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泡泡網, 獨媒

主場淪陷:媒體該如何面對恐懼?

文/阿藹   本文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合作伙伴「泡泡網」提供

《主場新聞》淪陷了。

7月26日傍晚,《主場新聞》創辦人之一蔡東豪於自己的面書和《主場新聞》首頁,發出公開信,表示因為恐懼與扭曲的媒體市場環境,於即日起正式結束,網站只剩下公開信,讀者再不能取閱網站其他文章。

《主場新聞》於2012年7月28日上線,當時正夕香港反國民教育的動員高峰,由於網站四名創辦人蔡東豪、梁文道、劉細良和宋漢生均支持學生的行動,就在“729全民反洗腦遊行”之前提前運作,做好反國民教育的報導和網絡輿論。

主場的成與敗

網站參考了美國Huffington Post的模式,以“新聞策展”作為內容主打,再廣招專欄作者,形成一個重要的網上陣地。

《主場新聞》在讀者量來說,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兩年間,其網站的瀏覽量達每日30萬個獨特訪客,在Alexa的香港排名是57位。此外,在臉書上,有超過23萬個跟隨者。

在其他地區,如此高造訪量的網站,大概能獲得足夠的廣告去維持開支,然而,正如蔡東豪所說,在香港媒體市場被扭曲,網站從來沒有足夠的廣告戶去支持日常運作。今年初就曾經傳出有支持《主場新聞》運作的投資者決定退場,網站如何持續經營是一個大問號。

媒體人的恐懼

其實,商業模式並非唯一,若要繼續經營《主場》可以來一個斧底抽薪,透過讀者付費來支撐。馬來西亞Malaysiakini,在執政黨不斷打壓下,仍能維持網站運作,而且團隊越做越大,這是因為它以“公共媒體”作為定位,呼籲讀者付費閱讀去支撐其運作。此外,香港也越來越多網絡媒體依賴讀者聽眾捐款來營運,網絡電台D100就有超萬聽眾以年捐的方法支持網站,而“香港獨立媒體網”多年來也是依靠小額月捐和義工來維持網站運作。

但《主場新聞》並沒有試走這條路。突然死亡背後,更多是“恐懼”。蔡東豪很坦明的說:“我恐懼”

由於當前政治鬥爭氣氛令人極度不安,多位民主派人士,被跟蹤、被抹黑、被翻舊賬,一股白色恐怖氛圍在社會彌漫,我亦感覺到這種壓力。還有,作為一個經常往返內地公幹的商人,我得承認,每次過境都會提心吊膽,但這是我過分疑神疑鬼嗎?那種感覺,根本不可能向外人說得清楚。

令我最不安,是家人也感受到這股壓力,終日替我擔心。隨著社會氣氛逐漸緊張,這股壓力在我身邊蔓延的程度令我日益困擾。

恐懼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香港媒體從業員

媒體這門生意可謂高風險低利潤,廣告要靠大企業、大財團,媒體大亨很多時要依賴其他的收入去賺真錢。在香港,背靠由中宣部管理的大陸媒體市場,又面對中共事事幹預本地事務的形勢,傳媒老板玩著“政治協商”的遊戲以媒體換取政治資本,媒體高層只能依賴專業判斷去抗衡政治壓力,但仍出現《明報》編務董事呂家明到印刷機房改七一遊行頭條的粗暴幹預。前幾天,壹集團黎智英對泛民的捐款,也被六大報章炒成“黑金政治”。

媒體從業員活在恐懼之中,也參與制造抹黑反對力量的恐懼。蔡東豪所講的“抹黑”、“翻舊賬”、“白色恐怖氛圍”就是這恐懼偱環。

每一次我們面對新聞和言論自由的打壓,均​​呼籲同行者直面恐懼,仿佛只能靠個人的修行,從個人心理和道德的層次去處理,當個人無法承受,就只能閉嘴或當逃兵。

蔡東豪的告白,表明自己再也受不了令人窒息的恐懼,結果他選擇離場,令人疑惑的是,為什麽一個人被恐懼壓倒,會連帶整個機構被打跨?如何能有方法分擔個人的恐懼,避免制造恐懼的巨獸透過襲擊關鍵個人,令集體禁聲?

網絡媒體如何走

互聯網釋放了傳播的力量,讓公民能透過小媒體介入社會,抗衡權貴透過主流媒體制造出來的“現實”,讓“其他現實”變得可能。但網絡媒體的經營者往往把精力放在內容,媒體的組織模式要麽借用了商業媒體的架構,由投資者承擔風險,要麽以興趣小組形式DIY,當合作團隊現矛盾又或主要搞手退場,就無法繼續下去。

過去兩年,香港的網絡媒體,在資金的籌集上,開始嘗試由聽眾和讀者支持,但管理經營上,卻缺乏探索。在歐美,有不少媒體組織模式的探索,譬如說以合作社或非牟利的股份公司作為組織模式,設立向公眾問責的董事會作管理者,向讀者招股,以支持編輯部獨立運作。

公開、透明的媒體營理,是最好分擔政治恐懼的方法,因為該媒體並不是一個別人“話事”,而是在持份者監察下營運。

《主場新聞》的突然死亡告訴我們,媒體並不單是科技、內容生產者和讀者聚合,而是一個資訊的生產組織,裏面包含著一組生產關系,要走出主流媒體,就要改變媒體組織。

圖片來源:香港獨立媒體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4814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