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23集|桃園航空城開發 國家大發展 居民也能一起變好?

文/楊鵑如

台灣史上最大開發案「桃園航空城」涉及到的範圍、人口、產業發展及國家門面廣泛,開發過程中出現許多迫遷案例,目前民間也提起多個行政訴訟。接下來兩集的《燦爛時光會客室》要跟大家一起討論桃園航空城,一集讓大家了解桃園航空城是什麼?一集邀請受迫遷戶現身說法。

本集先邀請長期關注航空城案的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徐孟平,向大家說明國家在「桃園航空城」開發案所採用的區段徵收手段,恐怕將趕走原居民,以「畫大餅」的方式引進更多人口、產業進駐。

民團發現各政府機關在本案行政程序中,對於開發前後的效益評估不明,不理會當地居民反對意見卻仍強勢通過本案審議,導致人民必須提起行政訴訟自救。徐孟平將告訴大家人民是如何花費心力撐出與政府對話的空間。

開發面積巨大的桃園航空城 區段徵收為人所詬病

「桃園航空城」將達成怎麼樣的發展及目的?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徐孟平說明,「桃園航空城」,起因是國家認為現有桃園國際機場兩條跑道已不敷使用,預計興建第三條跑道,達到增加客運及貨運量,更能帶動引入人口及產業。政府為配合第三條跑道所帶來的經濟開發效益,再擴大進行整體規劃的開發計畫。開發計畫範圍分成交通部民航局所需徵用的機場園區土地,以及桃園市政府負責鄰近地區的土地徵收,都市計畫面積約4,564公頃,其中區段徵收面積為3,148公頃,將影響現居人口3.9萬人、9100多戶。

👉🏽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有許多居民質疑,不需要徵收我家的地也能蓋第三跑道,為什麼一定要我搬走?我明明在這裡有穩定的生活。」徐孟平認為政府將航空城計畫案冠上「國家重大建設」,其整體開發表面上聽起來是好事,可以帶來大家期待的經濟發展,但是有許多居民及民團質疑,為什麼只是要多建一條機場跑道,就要浮濫徵收如此巨大的範圍,致使嚴重影響上萬人。

徐孟平提到,對於政府推動的開發案,人民希望跟這個地方一起變好,但是開發需要耗費龐大經費,政府利用「區段徵收」的「財務自償率」特性,讓政府不需要出太多經費,以較低的代價取得人民的私有土地,造成居民全數遷離後再引進產業或商業區,日後轉賣或承租給財團營利,這也是被大家詬病的地方。他認為區段徵收的開發手段會將原住戶、甚至是在此居住上百年的家族全部遷移,政府不顧人民長期凝結而成的社區,沒有考慮到原居民想要跟這個地方一起變好。

徐孟平說航空城範圍內有很多農地、也是私人土地,政府能用較低價格跟人民徵收農地,未來經過規劃後農地可能變成住宅或產專區等對政府來說比較貴或比較有價值的土地,未來較高價值的土地就能標租、標售等,等於是用低成本方式跟人民徵收土地,再用高獲利方式轉賣、轉租給財團。

「人民能不能換到較貴的土地?要看你原本有多少土地。」徐孟平解釋,實際上沒有「一坪換一坪」,他舉例假設一坪農地的徵收價格是1萬元,某地主有30坪,其徵收補償金是30萬。未來如果某地主要去換建地,經開發後土地價值上升,建地一坪3萬元,某地主原本土地的權利價值30萬 要換一坪3萬住宅區的建地,只能換到10坪。再者同時又有換地門檻,換地有面積限制,假設一次必須要換超過15坪,某地主不能只換10坪,因此某地主不到15坪的權利價值只能換賠償金。徐解釋這就是區徵過程中為什麼有許多小地主被趕出家門的關係,連配地都配不回原來位置。

影響上萬人的開發案 國家評估、公民參與機制有哪些?

如此巨大的開發案,航空城整體計畫的經過何種評估?如何計算達到預期目標呢?徐孟平說原本大家會以為這麼大面積的開發案應該會有更詳細的評估,但是許多政府計畫報告書內容,民間還是看不到開一條機場跑道與浮濫徵收土地之間的關聯性,弔詭的是航空城已經公告實施的都市計畫書說要引進18萬人,但卻未對開發第一期、第二期人口做詳細計算。他說:「政府只要說這是國家重大建設,好像後面的程序就是非過不可,許多評估及居民能否被好好保障的問題,都無法在這過程中很好的被討論。」

關於航空城開發案中,「公民參與」的機制有哪些?徐孟平說航空城分別在2016、2018年辦過兩次聽證會,其他例如都市計畫審議、土徵審議及環評審議,居民雖都可參加,但真正關鍵是人民能不能理解審議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審議中用到的專業用語。

