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第五次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結果大公開!

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原標題:第五次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結果大公開!導入國會透明經驗:議會越透明,議員越認真!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長期投入國會監督有所成效,希望將推動國會透明化的寶貴經驗推廣至地方議會透明化,並於2017年與各縣市監督議會的公民團體成立全國議會監督聯盟(全督盟),致力推動地方議會進步,歷經2013、2016、2018、2020年共四次的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促成內政部修正《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第25條要求各地方議會朝向議事資訊公開透明。

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表示:「這次2024年的第五次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當中,許多議會都有顯著進步,公督盟肯定內政部和各地方議會的努力,但相關規範仍有許多流於表面形式,對地方公共事務感到興趣的民眾,仍難以去檢索地方議會議事資料,讓更多弊案藏身在地方政治當中,公督盟強調民主政治必須在地向下扎根!特別是,地方議會與是地方民意的傳聲筒,和在地居民有更緊密的連結,更應該要讓縣(市)民朋友可以清楚掌握議事資訊,讓市政工作能夠有更多元的意見展現!」

肯定內政部修法,提升全台議會透明度!但苗栗、金門、澎湖議事透明度不及格!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觀察:「在內政部修正內規之後,全台22縣市議會有將近1/3以上的地方議會透明程度有顯著進步,使陽光開始照入地方議會,促使打混摸魚的地方議員不敢怠慢,但這僅僅是透明的第一步對於一般公民而言,仍難以去檢索地方議會議事資料。本次調查結果,僅有台北市、台南市議會透明表現較佳,值得嘉許的是,台北市議會、台南市議會清楚詳列開會議程,讓民眾方便上網檢索議員問政表現,這都值得其他縣市地方議會效法。」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補充:「本次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共有28項指標,針對議事資料的完整性、即時性,以及地方議會即時轉播和民眾、記者進入議會採訪等狀況,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並非常感謝各地方議會、地方監督議會團體協助,和公督盟三方協力得出嚴謹的調查結果!中有一些地方議會透明度完全不及格,包含:苗栗縣議會、金門縣議會、澎湖縣議會,主因仍在於委員會無即時轉播、不開放民眾旁聽、拍照、錄影、直播,以及委員會無逐字稿等。全督盟強調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也是透明政治,不透明的國家,不配稱民主國家;不透明的議會,不配稱民主議會!身為民主代議者在議場的問政表現和態度更不應該刻意隱匿,呼籲這些吊車尾的議會,應積極改善!

議事透明不要流於表面形式,全督盟提出五大議事透明精進要求!

  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認為:「過去,地方議會最令人詬病的不外乎,效能不彰、地方派系把持、政商關係盤根錯節,也因此,全督盟希望透過持續公開議會透明度調查結果,遏止議會黑箱、打破資訊不對稱,讓民眾得以運用公開議事資料監督議會,了解各自選區議員的問政表現和市政運作情況等。事實上,議會流於形式上的提供議事相關紀錄,已是大多數議會的通病!甚至經常延遲上網公開,或是公開並不完整!讓議事透明流於表面化,為此全督盟提出五大議事透明精進要求!期望打破地方議會黑箱的政治陋習!同時更期許各地方議會落實公開透明原則,讓國人重新信任地方政治!

第一、要求議會議事轉播別做一半,委員會(審查會)更即時轉播!

雖然內政部在2020年修法,要求地方議會應全程直播、開放民眾旁聽,但規範並不及於委員會(審查會)!多數議會表示,礙於經費不足、機具設備不足等理由,致使委員會無法即時轉播,導致民眾只能等會議結束後,才能事後檢視會議影片。此外,部分議會的委員會,對於民眾旁聽或記者採訪,因會議室空間不足等理由,設有嚴格規範!若委員會無法直播也無法旁聽,將導致重要的委員會(審查會)開會內容,無法被社會大眾即時監督,讓「議會黑箱」刻板印象無法被打破!

第二、要求會議議程詳盡列出開會主題,不應敷衍社會大眾!

會議議程本應讓民眾在會議前清楚知悉開會主題,公督盟每週也都會利用立法院公開訊息,向民眾說明下週國會議程,許多地方議會卻習慣便宜行事,於每一屆次開始,就先列出開議日至休會日的議程,固然無法列出詳盡的開會主題。試問議程有諸多列出「審查議案」,民眾如何在會議前得知究竟審查什麼議案?粗糙的議程內容預告,直接失去議程根本上應有的功能!

第三、要求會議記錄詳實登載出席議員姓名,不要包庇偷懶議員!

  會議紀錄本應詳實記載出席議員,實務上,卻常以出席議員「詳如簽到表」呈現,而會議紀錄的附件亦未見任何簽到表,試問民眾要如何從會議紀錄得知出席議員有哪些人?若遇到議員涉嫌詐領出席費的情況民眾如何在第一時間查證議員未出席會議卻有簽到的事實?議會蓋牌出席議員的簽到情況,正是助長議員詐領出席費的風氣,也因此全督盟要求會議記錄詳實登載出席議員!

第四、要求會議逐字稿應於兩個月內進行公開!一言一行向民眾負責!

會議逐字稿詳實記錄地方議員和縣市府官員的一言一行,多數議會的會議逐字稿經常要等將近六個月才會集結成冊,將議事錄(會議逐字稿成冊)上網公開,完全讓民眾難以即時參與地方議會在市政議題的討論,無法有效監督地方議員表現,讓認真問政、為民喉舌的議員無法被選民看見!當前立法院會議紀錄幾乎都在兩週以內上網公開,因此地方議會的逐字稿必須等六個月才能上網公開實在是難以說服民眾,全督盟強調會議逐字稿公開時長應縮短,並且不要選擇性公開目前多數地方議會的委員會(審查會)仍無逐字稿,讓議案幾乎淪為黑箱審查!

