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子島自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社子島自救會近百位成員、民間團體與學者專家,在內政部土徵小組審查社子島區段徵收範圍會議前召開記者會。揭露台北市政府未完成居民意願調查、聚落剔除範圍與條件與土地徵收法制不合等問題,直指生態社子島區段徵收不具可行性,呼籲內政部立即否決,莫背黑鍋!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表示,台北市政府未完成土徵審議小組關於重新檢討再發展區劃設並與民眾妥善溝通的要求,今日小組應不予通過區段徵收範圍。許博任表示,前次土徵專案小組決議,要求北市府重新研擬聚落再發展區規劃,讓再發展區內的居民要走的走,要留的留,並妥善與民眾溝通再發展區劃設條件。後續北市府在未與居民討論下,逕行劃定九處聚落為再發展區,並針對區內所有權人寄發2800餘份參與區段徵收意願調查問卷,結果只回收59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不到22%。市府就逕以此不具代表性的調查結果,研擬今天提送土徵小組會議審查的再發展區劃設方案,未符合土徵審議小組的要求。
此外,許博任指出依據北市府這次提會審查的財務評估報告,市府評估社子島開發案成本至少需2300多億,開發過程中現金流量預估最高會負到1000多億,要靠後面被徵收戶拿錢買專案住宅跟開發後土地標售,在樂觀情境下才能把虧損縮小到130多億。許博任表示,民間團體向來反對用區段徵收擴大徵收範圍來達成財務自償,但本案是將區段徵收的法定槓桿都開到極限後,仍有高度的財務風險,北市府自己的結論也明白指出本案屬財務不可行,卻仍不負責任地狂言生態社子島計畫仍要繼續推動。
許博任指出,社子島開發成本結構中,安置專案住宅興建費用就佔了1000多億,每坪單價已經來到32萬元,高於目前社子島土地交易價格。也就是居民的一坪土地,還換不到一坪安置住宅。這正代表社子島完全不合適柯文哲提出的生態社子島計畫,要花天價迫遷所有聚落的5000餘戶居民,並且全區填土完全改變現有地形的大規模開發,肯定會變成大迫遷、大破壞的大錢坑。蔣市府應該要懸崖勒馬,由下而上與居民溝通,重新調整都市計畫草案。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表示,今天是行憲紀念日。憲法保障人民有自由遷徙的權利、生存權、工作權以及財產權,但社子島居民卻持續被區段徵收這個惡法霸凌。社子島開發案不論是法界、學界、專業空間規劃者、都市計劃者,都認為此案是不可行的。過去柯文哲獨裁霸道的輾過社子島,任內弊案重重,現在也因為京華城弊案被羈押於土城看守所。蔣萬安不應該繼續柯文哲的爛方案輾過社子島,李華萍呼籲蔣萬安市長,『走自己的路,柯規蔣不隨』。
李華萍表示:台北市政府跟詐騙集體沒二樣,過去一直誤導土徵委員「居民最在意的是安置。」對於社子島居民反對區段徵收、聚落紋理要保留絕口不提。社子島自救會一直以來都是反對區段徵收,訴求是:解除禁建、原地改建、既有聚落完整保留!從沒要求抵價地要領回多少?或安置宅要賣我們多少?我們只是卑微的請求保留我們的家園!這也是當初內政部通過社子島主要計畫的附帶決議:聚落紋理要保留。李華萍呼籲土徵委員:社子島案是社會關注案件,為免於讓1萬多居民大規模迫遷,請將社子島案駁回。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表示,目前北市府提出3個剔除徵收方案,最後選擇方案二:土地位於「6 處特定」既有聚落內,所有權人或共有人表達不納入區段徵收範圍之土地持分比例合計須大於10%,非屬空地、非連棟建物者,符合前述條件者,即整筆剔除區段徵收範圍。然而,北市府標定9個聚落可以作為可剔除徵收的再發展區,卻只有6個聚落的居民可以申請剔除,道理何在?更何況,既然這6區已被標定為再發展區,但卻要土地所有權人表達不參與之持分比例超過10%才能剔除,這也與目前土地徵收司法審查的標準有落差,市政府的提案,從航空城勝訴的經驗來看,被列為再發展區的密集聚落,是無徵收必要性,法院實務審查會判決敗訴的。 而且,土地徵收並非調整人民居住環境適當的方法,北市府認為剔除區段徵收不能變更防洪、都市計畫主要計畫的限制,或是因「抵價地不足」不採納其他方案都是前提錯誤,請市府不要執迷不誤,浪費更多時間。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表示,依『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4條第二項規定,需用土地人應於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或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前,向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報告其公益性及必要性。本人最近二次皆有參加內政部社子島案土地徵收審議小組會議,要求台北市政府應提出具有公益性及必要性的報告,但台北市政府都沒有提出,迄今該案亦提不出任何「有審查通過其公益性及必要性之決議」資料,故陳椒華強烈主張本案應該退件。
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廖桂賢表示,臺北市政府的社子島開發計畫,號稱是要「改善社子島的居住環境品質、促進土地合理使用」;但是,環境改善了,人可能回不來,只有在社子島擁有夠多土地的人、能夠負擔得起專案住宅的人,才有可能繼續留在社子島。有多少人可能回不來,我們不知道,大家從反對這個開發案的聲音可知,不會少。隨著安置現住民的專案住宅的成本愈來愈高,開發期程長達十八年,開發完成後,專案住宅成本會增加到什麼程度,難以想像。回不來社子島的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臺北市政府沒有意思到,以區段徵收進行的開發計畫,跟小粉紅冷血的「留島不留人」,沒有太大差異。
廖桂賢指出,許多規劃設計、地政、環境、文化界的專業者——包括重量級的學者——都已經連署,表達反對臺北市政府的「生態社子島」計畫,要求臺北市政府徹底檢討並修正現在的社子島都市計畫。然而北市府仍一意孤行,繼續走迫遷社子島居民的流程。市府至今仍然沒有誠意跟社子島自救會溝通,介於上一次審議到這次審議之間,地政局針對特定地主發放問卷,這完全不是溝通;此外,回收率極低,問卷的效度嚴重不足。從柯文哲時期到現在,至今市府沒有任何有效溝通的作為。一切的爭議,就在源頭採用全區區段徵收,想要整體開發的都市計畫,市府為了怕影想期程,不願意更動主要計畫,如果市府幾年前就處理主要計畫的問題,就能夠彌平爭議,或許今天這個開發案根本不會拖那麼久。
廖桂賢呼籲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的委員,為社子島的居民審慎把關。現在,台灣處在一個面臨外患的脆弱時刻,中國已經透過國會侵蝕我們的民主體制,真的不該再有侵害人權的內憂產生。請委員們嚴格把關,不要讓任何社子島居民被迫遷,因為區段徵收迫遷造成的無形社會網絡斷裂、親友情感撕裂,不是任何金錢數字與物理環境可以彌補的。大規模迫遷造成的社會成本,除了個人,也得由整個台灣社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