轉向周圍國家會發現,人權及自由受限狀況嚴峻,台灣不可能超然獨立於這個公民空間緊縮的趨勢之外。因此,和這些地區的公民社會開展人權方面的務實合作,台灣增強對區域人權捍衛者的支持,會是台灣維護自身人權和自由的關鍵。」

論壇上由亞洲未來公民協會與台灣東南亞結社權研究小組(Freedom of Association in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FATASEA)發布《公民空間緊縮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之結社權現況》,凸顯此四國透過立法收緊結社權等基本政治公民權利。

印尼組織 KontraS 國際倡議專員Rizky Fariza Alfian先生表示:「印尼的公民結社空間在過去十年間因政治與社會壓力持續萎縮,我們不斷記錄個案,問題主要集中在『社會組織法』等法律條文,限制了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包括限制資金流入、嚴格監控及污名化運動,特別是人權運動人士如環境保護者和報導侵權行為的記者,更經常面臨刑事指控」

馬來西亞組織 MCCHR(Malaysian Centre for Constitutionalism and Human Rights)人權策略分析師Muhammad Zhafir Bin Aminuddin表示:「根據《1966年社團法》,組織成立法案嚴格,該法賦予政府廣泛行政權力,以定義不明的理由即可解散社團或拒絕登記新組織,存在審查標準不一致、缺乏上訴和救濟管道等問題。」

菲律賓組織IDEALS法律專員Laika Corral表示:「儘管菲律賓憲法保障結社權,但NGO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繁瑣的稅務要求、銀行帳戶凍結及《反恐法》的濫用。許多NGO受到「紅色標籤(red-tagging)」影響,意即被政府指控為恐怖組織,尤其是批評政府的組織,因而面臨法律騷擾、監視、甚至暴力威脅。此外,對NGO的資金來源及活動有嚴格的資訊披露要求,可能危及成員的安全。」

印尼巴厘島Bumi Setara組織共同創辦人 Ni Putu Candra Dewi,在場次一「區域女性組織者與領袖對談:選舉如何影響公民社會與公民空間」中表示:「印尼現為寡頭政治和家族王朝政治,作為峇里人、女性、原住民,在推動身障者人權議題時,不只要看全國情況,也要看到跨國界合作的可能性,包含和東協或台灣,來發展更有創意的人權倡議策略。」

泰國未來前進黨籍前議員、現為進步運動基金會(Progressive Movement Foundation)執行長Kunthida Rungruengkiat則深入分享泰國經驗,她說:「選舉雖然看起來是對公民空間的障礙,但也是許多社會議題的催化劑。是教育公民變得更積極的機會。此外,透過公共服務滿足公民需求,一開始很難放入所有理念,我們的目標是持續與政府機構對話與監督,確保為人們提供最佳服務,例如廢棄物、水資源管理等,促進與地方連結,讓法律改革的關注也從中央擴散到地方。」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李明洳在分享台灣經驗時表示:「在台灣,選舉對倡議策略的影響具體直接,在2024台灣大選後,國會形成各黨不過半情勢,影響了司改倡議的策略。」

論壇第二場次「台灣可否扮演提供亞洲區域人權捍衛者安全庇護的角色?」場次中,無國界記者組織亞太辦事處倡議經理白奧蘭強調臺灣需要更積極提供處於危險的記者更制度性的支持,她說:「雖然在簽證方面已看到台灣政府對個別案例的協助,但仍需要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並減少官僚主義的影響,同時解決語言障礙等問題。」

國際組織CIVICUS Monitor亞太研究員Josef Benedict指出:「我們需要與公民社會、企業等不同社會部門溝通,提高各領域對保護人權捍衛者與捍衛公民空間的意識,以及考量短期與長期的庇護機制的差異性方案。」

印尼人權捍衛者及國際人權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FIDH)副主席Fatia MAULIDIYANTI與區域人權組織FORUM-ASIA專員Hye-Joon Lee皆強調目前亞洲區域仍缺乏人權捍衛者保護機制和制度,需更加重視人權捍衛者的需求,發展更為靈活與包容性的專案。更強調除了對人權捍衛者的保護,譴責東南亞政府在人權侵害方面的作為仍是非常必要的作為和行動。

緬甸政變至今三年,且與台灣息息相關,場次三聚焦在東南亞區域與台灣如何應對緬甸人道危機和政治亂局。台緬公民協會理事長、台灣緬甸人代表杜可可指出,緬甸人民基於建立長久和平的聯邦制民主國家的希望而抗爭,卻持續受到軍方焚村、轟炸和酷刑等報復。他指出,緬甸軍方當前已經失去絕大部分的領土控制權,同時缺乏管理能力、軍隊人力短缺,因此開始施行強制徵兵制,甚至嘗試透過假選舉取得國際社會認可的正當性。最後他呼籲:「國際制裁緬甸軍方,也譴責中國在緬甸政變中提供緬甸軍方殺人武器的作為。」

台灣人權促進會難民議題專員賴彥蓉表示:「台灣目前沒有難民法,於去年開始有臨時外僑登記證的申請制度,但實際申請時個案被不斷延宕。目前在沒有明確機制或政府預算的狀況下,執行上遇到很多困難,包括缺乏足夠的通譯以協助個案、審查過程繁複等。」

高齡八十歲仍投身人權志業的泰國基金會People’s Empowerment Foundation執行長Chalida Tajaroensuk則強調建立公民社會對公民社會的實質連結,透過草根網絡的力量援助更多人權個案,並促使政府承擔其人權義務,她說:「緬甸境內流離失所者缺乏醫療資源和人道援助,泰國應承擔更多人權及人道實質角色。」

論壇尾聲,林文亮表示:「只要東南亞公民空間緊縮的趨勢沒有減緩,我們的目標都不會改變,將持續創造連結台灣與東南亞公民社會的平台和機會」,並期盼台灣與東南亞的公民社會能夠加速展開更為務實的合作,並訂定具體的時間表,以共同推動實質的交流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