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2023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發布: 全球核電佔比持續下跌 擁核倡議不切實際

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2023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The 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23)於2023年12月6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發佈。由施耐德(Mycle Schneider)帶領來自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南非、英國等七位跨領域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再次提出對於國際核工業最新的現況與趨勢分析,包含全球反應爐機齡、運作、供電及興建資訊,以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all Modular Reactor,SMR)現況 ,與核電對比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在報告發布的同時,杜拜正在舉行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會場中有22個擁核國家提出將在2050年將核電產量增加三倍的「擁核倡議」,對此施耐德表示「從國際核工業過去二十年的表現來看,這是不可能的」,該報告也以數據駁斥這項倡議。

全球核電的裝置容量目前總共370GW,這是耗時70年的發展才有的「成績」,但如今卻要在27年再增加740GW,也就是在未來的27年裡完成270座反應爐,這是過去20年全球核工業建設速度的兩倍。這些建設過程同時涉及技術發展、籌募資金及制定新的核安規範等問題,以現在多國核能發展長期處於延宕或陷入數十年停滯的情況下,要達成目標根本不可能。

全球核電仍持續下跌

報告指出,全球核電在2022年發生十年來最大跌幅,核電在2022年在全球商業總發電量已下降至9.2%,發電量相比2021年下降了4%,這是自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最大的跌幅。截至2023年7月1日全世界共有407座反應爐正在運作,相比前一年又減少了4座,比2002年的高峰的 438 座少了 31 座。

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國家,擁有93座正在運作的反應爐,但其反應爐平均機齡高達42.1歲。2022年美國核能發電佔比下降至18.2%,發電量相較前一年下降0.9%,這是美國核能發電佔比25年來的新低點,此狀況也符合全球核能逐年下滑趨勢。

法國的核能發電量在2022年下降至1990年的水準以下,相比於2010年法國核能發電量下降了129TWh(十億度),這遠高於同時期德國為了淘汰核電所減少的100TWh核電發電量。2022年仰賴核電的法國因為異常高溫及老舊核電廠故障,迫使法國核電廠許多機組停機,也使法國成為電力淨進口國,需要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電力。截至2023年7月1日,法國電力公司(EDF)虧損高達700億美元,面臨破產危機。

在2003年至2022年的20年間,全球共計有99座反應爐併聯電網,於此同時也有105座反應爐遭到關閉。其中上述99座中有49座來自中國,中國以外地區淨減少55座反應爐,核能發電裝置容量減少24GW。

截至2023年7月,中國興建中的反應爐數量達到23座,全球最多,但俄國仍主導全球核電市場,有 24 座反應爐正在興建,其中 19 座位於其他 7 個國家,包括在中國有4座。

在建設進度方面,全球正在興建的58個反應爐有24座遭遇延宕,其中9個計畫的延誤次數增加,另有1個計畫則於過去1年中首次出現延誤。2022年初時預計該年將有16座反應爐併網,不過最終僅有7座機組併網。

福島核災仍是進行式

《福島現狀》專章仍在高度關注福島核災後續,目前福島核電廠1號和2號機組的燃料棒清除工作將延宕到2027年,並且不會在2031年前完成。備受爭議的130萬噸核廢水排入海洋已於2023年8月開始排放,整個排放計畫需耗時30年。目前仍有27,000名福島縣原居民以疏散者的身分生活。

美國SMR計畫成本飆升,導致計畫被終止

2023年全球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沒有任何重大進展,在歐美國家沒有任何正在興建的SMR,更沒有任何SMR的設計獲得施工認證。

號稱進度最為領先的美國NuScale公司所設計的SMR計畫因為成本飆升75%,在2023年11月終止在猶他州的SMR建設計畫。

報告更直言:「所有 SMR 計畫都是利用大量公共資金開發。何以政府卻執意投資在商業上注定失敗的技術,令人深感困惑?」

《核電經濟與金融》專章

今年作者於報告中新增《核電經濟與金融》專章,指出核電正在面臨來自其他發電技術的競爭與壓力。

報告指出,預計到了2030年美國地方州政府浥注核能發電的補貼將超過150億美元,同時美國聯邦政府也在2024年至2032年提供給核電廠 15 美元/MWh(千度)的補貼。

根據美國拉扎德銀行所作的均化能源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分析顯示,2022年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的LCOE為 45-130 美元/MWh,遠低於核能發電的 180 美元/MWh。同時核電的成本幾乎是陸域風機的4倍,再再顯示核能若不靠補貼無法繼續發展,但擁核國家一再忽視核電的成本及缺點。

在2022年,挹注於非水力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投資金額達到創紀錄的4,950億美元,投資金額相比前一年增加35%,此金額為投資興建全球核電廠經費的14倍。在2022年僅是風力發電和太陽光電的發電量就比核電廠多 28%,達到全球商業總發電量佔比的11.7%,而核電的全球佔比則縮減至 9.2%。

核電增長不切實際,未來屬於再生能源

《2023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回顧過去全球核工業的發展紀錄,若要以部分擁核國家在COP28提出的2050年核電增長三倍的「擁核倡議」來看,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另一方面,在COP28的會場有超過120個國家簽署「再生能源倡議」,目標在2030年將全球再生能源產能提高至目前的3倍,該倡議顯現要朝向2050年的淨零目標過程中,多數國家仍選擇發展再生能源為主,也認為讓再生能源增長3倍是可行的,證明比起讓發展核能3倍,再生能源發展更為迅速、安全且沒有核廢料。

在全球核電商業總發電量下降至9.2%的現況下,要朝向2050年淨零目標不應再回頭擁抱核電,但本次COP28會議在壟罩在核工業及化石燃料業等惡勢力強力影響下,刻意不談淘汰化石燃料及提出擁核倡議,恐繼續浪費寶貴的時間與資源,拖延全球真正邁向能源轉型的進程。

連結附件:《2023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