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三峽車禍震驚全台 民團號召週日遊行

文/行人零死亡聯盟、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

三峽車禍震驚全台    團號召週日遊行,跨黨派立委齊聲疾呼高齡駕照制度須改革

針對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事件,導致三人死亡、十二人受傷的憾事,針對此事件「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與「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於今(21)日舉辦記者會,說明為促使政府正視問題,將於5月25日發起「保護下一代」大遊行,從立法院遊  行至交通部抗議。主辦單位痛陳,交通部對民間建言始終「傲慢怠惰」,若非重大事故從不檢討政策。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理事游立維在記者會中指出,「今天我們站在這裡,是因為我們已經無法再沉默了。」他痛批現行駕訓與回訓制度淪為形式,「這一切,都是結構性失能的結果。」肇事者雖於三個月前接受過回訓,卻仍在5月19日釀成3死12  傷重大事故,凸顯交通部現行制度無法有效篩選出不適任駕駛,「這樣的制度,到底要怎麼保障用路人的安全?」

游立維指出,民間團體多年來已多次向交通部提出具體建言,「但每次的會議交通部卻屢屢拖延」,導致改革遲遲無法落實。他強調,問題並不僅止於高齡駕駛, 而是整體用路環境與制度失靈的體現。呼籲政府正視道路設計、考照門檻與回訓內容的缺失,並在住宅區落實有效降速設計,讓下一代孩子不再走在恐懼的斑馬線上。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理事長王晉謙表示,自從交通部去年推動「微罪不舉」政策、放寬記點制度以來,「台灣幾乎失去了任何能淘汰掉不適任駕駛、危險駕駛駕照的手段」,嚴重削弱道路安全防線。王晉謙指出,全球多數國家早已建立全面的駕照回訓制度,不僅是檢驗駕駛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早期取得駕照的駕駛人持續更新交通知識與法規。但台灣制度多年未進展,現行的高齡換照僅採用失智篩檢與基礎體 檢,「根本沒有檢驗實際駕駛能力,讓制度淪為形式」。

針對外界批評,交通部長陳世凱回應「不接受這樣的說法」。但王晉謙強調, 交通政策中的監理制度明明由交通部負責,卻長年對駕訓改革、回訓制度推動「進度緩慢如牛步」,即使交通部長陳世凱上任不久,對議題「尚不清楚」也不能成為政策遲滯的藉口,「不適任駕駛造成的死傷悲劇一再發生,正是交通部在監理制度上的結構性失職的證據。」他也重申,交通事故從來不能單純歸咎於個人行為,政府若一再將悲劇視為偶發個案,就是在規避制度改革的責任。

行人零死亡聯盟理事長陳愷寧強調:我們決定上街抗爭,是因為無法接受交通部的傲慢與懶散。她點名各黨應正視責任,批評民眾黨交通委員長期未推交通法案, 國民黨執政的新北市在人行道與通學步道建設上嚴重落後,民進黨交通部則對民間提出的駕訓改革建議「開完會就沒下文」。她直言:「交通部非要有重大事故才願意檢討政策,甚至不能接受民間的批評,讓我感到既傲慢又散漫!」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表示,我們決定上街抗爭,是因為我們無法接受交通部的傲慢與懶散,我們提出的三大訴求,已經向交通部倡議多年,希望能透過這次的行動,讓主管機關真正聽見我們的聲音。陳愷寧說,今天現場有各黨的委員前來,我也希望針對各黨提出不同的建言。

針對民眾黨委員,我想提醒,民眾黨本會期有交通委員會召委林國成委員,卻幾乎不曾為交通安全改善提過任何法案,無論是將能保護行人的道路設施設計規範法制化,例如減速帶、保護桿等,目前都未有設置標準,或是將駕駛回訓、違規記點制度加嚴等,納入修法排程,都是我認為貴黨應該努力施力的地方。

針對國民黨委員,我想提醒,本次事故發生在新北市,我自己就是新北市居民,新北市尤其中永和、三重蘆洲、三峽等,交通混亂廣為人知,而新北市的騎樓和人行道比例,長年在六都中墊底,學校周圍的通學步道也都沒有依照《行人安全設施條例》,規劃車輛強制降速的行人友善區、行人優先區、交通寧靜區等,身為直轄市擁有較好的資源,卻遲遲不能將交通工程完善,無法保護人民在道路上能安全通行,都是我們期待貴黨盡速改善的地方。

針對民進黨委員,我想提醒,交通部長陳世凱甫上任,聯盟就與部長當面拜會,也提出駕訓改革、考照加嚴、全面回訓的訴求,亦將我們研究的【交通駕訓教育優化對策報告】交到陳部長手中,也不斷在政府會議中,包括近期4/25公路局召開的駕訓改善會議,8個交通團體聯合提出【駕訓與考照制度改革建議方案】給公路局,都有詳盡地將回訓、考照、高齡講習機制撰寫在內,結果開完會到現在都無下文。

日前交通部雖然提出政策下修高齡駕駛回訓年齡,但民國31年前出生的駕駛不包含在內,且僅針對高齡駕駛回訓規模過小,希望能有駕駛人全面回訓制度。

交通部非要有重大事故才願意檢討政策,甚至不能接受民間的批評,讓我感到既傲慢又散漫!是我難以接受的!希望考照制度、駕照管理、全面回訓,甚至是違規記點制度、隔熱紙納管等等,大家長年倡議的問題,都能有更大幅度的改革,才能改善台灣駕照濫發、駕駛人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真正往零死亡願景邁進。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早在1993年交通部即提出駕照回訓必要性,然而

「經過32年與五任總統,改革進展極為緩慢,無數家庭因而破碎,台灣更因此被國際  媒體貼上『行人地獄』的污名。」她呼籲交通部盡速提出明確改革時程,讓人民安心出門、平安回家。

中國國民黨立委廖先翔發言(現場發言)

立委黃珊珊指出,近期重大交通事故頻傳,肇事問題並非高齡駕駛專屬,「其他年齡層的肇事率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屢犯不止」,而此次三峽事故肇事者亦有前科,她批評,交通部尚未釐清事故全貌便逕以「高齡」為主因提出改革方向,恐怕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未針對問題核心,也可能對健康高齡者造成不當標籤與不便,尤其對大眾運輸資源不足的非都市區居民影響尤鉅。黃珊珊強調,草率決策只為向社會交代,恐將延誤真正改革契機。

台灣民眾黨立委麥玉珍也批評交通部報告是「幼幼班等級」,未提出具體測驗內容與執行方案,根本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民眾黨立委林國成更指出,「年齡不該是唯一指標,應強調實際能力的科學檢測」,他呼籲建立全齡適用的回訓與分級制度,並強化高齡換照的能力評估。

立委張雅琳表示,新北三峽車禍凸顯高齡駕駛制度不足,但問題不在年齡,而在風險辨識、科技配備與高齡者替代交通方案的缺乏。因此,立委張雅琳建議導入認知測驗與危險感知訓練作為續照條件,建立高齡駕駛預警與主動關懷機制,並對高齡者增加交通補助,同時ADAS安全科技應普及,從根本降低風險。

民主進步黨陳培瑜發言(現場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