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政治

【投書】一首消費人民苦痛的「民主進行曲」

圖 / 陳柏謙

文 / 吳俊奇(台大社會系四年級學生)

2016年5月18日,華光五人案最終審的遊行隊伍遇到準總統蔡英文的就職典禮彩排隊伍,正拿「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我是人,我反核」等抗議標語進行「民主進行曲」的表演。招致社會輿論撻伐後,籌委會活動組長李厚慶當晚出面回應:「我們更是要警惕自己,不要辜負人民的託付,不要忘記人民的苦痛。」而今日(5/19)早上十點,2016工鬥與台灣農村陣線再赴凱道抗議,民進黨被迫取消原節目,但回應仍無新意:「更要新的政府團隊時時警惕自己,民主來自人民的奮鬥,不能漠視人民聲音。」

全無具體態度與政策,僅有政治話術與作秀

在原彩排中出現的議題包括大埔事件、反核、318運動等等。但在這些事件發生至今,我們從來沒見過身為在野的民進黨做出實際支持與作為。比如:源自戒嚴時期的平均地權條例以及以此衍伸的區段徵收、市地重劃與一般徵收,已經導致許多迫遷悲劇,有無要廢除?(沒有,蔡總統還說要加速都市更新創「市場」產值)那大埔遭拆除的住戶是否能原地重建?(未曾表態)還是蔡總統已承諾核一核二要除役?(沒有)或是已有處理核廢的具體政策?(沒有,民進黨於反核遊行上說仍在研究)又或者民進黨曾對是否參與服貿等自由貿易協定具體表態?(不僅未對服貿表態,甚至還加碼開放美豬以爭取加入美國主導的TPP)。

亦即英派政府對於以上議題都未有優於國民黨的具體態度與政策,那到底要我們如何不相信,人民的苦痛被消費為的只是成就蔡總統風光的就職典禮,而不斷重申的「警惕自己」只是一句安撫社會大眾用的作秀之詞?

不應檢討別人卻放過自己,且不該以人民苦痛做慶賀

我們也不難發現,「民主進行曲」中出現的重點標語多是發生在馬政府任內的事件,全無對自身的過去有任何省思。而假若如李組長所說民進黨想要警惕自己勿忘人民的苦痛,那就不應該刻意忘記在綠色執政時期發生的苦痛:

2007年,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出「重大建設,必有犧牲」。2008年樂生院區59%遭到拆除。而後,樂生院區裂縫擴大中,持續處於走山危機。

2001年,時任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總統陳水扁,對貢寮鄉親「非核承諾」跳票,核四復工。

1997年,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都發局長張景森,對於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康樂里事件)「先建(安置住宅)後拆」的承諾跳票,改口「先發建照、再拆遷」。同年2月20日,張景森脫口「老人不搬也會死」。2月26日,康樂里居民翟所祥先生上吊逝世。3月4日,康樂里全數拆除。

我們也要告訴英派政府,還有太多人民的苦痛她必須記得。但就如同五一勞動節並非拿來「慶祝」的,這些重大社會爭議案件也不應該作為「祝賀」新政府上台的表演工具。我們還要告訴英派政府,除了反省馬政府的錯誤,也必須根本地反省民進黨過往的錯誤,不要只拿前人血汗來廣告自己很好;並且同樣重要的,而且蔡總統遲遲未做的,應立即辯明接下來的政策路線。否則,人民將無法區分英派革新究竟與過往馬政府有何差異,就只能繼續走上街頭,「民主進行曲」事件也就成為新政府只懂消費前人功勞與苦痛的證明!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