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鵑如
藝術如何成為抵抗壓迫的力量?哪裡還能了解到香港在極權壓迫下的人權與自由狀況?移居來台三年半的香港藝術家黃國才,4月起在二二八紀念館策劃展覽「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本集節目訪問並介紹黃國才的策展理念與內容,以及黃國才做為移居台灣的新住民,在台生活、政治及文化的觀察面向。
香港藝術家在台灣 將人權、自由及藝術結合展覽
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的主題是「破窗自由」,黃國才表示,作為藝術家或創作者最重要就是言論自由,如果在沒有藝術創作自由的狀態下,藝術作品只是裝飾品。
香港在近年經歷了言論自由的逐步消滅,政府從設下紅線到擴大成紅區,2020年中共政府通過港版國安法,2024年港府通過基本法23條,中國以「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罪」大肆抓捕民主派人士及抗爭民眾。黃國才的策展想法就是要把最極端的狀態展現出來,例如香港因為爭取民主自由而被抓捕坐牢的政治犯,在監獄裡完全失去自由的狀態,人們又是如何尋找並表達自由。
主持人管中祥首先分享看展後的印象,一進入展區會被黯淡紅色光線包圍,能明顯感受那不是華人文化中喜氣洋洋的紅色,而是會讓人感到壓力的氣氛。民眾就會在紅色光線的包圍下去觀看各種對自由人權的闡述。
黃國才說為了表達中共政府的暴力及獨裁威權包圍著人民、無處可逃的感受,他將展區牆上貼上紅色玻璃紙,透過陽光光線,就會把整個展館的空間變成黯淡紅色,民眾進入後會發現被刺眼的紅光包圍,刻意讓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肅殺氣氛的台灣民眾感受如同在中共統治底下的壓力。
管中祥特別注意到展示了很多來自香港獄中或過去曾坐牢的政治犯信件,讓看展民眾可以一封一封打開來看,直接閱讀在囚政治犯們的文字及畫作,讓民眾透過信件了解到這些政治犯利用書信將其內心與外界保持聯繫。
黃國才認為,香港人在過去守法觀念很強,但是歷經中共在香港由上而下的人權及民主打壓、上百萬香港公民挺身反抗,2019年「時代革命」抗爭後,大家發現爭取民主自由是會被抓捕坐牢的,許多抗爭者付出被關押的代價,他們都屬於爭取民主自由過程的一部分。為了記住及支持所有抗爭者,關注囚權組織「石牆花」(現已解散)發起寫信運動。
與平時參與社會運動、喊口號標語的呈現出不同的反差,在政治犯們的寄出的信件看到了在囚時的生活點滴、個人想法或過往記憶、小故事等,看到有名有姓的每個人傳遞出來的訊息連結獄中跟外界,不讓這些抗爭者因為政府的抓捕而消失,呈現策展中人性化的重要概念。
不同的藝術形式述說真實的壓迫
黃國才介紹本次展覽用不同媒材呈現香港人權的作品。有一展區的作品是由200多幅小卡片拼成像是白雲天空的圖片,遠看會以為是幅平靜的美景,但走近一點看會發現這些白色煙霧都是傷人的催淚彈。
黃國才說這位不具名藝術家的靈感,來自香港政府曾對外說沒有發射很多催淚彈對付抗爭民眾,他就找到許多警察發射催淚彈的圖片,然後把多數背景拿掉,只剩下煙霧。他也提到自己曾接觸催淚彈的感受,有一次參與遊行時遇到遠方有警察發射催淚彈,他當下以為這麼遠的距離不會接觸到,沒想到煙霧散開後,自己逐漸吸到煙霧後感到不適「那種死亡的感覺超恐怖的」。
還有一位台灣12歲學生以畫作「請不要緊盯著我!」參與本次香港人權作品比賽,呈現人民出門被政府或不知名人士監控,並可能被監視器紀錄著一舉一動。黃國才說他也有跟這位學生的父母討論過,原來這位學生曾經觀看過關於中國監控人民的紀錄片,擔心生活在台灣的人民也可能遭遇這樣的壓迫,於是畫出了這幅作品。
他也推薦來自加拿大港人藝術家蔡維紀(Ricker Choi)的鋼琴獨奏音樂作品「香港狂想曲」,將港人熟知的音樂《願榮光歸香港》等5首歌曲,並搭配香港抗爭運動的照片,非常有感情。
黃國才自己的藝術作品,則是在展區裡用紙管打造出像是隧道也像是監獄柵欄的空間,除了在實用性上可以掛上畫作、照片等,意義上是讓大家體認到政治犯的處境,並且走進隧道去看過往香港抗爭的時光記憶。而自己與許多在台港人建造此作品,就好像回到以前香港街頭抗爭大家各司其職的感覺,讓他覺得非常感動。
藝術介入政治有用嗎?