例如都市計畫的邏輯是限制分區使用,若被規劃為產業區或商業區就無法做別種目的使用,若目前住在日後將規劃為產業、商業區的民眾就必須搬離,但是很多居民不能理解規劃為產業區或商業區為何就不能居住,各種審議程序都有類似的專有名詞,許多居民難以理解。而居民用抗爭或在會議上表達反對被徵收等參與方式,通常被官方認為未聚焦問題,不容易被重視。

在公民參與部分,都計、土徵審議等審議方式都是相對較為封閉,官方通常會將陳情民眾簡單分為正、反方,且限制3-5人入場發言,甚至發言時間只有3分鐘等規定,無視有些居民並非純粹支持跟反對,且一般居民難以在3分鐘內完整陳述,加重居民參與的難度。

人民自救!反迫遷提告行政訴訟勝訴

航空城大規模開發引發民怨,國家還是在反彈聲浪中通過各項行政程序,目前正在執行中。民間團體與居民則是共同針對行政瑕疵提出6項行政訴訟,分別是第三跑道環評撤銷訴訟1案、航空城都市計畫訴訟1案及土地徵收訴訟4案。

徐孟平解釋,土地徵收訴訟案因需地機關(民航局及桃市政府)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原告提出訴訟,第三跑道土地徵收部分在4月底宣判居民敗訴,5月已提起上訴。另外機場園區土地徵收案在6月12日宣判9位居民勝訴,被告內政部跟參加人可能再上訴,將待訴訟持續進行。如果土徵案最後得到勝訴判決確定,將能成功撤銷徵收處分,成功使居民留在原地。

居民為了被剔除徵收提告,目前獲得勝訴的好結果,難道不會影響航空城整體規劃?徐孟平說,法院判決明確顯示即便此區原告的居民被剔除徵收也不會對航空城計畫有影響,這也驗證了民間質疑,明明不徵收多餘的地也可以蓋第三跑道,政府徵收的必要性何在?

撤銷環評訴訟 期望政府重視飛安

在撤銷環評處分訴訟案,民團針對第三跑道飛安問題在未釐清的狀況下仍通過環評之處分提出訴訟。徐孟平說明目前第三跑道規劃位置距離臨近沙崙油庫約290公尺,以過往造成死傷嚴重的大園空難來看,距離第三跑道大概是500公尺,環評卻未好好審議其中的風險控管,最後通過第三跑道的環評審議,民間希望藉由行政訴訟撤銷處分。

主持人管中祥提到,政府先決定要進行重大建設,後續才針對第三跑道進行環評審議,但有可能不過關嗎?雖然環評仍有把關跟修正計畫內容的可能性,然而航空城在環評的問題與不足是什麼?

徐孟平說,環評主要功能是檢視開發基地對周邊環境是否有重大影響,理想上希望環評委員把關,但實際層面來看,例如選舉、重大國家建設或政治考量等因素,使得委員能否在現實壓力下做出不同的決定,現實上看來是很無奈的問題。

徐孟平表示,民航局曾就第三跑道環評提出A、B、C三個方案,三方案都能達到目標年客運量,但是在二階環評範疇界定審議時只剩下對周邊環境衝擊最大、跑道容量最大的A方案進入環評審議的評估內容中,B、C方案未能進到環評審議評估,於是也無從得知被剔除的兩項方案有什麼樣的好處及缺失。

 

居民為何堅持提出訴訟?

居民為何堅持提出訴訟?徐孟平說「不甘願」是很重要的點,有辦法啟動這些訴訟就是因為居民願意堅持,覺得前面程序沒有得到合理解釋,希望透過訴訟的方式一邊撤銷處分,一邊尋求跟政府對談和解的空間,讓想留下的居民有辦法留下。

徐孟平參與本案有6年的時間,一路走來看到許多居民工作請假為了上街抗爭反對不合理的徵收,也有許多在家照顧孫子的年長居民在街頭拿起麥克風、面對媒體鏡頭訴說訴求。過程中可看到有些人隨著審議程序的推進陷入絕望,也有一些人非常堅持的挺身而出,「你可能無法想像阿公阿嬤喊著保障居住權、財產權,這些字眼從長輩口中說出時,他們真的對這個案子投入很大的心力。」雖然航空城這樣巨大開發案還是通過了,自己回頭看到堅持抗爭到底的長輩,便希望自己能不能再多做一點,陪他們多走一段。

管中祥則說,台灣政策制定上有很大的問題是專家加上官僚的「專家官僚複合體」,許多開發案充斥著由上而下的官僚專業霸權,人民在行政程序的過程中通常是沒有角色的。但是也看到社會上有很多團體投入、居民願意堅持,透過訴訟的方式得到一點小小的公義與正義,也會讓社會制度有改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