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身心障礙

《與惡》呈現精障者的苦 仍等待身上標籤被撕下的那天

首圖提供 / 公共電視

文 / 夕羽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映後,立即在精神醫界創造極大迴響,各式以該劇為例而探討精神議題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因為該劇詳實反映精神疾病的現狀,醫界還特別頒發特殊貢獻獎予公共電視台,感謝劇組創造精神醫療議題的討論,不僅使更多精障者的處境被看見,也讓社會反思如何給予協助並去污名化。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主任張家銘表示,現代社會的外在刺激增加、各種壓力不斷累積,越來越多人會出現憤世嫉俗、自暴自棄、將自己視為「魯蛇」,足不出戶,或乾脆成為外界眼中的「啃老族」;因為情緒與性格的困擾,進而導致精神病理上的扭曲,產生各種負面想法。

而多數精神患者較常有自殘行為,鮮少傷害他人,但也會出現因對現狀感到走投無路,帶著家人走上絕路等憾事,若能在悲劇發生之前,就能有如劇中「應思悅」、「宋喬平」等人拉上一把,或能避免患者淪為與世隔絕的「社會孤島」,重新建立人際關係與生活重心。

而許多有精神疾病或情緒困擾的患者,常因害怕遭歧視而不敢主動求助,甚至排斥外界的關心,張家銘提醒,無論是家庭、學校的協助輔導都應先創造合適的情境理由,慢慢建立互信關係,避免因粗糙的好意反而使敏感的對象感到受傷,更加封閉抗拒。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說,精障者因容易被貼標籤,才會讓社會產生易犯罪的聯想,而解決之道除媒體謹慎處理相關報導外,也有賴政府建構完整社會安全網路,盡早讓支持的力量進入機構或社區,這也是國家社福的責任,「沒有真正障礙的人,只有障礙的環境與社會。」

精神學界、醫界對於該劇所創造的迴響與反思給予高度肯定,也盼藉此機會讓社會對精神疾病有正確認識,透過認識促成接納,進而打造社區多元整合友善互聯體系,使每個遇到困難的精神患者都能及時獲得適當援助。

【延伸閱讀】我們與惡的距離得獎之前與之後,我們留下什麼?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