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國際, 投稿

【投書】以巴衝突:上帝的領土,為何容許種族隔離政策?

圖片來源:國際特赦組織

文/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大家如果有搭過阿聯酋航空,應該會對於轉機時所播放往麥加聖地朝聖的低沉嗓音的誦音感到印象深刻,或是如果你有去過清真寺,應該也可以感受到平靜的宗教氛圍。然而,最近在耶路撒冷舊城的阿克薩清真寺卻不平靜,伊斯蘭教的信徒因為齋戒月而聚集在清真寺,一點都不稀奇,但巴勒斯坦的信徒卻因此連續遭到以色列維安部隊以步槍、手榴彈等武器攻擊,甚至逮捕了450名的巴勒斯坦人,仍有一半以上的人仍持續被關押。關押期間許多人遭受到毆打、虐待。

據當地組織「巴勒斯坦紅新月會」表示,發生在四月五日晚間十點半的攻擊,有許多人受傷,以色列軍隊甚至不讓救護人員進入清真寺提供醫療協助,甚至對救護車發射橡膠子彈。國際特赦組織認為以色列這樣的攻擊,只是再次驗證我們所發表的報告,以色列政府對於巴勒斯坦人的政策及作為,是系統性的人權侵害,就如同當年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 apartheid)一樣。

在去年國際特赦組織的聲明中,也指出在西岸,以色列軍隊從一月開始就已經殺害了至少127位巴勒斯坦人,而定居於此的以色列愛國者對於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攻擊也越演越烈。根據統計,在2022年,以色列政府一共發出了1789份的行政收容處分,而至少有820位巴勒斯坦人被無限期的關押在監獄當中,他們卻沒有收到任何明確的犯罪證據或遭到正式起訴。

國際特赦組織也在今年3月21日,國際消除種族歧視的紀念日,寄出來自全球的二十萬份聯署給以色列政府,要求他們停止針對巴勒斯坦人所持續進行的系統性歧視及種族隔離政策。以色列當局不斷要求巴勒斯坦人搬離自己的家園及土地,從2023年開始,至少有400名巴勒斯坦人因為家園被拆毀或處於極高的風險中而被迫搬離。

去年年底,以色列片面驅逐出境一位法籍巴勒斯坦人權工作者Salah Hammouri,也引發國際特赦組織的抗議,Salah Hammouri是一位律師也是一位研究者,主要是在一個關注監獄人權的法律扶助民間團體工作。以色列政府不僅遣返他出境,甚至直接撤消他在東耶路撒冷的合法居留權,根據2018年以色列修正的入境法條,賦予了以色列的內政部長有權恣意撤銷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的居留權。法國的外交部長也同聲譴責這次的遣返。2018年的修法,賦予了以色列內政部長可以隨時取消「不效忠於以色列國家」的人的居留權。這樣的法令充滿任意性,也違反了國際法的規範。《日內瓦第四公約》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佔領國不得將被保護人驅逐出被佔領土或將其強行轉移到被佔領土內,無論其動機如何。同一條條款也禁止佔領國將其人口轉移到被佔領土,但以色列政府卻系統性不斷地這樣做。

在今年三月初,巴勒斯坦的二個位於Nablus 省的城鎮也面臨來自以色列定居者的暴力攻擊。甚至有以色列軍人也參與了這些暴行,並且被記錄下來,但這些施暴者完全都不需要負起任何法律責任。

《國際刑事法庭馬規約》將種族隔離定義為一種危害人類罪,其特徵是實施非法殺戮、酷刑和強迫遷移等「不人道行為」,並以制度化的壓迫和統治使一個種族群體的待遇優於另一個種族群體。在國際特赦組織2022年針對以色列政府對待巴勒斯坦人的報告中,翔實的紀錄了這方面的狀況。不只是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指出這樣的問題,在聯合國有關居住權的特別報告員Balakrishnan Rajagopal的報告中,及12個以色列人權組織的聯合聲明中,都強烈譴責並指出以色列對於巴勒斯坦人的待遇,等同於種族隔離制度。

以巴衝突已經歷時數十年,歷經多次和談,也曾經停火,近期衝突卻又越演越烈。近日中國政府及阿拉伯政府都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必須針對此次嚴重衝突,進行緊急協商。然而任何的和平談判,都無法奠基於不斷進行暴力攻擊或引發衝突的危機事件上。當以色列的軍隊、定居者不斷對巴勒斯坦人進行暴力攻擊,卻又沒有辦法被調查或究責,這樣的衝突事件究竟如何落幕,令人擔心。國際人權團體、聯合國的人權機制,甚至歐盟都對於近期的衝突事件表示關注及發出呼籲。不論是任何一個宗教團體或民主法治國家,都不應該容許這樣的事件一再發生。也期待位於耶路撒冷的阿克隆清真寺可以早日回歸平靜。

參考資料
齋戒月耶路撒冷清真寺爆發衝突
國際特赦組織提交200K連署要求以色列終止種族隔離政策
聲援巴勒斯坦人就是支持終結以色列的種族隔離政策
歐盟需要承認以色列實施種族隔離政策
以色列的暴力屯墾者持續逍遙法外
以色列非法驅逐巴勒斯坦人權捍衛者已構成戰爭罪 資料一資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