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超過300個日子的期待 阿嬤家「試營運」隆重登場

文/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因財務、疫情還有租約到期的影響下,在109年11月7日忍痛宣布暫時休館。歷經超過10個月的努力,加上各方關心阿嬤家的朋友、善心人士的協助下,阿嬤家準備在全新的館址以嶄新的風貌再度和大家見面,將於110年10月27日開始舉辦「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新館試營運,試營運時間是10/27-11/25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下午17:00。

新館沿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這個名稱,和舊館一樣都位在大同區,這一帶是台北發展最早的區域,如迪化街、孔廟、保安宮都座落於此,其中大稻埕更是繁華一時,阿嬤家在這充滿歷史、文化的人文薈萃之地重新開放民眾參觀,顯得格外有意義。

由於新館的空間與格局與舊館相當不同,在設計以及佈展上需要更多巧思,婦援會特別邀請博物館展示設計經驗豐富的林志峰老師、有心設計團隊以阿嬤生命史和被害人觀點為中心做系列設計,將阿嬤家的精神跟理念完整的傳承下來,讓民眾一踏入博物館就感受到滿滿的震撼。

阿嬤家總共規畫5個展區,其中包括4個常設展區以及1個特展區。進入博物館後,會先到心靈沉澱區,設計師精心設計的「聲音管子」利用話筒的概念,讓大家彷彿穿越時空與阿嬤們對話,聽到阿嬤們的內心的聲音,讓大家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並慢慢跟著我們走入這歷史的長廊。

常設展區分為「認識阿嬤們」、「誘騙與脅迫」、「我們就是他們」、「面對歧視的韌性」,不同展區都有不同的設計意象以及裝置。展區的鐵網有如遭誘騙成「慰安婦」時,被禁錮的人生如牢籠般無法逃離;房子以及皮箱象徵劫難後終於回到家的溫暖;人生過程中面對歧視並走出傷痛,迎接曙光的藝術創作展示。每個展區都有其傳達的深刻理念,參觀博物館的同時讓大家跟著阿嬤們的人生軌跡,一步一步感受他們的種種遭遇以及心境上的成長與改變。而第一期特展展區為「#MeToo先行者」,將阿嬤們回台後面對歧視和勇於發聲做延伸外,結合現代常見性別暴力議題,邀請香港文晶瑩藝術家展示「釋色如果我是 III」藝術作品,響應#MeToo運動的性侵受害人遭網絡欺凌,文晶瑩頓感同理心的重要性,於是創作了三款填色紙,分別是「如果我是受害人」、「如果我是施暴者」和「如果我是旁觀者」,讓觀眾可以代入三種角色去表達感受和想法。進而三民眾作品做成動畫與集結成冊展示。

由於婦援會保留許多文物以及史料,在新館除了實體文物的展示,更用多媒體的方式讓文物用影像、聲音等方式多元呈現。在展區也會設置QR Code,讓參訪的民眾除了現場的展品,也能到婦援會設置的網站或資料庫查看更多關於「慰安婦」、性別、人權相關的資訊,讓現場的體驗結合雲端的知識,讓參展的民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離開博物館後也能隨時與阿嬤家連結。

婦援會從民國81年開始「慰安婦」的調查服務至今,保存了5,042件「慰安婦」的相關影音、書籍,以及730件文物,並於105年12月10日成立台「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紀念並傳承這段真切的歷史。近30年來婦援會經歷許多挑戰,但依舊沒有停下腳步,這份堅持也是向阿嬤們堅毅的精神致敬,婦援會誠摯邀請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年齡、性別共同努力,讓歷史的傷痕化為和平的基石,實現平權、零暴力的美好未來。

※注意事項※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自110年10月27日開始試營運,由於場地限制,現場實施人流管制,容納參觀人數為30人,若現場人數超過上限則需貴賓在外等候,至場內人員離場才能進場參觀。試營運期間若需「團體導覽」的服務,請至阿嬤家官網「學習與活動」—「團體導覽預約」填寫表單,或是直接來電02-2553-7133諮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