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強化監督國會 防衛台灣民主

文/經濟民主連合

(20:00更新:現場的人潮已經超過了8萬人。)

今晚(24)立法院仍決議加開院會,顯然國眾兩黨立委決定今天要繼續挑燈夜戰,強行三讀國會濫權法案。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也在立法院外宣布,「國眾兩黨在議場內多久,公民就會在立院外抗議多久」,將國眾兩黨的惡行惡狀呈現在全國的公民前面。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說明,下午四點的記者會已經提出行政院覆議、憲法訴訟、公民複決、罷免濫權立委等四個解決途徑。在此,要再提出第五及第六個行動方案。

第五個行動方案是:強化監督國會

台灣公民監督國會的運作由來已久並實際促成了許多制度的變更。我們建議下個階段的監督國會,應該朝以下方向強化:

(1)公民團體的國會評鑑,應納入召委評鑑。

這一次審查的法案,召委均以委員會全案保留的方式,讓委員會審查徒具形式,真正的民主討論無法在委員會開啟。經民連的調查報告已指出,在立院開議以來截至五月14日為止,委員會已完成審查的17個待協商法案,其中竟然有高達10個全案保留。這種不負責任的召委,應該將相關統計資料公諸國人。

(2)監督國會應連結在地。

呼籲台灣各縣市的自主公民,就其選區立委在國會的表現,在重大爭議法案的態度給予持續性的監督。這次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以盡可能排除討論的方式快速推進法案。其中,全案保留交付協商的法案,除了國會濫權三法以外,接下來還包括NCC條例、花東交通建設三條例、全民健保法評點制調整、刑法286條修正與地方稅法通則,這十個法案都需要台灣公民拿著放大鏡緊盯著接下來的國會立法過程。

(3)開放國會

立法院自2020年開始由游錫堃院長所大力推動的開放國會行動方案,已累積可觀成果,包括對外的國會外交創造亮點,對內增強國會資訊的可近性,使民眾更容易取得國會相關訊息。韓院長上台後,此案未再被提起。我們期待,本屆國會能持續推動開放國會行動方案,加強公民監督力道。

賴中強提出第六個行動方案是:強化民主防衛。

這一波國民黨的國會多數暴力,除了以多數暴力強力通過藍白二黨所期待的法案外,更完全杯葛民進黨所提出的許多方案。其中,包括沈伯洋委員所提出的要求立委赴中,須納入管制並申報與中國黨政軍往來狀況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賴中強質疑,到底傅崐萁跟王滬寧見面談了什麼?為什麼傅崐萁回台灣就要快速通過這些法案,國會好像就變了樣。呼籲全體國人以及賴政府,共同強化台灣的民主防衛體制。縱使受限國眾兩黨擁有國會多數,民進黨政府也應該優先從修改法規命令做起。

賴中強強調,過去台灣經濟民主連合一再批評,馬政府時期被修得千瘡百孔的台海雙邊往來規範,例如中資投資、赴中投資與雙邊人員往來等等,在蔡政府任內,並沒有做出大幅的全面檢討與漏洞填補。也在這裡要求賴政府、卓內閣務必全面檢討,填補馬政府時期所造成的法規漏洞。

賴中強提醒,中國在對台灣實施各種貿易報復、進口管制的同時,透過與部分藍白縣市長或立法委員的協商,再給予區別式的開放,這種以經濟作為武器的經濟脅迫策略,中國越演越烈,甚至朝向架空台灣民選中央政府的方向發展,呼籲全體國人以及民進黨政府應有所因應,全面提升台灣民主制度的韌性和穩定性。

賴中強也宣布,公民行動不會停止,無論國會濫權法案是否在今天完成三讀,公民都會持續捍衛台灣民主。如果立院決議28號續審法案,公民28號還會再次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