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擴充公共托育+修法實施彈性育嬰假+留住女性員工」 挺青年世代做自己、做員工、做爸媽

文/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

原標題:托盟建議新政府必做的關鍵政策:「擴充公共托育+修法實施彈性育嬰假+留住女性員工」挺青年世代做自己、做員工、做爸媽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說明,台灣面臨生育率、女性勞參率雙低困境,跨國研究證實,驅動生育行為的關鍵因素是「促進工作與家庭結合,避免女性因育兒而受到懲罰,並促進男性育兒」。他呼籲新政府應以「平衡工作與家庭」的政策挺青年世代做自己、做員工、做爸媽,一來擴充公共托育服務,支持女性就業不中斷,包括以中央預算擴增公共化幼兒園,翻轉公私比至七比三;中央應統籌修訂並落實居家托育「訪視指引」及「業務處理原則」,明訂中央、地方、居托中心角色功能,共同排除托育危機。二來修法實施彈性育嬰假,將育兒家長續留職場,更支持男性育兒。他以德國為典範,呼籲政府應研議辦法促使企業將30-64歲女性員工留在職場,目標四年內40-44歲、45-49歲女性勞參率比照德國水準,分別拉抬至84.5%、86%,50歲以後各年齡勞參率則各增加10.1%。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強調,國際經驗證實女性就業率高,生育率才會高,女性擁有經濟自主才會願意生育。台灣25-29歲女性就業達高峰,但進入婚育階段就一路下滑,台大經濟系佳作論文發現,女性早退的主因是阿嬤帶孫,他批評這是非常錯誤的政策結果。他說明德國過去是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保守社會,前總理梅克爾於2007年起向瑞典借鏡,大刀闊斧改革實施一系列新家庭政策,包括公共托育、彈性育嬰假,成功終結低生育率,尤其看到德國60-64歲女性就業率高達60.9%,反觀台灣只剩下26.5%,流失大量成熟優質的女性勞動力,導致嚴重的國力差距。他呼籲,新政府應撐住40-49歲的女性勞參率,並達到德國的高原期,兩性才能在重要決策位置上公平競爭。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陳惠菁點出,賴清德準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推動準公共政策,實際上是濫用公共化名義的現金補助政策,從全國教保資訊網2018至2023年的裁罰資料顯示六都準公幼違規率近34%,包括進用未具教保人員資格者、超收、師生比不符、巧立名目收費等;工會也彙整準公共園所苛扣教保人員薪資的各種樣態,包括薪資回捐、年資歸零、取消全勤年終獎金、勞健保低薪高報等。他說明,幼兒園若持續懸殊的公私比三比七,托育政策只會持續受制於私立業者,他呼籲政府應大量擴充公共化托育服務,訂出準公共化政策的退場時間,切勿再以假的公共化虛應人民。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組長李庭欣說明,基金會承接7處居托中心,1-4月平均每月每中心有57件找保母的登記案,但2022到2023年間,保母淨流失高達351人,家長亟需保母也需要政府確保托育安全。他呼籲,為了讓訪員依訪視指引執行訪視輔導工作,中央應明定中心業務權責,排除縣市政府交辦的臨時事項,中央也應支應居托中心的業務費跟人事費,支持中心成為家長的靠山。為因應保母退休潮,政府應於四年內招募12,000名新血保母,才能回應家長需求。最後他期許新任賴清德總統與執政團隊,真的能讓台灣成為,可以放心結婚,悠然度日的好地方。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黃聰智呼籲,新政府應扮演育兒家庭的神隊友,支持Z世代年輕人平衡工作與家庭,無憂無慮雙薪養育。但現況是公托量極為不足,他認為未來都更應設有容積率獎勵,讓公托社區化;三歲要進幼幼班也不容易,政府應該持續擴充,才能支持家長就近送托。最後他肯定彈性育嬰假是極佳的政策,支持男女都育兒,讓年幼時期的孩子享有雙親的陪伴。政府落實前述政策才能拉抬國家生育率、消彌少子女化國安危機,更能解決缺工問題。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30年前育有三歲以下子女的女性,有一半的人在職場,現在則是七、八成,小孩就交給阿嬤照顧,但隔代教養並非美好的圖像。台師大隔代教養研究引用中研院統計指出,台灣阿嬤顧孫的時間越長,阿嬤越憂鬱,尤其小孩2-3歲的發展變化非常大,家外送托更能回應孩子體能、刺激與社交活動的需求。這也反映台灣2-3歲家外送托率近年來翻倍成長,對此,政府應持續擴充公共托育服務量能。最後他釐清,國發會往往引用勞動部育嬰假復職率說明政策效果,但細看統計對象並不包括「有資格請育嬰假但從來沒請的人」,他批評這根本是套套邏輯,員工評估老闆友善、請了後可重返職場,才敢請,他呼籲政府應該對不敢請、或現行制度不符需求的對象進一步調查。

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點出,女性勞動者是支撐台灣發展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最容易受到家庭需求犧牲的群體。台灣高等教育普及,女性勞參率高達九成,但進到婚育階段就業就成斷崖式下滑,流失優秀女性勞動力,對個人、國家都是遺憾。國際勞工公約清楚說明,家庭責任不應該成為員工離開職場的理由,對此國家應該積極擴充居家保母托育、實施滿足勞動者需求的彈性育嬰假,支持女性就業。他強調,托育不能再用落後、傳統的市場機制,交由個別家庭自行解決;公共建設也不再是造橋鋪路,應包括投資健全公共托育設施,這是兒童福利、青年政策、更是勞動政策,唯有滿足人民,尤其是女性職場生涯跟家庭照顧的需求,國家才能永續發展。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