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身心障礙

《與惡》現實中的「應思聰」們 與腦中劇場的糾纏何時落幕?

首圖提供 / 公共電視

文   /夕羽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由林哲熹飾演的「應思聰」,細膩刻劃思覺失調症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而曾沛慈飾演的姊姊「應思悅」也反映出照顧家屬的無助,戲中的應思聰最後靠著妥善治療、家人支持陪伴,逐漸走出陰霾;然而台灣目前仍有約15萬名思覺失調患者,仍在不同角落中無聲吶喊著「為什麼是我?」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主任張家銘說,思覺失調症患者大腦無法正常思考,容易產生幻聽、幻覺等,好發於20幾歲青年,遺傳或多重外界刺激都是可能致病因素;而許多精神或情緒問題,常是因青春期生心理的改變與外界相衝突才觸發。


曾震驚全台的北投女童割喉案、內湖小燈泡案等,嫌犯共同點皆是患有思覺失調症,「人們因此對該病產生巨大恐懼,隨時害怕成為患者手下的受害者」,但張家銘強調,儘管精神疾病患者日益增加,但真正會產生犯罪行為的仍在少數,倘若社會的不斷強化負面標籤,反而更加孤立患者,使他們難以獲得妥善協助。

「沒有人是上帝,無法得知罪犯做案時的心理狀態。」張家銘說,「某些犯罪原因可能是情緒問題導致的精神耗弱,也有可能是嚴重思覺失調產生的幻覺與妄想所造成」,但絕多數的患者並不會傷人,有些患者在出現幻聽時反而更恐懼會被傷害,而現今的藥物也可有效控制。

「病患不會毫無徵兆、突然就產生失控行為」,張家銘認為,多數患者都是經歷失學、失親、失業等重大精神刺激而觸發、惡化,只要在此時有人能拉一把,或社會安全網能盡早發現、關心那些缺乏親友支持、無病識感的患者,將可避免許多悲劇的發生。

張家銘表示,絕大多數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都必須長期、甚至終身接受藥物治療,若貿然停藥就非常容易復發,但也未必會脫序失控,只要回復用藥仍能有效控制病情、消除幻覺妄想等症狀,且現階段有長效型針劑可讓患者免於每天服藥的不便,只要妥善治療及親友支持,患者仍能像「應思聰」般回歸社會之中,展現才華。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