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從培養搜尋資料的能力開始──以前瞻計畫為例

文/郭復齊(國立臺南一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2017年7月5日晚間,在各方質疑下,立法院三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到底前瞻計畫是什麼?身為高中生,看到新聞而對「前瞻計畫」產生疑問的時候,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搜尋資料,瞭解事實與不同觀點,最後形成自己的見解呢?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日,人們總開玩笑說:「去問Google大神」,網際網路充斥各種資料,當你在Google搜尋引擎輸入「前瞻計畫」,出現的結果可能是「約有549,000 項結果(搜尋時間:0.42秒)」,頓時萌生「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的感嘆。

如何搜尋資料?我們可以從學會使用不同的關鍵字技巧開始,以下先介紹布林運算(Boolean algebra)的基本運用。在使用不同的搜尋引擎,最常見的是使用空格,例如想知道前瞻計畫中,教育部有沒有參與,參與的具體內容包含哪些項目,可以在搜尋欄位打上「前瞻計畫 教育部」(中間包含一空格space),此處的空格代表運算邏輯中的and,也就是「和」的意思,表示我們希望搜尋引擎提供我們同時具備「前瞻計畫」與「教育部」兩組關鍵字的組合,不同的關鍵字組合,可以幫助我們縮小範圍。

第二個常見的運算元,則是「OR」,例如前瞻計畫的完整名稱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而希望能搜尋使用前瞻計畫或者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網頁,則可以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前瞻計畫 OR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幫助我們搜尋相關資料。第三種則是「-」,此一運算元則是表示排除含特定字詞,例如想知道除軌道建設以外的計畫內容,則可以輸入「前瞻計畫 -軌道建設」,就會顯示排除含有軌道建設字詞的搜尋結果。

最後,如果想要搜尋的是「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課程與教學前瞻計畫」相關資料,則可以在字詞前後加上「”」,例如:”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課程與教學前瞻計畫”,則表示搜尋完全相符的結果。上述四種運算方式,可利用不同的組合縮小搜尋範圍,使結果更加精準。然而,就算是精準的範圍,也仍然有所困擾:網路的資料可信嗎?

面對網路資料,不論是個人評論式文章、新聞報導,或者是學術型文章等,應該先判斷資料的屬性,出處及來源、資料撰寫的時間等基本資訊。舉例來說,當看到新聞報導前瞻計畫為8年8800億時,應該先判斷此份新聞的發布時間,並且隨時比對是否有更新的資料。又例如網路上時常有「做夢文」、「心得文」等,屬於個人經驗抒發、評論或者是匿名爆料等,當看到此類文章時,應先思考文章是否有足夠可信的出處或來源,是否為捏造的新聞或屬於惡搞的新聞,如果有所懷疑時,可以透過關鍵字搜尋,例如針對文章所提到的字詞,或到政府的官方網站等查詢是否有相關新聞公告。而就算此類「心得文」為真實的經驗,也應該注意個人經驗的有限性,個案無法解釋全體,也不易判斷個人情感與真實經過的差距。

拆解如恆河沙數般的網路資料,一定要注意從資料的本身再去查驗資料。一篇好的學術性文章會針對文章內所引用到的資料提出相關說明或其來源出處,可以透過從資料的參考文獻、註釋等,查詢相關的資料,除可以查驗資料的真實性,也可以從資料搜尋新資料,有時更有收穫。因此,在使用如維基百科等開放多人共同創作修改的網路資料,網友撰寫的資料內容可能不是重點,反而是下方所提供的註釋及參考資料更值得關注。

最後,政府的官方網站也是搜尋資料的重要地方,例如前瞻計畫的草案資料都在行政院的網站上公開,除此之外,立法院議案整合暨綜合查詢系統有都有立法院最新審查的議案資料,可以查詢到法案的議事紀錄及相關提案。等到總統正式公告後,亦可到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尋找法條。如果想查詢對我國政府的負債狀況,除直接使用關鍵字搜尋外,也可以到財政部的財政統計資料庫查詢,此時若想同時知悉我國GDP的變化,也可到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訊網查詢資料。

2015年時,中山大學的顏聖紘教授發表〈大學生抄作業其實還好捏,恐怖的是不會找資料〉,文章中強烈感嘆「大學生連資料都找不到,大學生連資料都找不到。」(顏老師重複強調),文章最後也提及「最後,這篇文章的標題雖然寫了『大學生』三個字,但我深深相信,這是這個社會中所有在乎真相與來龍去脈的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作為網路世代中在乎真相與來龍去脈的各位,讓我們一起開始,學習如何搜尋資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