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89集|夾在勞僱文化衝突中的印尼通譯!移民工文學獎《Rika 的黑點》

文 / 李玥希

上一集節目邀請第九屆移民工文學獎獲得優選的莉莉(Ririn Arums),莉莉是來台工作的家庭看護工,由於長時間照顧、陪伴老人,她告訴我們長者未必需要我們一直在身邊,相反的,更需要家人電話的關心,而不是交給別照顧就不聞不問。莉莉從照顧第一線的經驗告訴我們家中長輩的期待,而這集同樣也邀請在第九屆移民工文學獎的得獎者陳業芳,她和莉莉都來自印尼,和我們分享她的故事和作品。

陳業芳今年是第二次參加移民工文學獎,她以《Rika的黑點》榮獲第九屆的首獎。業芳從小就喜歡寫日誌,作品被刊登在學校的文藝牆上,不少同學喜歡她的作品,甚至常催促她趕快寫下一篇。

寫作,是陳業芳熱愛的事,當他看到移民工文學獎的徵稿廣告,沒有多想就投稿了。去年第一次投稿時,以《打磨,石也能成為玉》得了「評審獎」,喜歡文學的他,認為這是一種肯定。

👉🏽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異鄉逐夢 寫下臺灣的異鄉故事

陳業芳一直是很有想法的人,不論是來台灣工作,或是在婚姻上和丈夫的磨合,現在他還有了想念研究所的念頭。熱心的陳業芳,既想讀社工也想念法律,她說,移民工來到台灣會遇到不少心理、家庭、工作上的問題,常向她諮詢,讓她想成為社工,希望利用自己的多語能力,協助解決移民工遇到的問題;想唸法律系的理由也類似,移工有時會遇到法律問題,但看不懂法規的規定,業芳因此想讀法律,了解法律,為移民工解惑。

雖然想學社工和法律,但一直陪伴業芳的卻是文學,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該繼續走文學這條路?是否要選讀文學系所?陳業芳向上帝誠心祈禱:「如果我應該去唸文學,那就讓這次的移民工文學獎再次得獎吧。」沒想到竟然再次得獎,彷彿上帝也鼓勵她繼續往文學的路上前進,現在陳業芳正準備出書,透過熱情一筆一筆寫下去。

陳業芳今年的得獎作品《Rika的黑點》,故事主角Rika的遭遇都是移工在台灣遇到的真實故事,陳業芳說,故事的內容讓他意識到台灣好像比較少注重通譯的重要性,因此她在文章中使用了四種語言,讓文章充滿多樣性,顯示台灣有各樣的語言,是個多元的社會。而在移工了解並接受台灣的文化時,她希望台灣可以接受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能尊重新文化。

《Rika的黑點》的故事開場便透過「神像」描述了印尼移工面臨到的文化差異與衝突。Rika剛來台灣,並不熟悉看護工作,手腳較慢,被僱主阿嬤說好吃懶做。Rika不服氣,想展現她其實很努力工作,便把神明桌上的神像擦拭乾淨,阿嬤一看到這幅景象差點昏了過去。業芳透過「血淋淋」的案例訴說了兩地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移工對台灣文化的陌生,造成彼此的誤會與衝突。

陳業芳說,會來台灣是因為在印尼找不到好工作。來台之前,並不知道台灣在哪裡,也不知道台灣是個國家。剛來台灣時,她在餐廳工作,但因為太辛苦,於是辭職回印尼休息半年,業芳的父親告訴他工作這麼累乾脆留在印尼,但業芳仍執意要回台灣,因為在她覺得留在印尼不會有好的發展。再次來台後,她起先當起工地工人,後來做了七年的翻譯,因為具有語言能力,目前任職於嘉義縣政府勞動行政科,協助處理移工與僱主的爭議。

陳業芳因為在嘉義縣政府協助處理移工勞資爭議,對台灣的移工制度有不少觀察。例如,目前的制度規定移工要在期滿前兩個月找好新的工作,但這會讓移工蠟燭兩頭燒,前一份工作尚未結束,便要花額外時間開始找新工作,有點強人所難,她認為移工若想轉換工作應該改成在期滿後再找新工作比較合理;她也表示,仲介的介入太多,有時反而會成為移工和雇主間的隔閡,應該要開放讓移工自己應徵工作,而不是一定得靠仲介協助,做一些台灣人不想做的工作。

不論是故事中移工的遭遇,或是陳業芳調解勞資爭議時遇到的困境,都代表著移工在台灣的權益還不夠完善。每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得作品,都能幫助民眾了解移工的處境,期許這些不完整的制度與權益,能隨著作品逐漸被看見,讓這些制度慢慢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