第五、要求各地方議會建置開放資料服務平台,跟上國際透明趨勢!

最後,全督盟要求各地方議會,除了基本的議事資料透明與會議即時轉播,更要跟上開放政府的國際趨勢,效法立法院建置開放資料服務平台,提供開源格式,讓有志於關心議會的公民夥伴能利用開源技術(open source),導入AI科技,讓複雜的議事資料能夠輕鬆化為清楚的資訊,降低民眾議事資料查找的門檻,有望進一步落實「參與式民主」精神。截至目前為止,全台22縣市議會都還尚未有此種串接服務平台,但在這資訊量爆炸的時代,若公部門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開放民間的工程師協力,相信在公私協力之下,將更有效發揮議事資料的功能!

各地議會監督團體代表齊發聲,提升議會透明化,需要中央、地方持續努力!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陳銘彬表示:「本次議會透明不足之處,多數地方議會議事人員都反映經費、人力問題,使得議會透明的工作是心有餘力而力不足,以高雄市為例,民間團體可以體諒因為議會空間不足無法開放民眾委員會(審查會)旁聽,但應該要開放現場轉播,讓公民監督議會無死角!高督盟在市議會第二屆康議長時期,即提過這個建議,當時康議長表示囿於經費問題,要再設法解決,不過,已過了7、8年,康議長都再回鍋當選議長,仍是沒有解決!為什麼其他縣市可以,高雄市不行?呼籲高雄市議會康裕成議長,不要找藉口拖延,儘速編列相關預算解決問題!
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執行長廖璟華表示:「這次的調查結果,澎湖縣議會透明度很遺憾是墊底!而且相比上一次調查結果更是不進反退!本協會觀察發現澎湖縣議會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議員經常利用總質詢的時間去下鄉考察。導致議程顯示縣政總質詢,卻沒有任何大會直播!議員用總質詢時間去下鄉考察,究竟是屬於「總質詢」還是「考察」?所以本協會認為,澎湖縣議會就是遊走模糊地帶的作法身為議員最重要的是為民喉舌,利用總質詢的直接監督地方首長的地方政府運作,如今竟然有議員用總質詢的時間去考察,顯然是閹割自己的質詢權!辜負選民的付託。」

 公督盟政策部主任陳利益強調:「除了各縣市地方議會應努力加強以外,內政部身為督導地方議會透明化的機關,除了應盡速修正《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第25條將委員會列為與大會同等議事透明程度的規範,並將議會的逐字稿法制化,打破委員會黑箱政治的陋習,更應該要積極去輔助地方議會透明化工作進行,讓陽光能夠照亮地方議會,讓全國民眾對於地方政治重拾信任!」

最後,公督盟特別感謝協助查核本次調查結果的桃園公民監督聯盟、大台中市政監督聯盟、南投公啥喙、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嘉義市桃山人文館、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台東公民監督聯盟,以及各地方議會議事組同仁給予的協助歡迎民眾針對不符事實的部分向公督盟進行檢舉,全督盟期許每次的調查有助於地方議會議事透明度的進步,讓公民監督議會無死角!

本次記者會重點:

1.介紹2024年全國議會透明指標

2.第五次全國22縣市議會透明度調查結果(以較佳、尚可、待加強、不及格評價議會透明程度)

3.全督盟提出五大議事透明精進要求!

 

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結果(2020、2024年)

縣市議會

2024

透明程度

2020

透明程度

進步幅度

縣市議會

2024

透明程度

2020

透明程度

進步幅度

台北市

較佳

尚可

雲林縣

尚可

尚可

台南市

較佳

較佳

嘉義縣

待加強

待加強

高雄市

尚可

尚可

台中市

待加強

待加強

宜蘭縣

尚可

待加強

彰化縣

待加強

尚可

桃園市

尚可

不及格

屏東縣

待加強

不及格

新北市

尚可

待加強

花蓮縣

待加強

待加強

嘉義市

尚可

待加強

連江縣

待加強

待加強

基隆市

尚可

待加強

南投縣

待加強

不及格

新竹市

尚可

尚可

苗栗縣

不及格

待加強

台東縣

尚可

較佳

金門縣

不及格

待加強

新竹縣

尚可

待加強

澎湖縣

不及格

待加強

 

 

 

 

 

 

時間:2024年12月5日(四)09:3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

流程:

09:30~09:35 開場介紹與會來賓

09:35~09:40 介紹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指標

09:40~09:55 公布全國議會透明度調查結果

各縣市監督議會團體代表評析

09:55~10:00 開放媒體Q&A

記者會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GY6SeBzrb/

 

 

 

 

 

 

 

 

 

 

 

 

 

 

 

 

 

 

 

出席來賓:

曾建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理事長)

陳銘彬(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 理事長)

李啟聰(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 理事長)

張弘光(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 常務理事)

廖璟華(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 執行長)

張宏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執行長)

陳利益(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政策部主任)

 

全國議會監督聯盟成員: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桃園市公民監督聯盟

大台中市政監督聯盟

南投公啥喙

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

嘉義市桃山人文館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

台東公民監督聯盟

首都監督聯盟

新北市公民行動連線

新北市在地深耕協會

台南議會觀察聯盟

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