黃國才的藝術作品都有非常強烈的政治意識,但他說剛開始完全沒有想過要做政治藝術,而是伴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改變,例如他看到香港社會的無家者或租屋議題等,發現社會問題的背後都有其政治因素,如同藝術家艾未未曾說過:Everything is art.Everything is politics.(藝術隨處可見。政治無處不在。)「就是因為香港的社會越來越政治化,因為中共在那邊搞,所以我就跟我的城市一起成長了,變成了個政治藝術家。」
黃國才在2018年就曾在基隆港口藝術雙年展展出作品「漂流議會」,他受到台灣社運倡議者鄭南榕先生「我主張台灣獨立」的啟發,拍攝影片「我的主張」。其藝術創作跟當時他參與反送中抗爭運動有關,尤其認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主張與鄭南榕的主張不謀而合。「鄭南榕用台語自豪的說出『我叫做鄭南榕,我主張臺灣獨立!」對我來說,鄭南榕他就是來自未來的人,告訴我們香港人有這一條路可走。』
黃國才已來台三年半,比起初期的不適應,如今較為「心安是歸處」。對於高度政治化的台灣社會,有更多的民主討論與創作自由,他說最大的不同是見識到台灣軍事相關議題,例如每年的漢光演習,也讓他創作出戰爭相關的藝術作品。
做為新住民他經常以觀察者的角度觀察著台灣島上發生的事,有時能比台灣人看得更清晰,例如以香港人觀點看待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或是台灣社會內部的爭議。他覺得最大的差別是來台港人都有親身經歷過「中共的鐵拳」,與台灣人受過「國民黨的鐵拳」所面向敵人不同。從大罷免運動來看正是如此,是國民覺醒的一部分。
藝術介入政治或是介入社會改革有用嗎?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黃國才以2014 年香港雨傘運動期間及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公民抗爭所產生的「連儂牆」為例,民眾將所倡議的意見用紙片或海報等不同形式貼上,也可以作為集體用藝術形式發聲的武器去反抗或諷刺威權。
又或者本次展覽中香港政治犯的書信,在囚的人在監獄失去自由,但他還是可以用一支筆跟一張白紙,選擇寫出什麼或畫出什麼,就等同於擁有一點點自由就能賦權給自己,解放自己,也能強化精神狀態。
他認為藝術可以做為武器攻擊對方,也可以嘲諷威權來療癒心靈,其作用可以對內也可以對外,像這次的香港人權展,是對自己的賦權也可以賦權給其他人,因為當更多人看到展覽並產生共鳴時,藝術家自己也會充滿力量。
「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展出期間4月1日到6月29日,地點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香港人權作品展也有跨越時空連結,也就是說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抗爭運動與台灣過往經歷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後的二二八事件相呼應,雖然敵人都是來自中國,但是卻是不同的故事,讓人民可以把過去、現在跟未來連成一線。
───
展覽期間:2025年4月1日~2025年6月29日
展覽時間:週二~週日10:00~17:00/週一休館,恰逢國定假日開館,次日休館
展覽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三樓藝文空間/台北市南海路54號
主辦單位:華人民主書院、香港人權陣線、陳文成博士基金會
策 展 人:黃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