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勞保年金能否有基本保障,國定假日能否增加」桃市產總兩問何佩珊部長

文/桃園市產業總工會

今天是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首次以部長身分到立法院進行勞動部業務報告並備質詢的日子,針對何佩珊部長,桃市產總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

一、能否保證勞保年金能有基本保障,而不只是不會倒而已?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表示:「只要政府在,勞保絕對不會倒」。然而,如今勞保年金的核心問題,不只是在財務,更是在基層勞工退休保障不足。

勞保即便透過政府撥補等措施不會倒,但不代表勞保年金給付在接下來絕對會發生的改革中,能提供基層勞工足夠的退休保障,依據勞動部勞保局112年勞保老年年金給付統計,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國174萬領取勞保年金的退休勞工中,平均給付金額是18,824元,有破百萬人(1,000,378人、57.4%)每月勞保年金低於2萬,其中,領取勞保年金的女性退休勞工,平均更是只有17,740元。

若依照主計總處「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統計,111年全國總平均便達24,574元,台北市更是高達33,730元。我國勞保年金以目前給付水平,就顯以無法負擔勞工退休生活的平均支出,更何況,即便勞保不倒,但未來若依照政府先前「多繳、少領、延後退」的修改方向,給付恐怕還要再降低,若以平均4萬元 X 1.55% X 30年年資試算,依照現制,勞工每月仍可領到18,600元年金,然而若勞保年金如今1.55%的公式降回1.3%,同樣平均4萬和30年年資,便只能月領15,600元,降幅高達16.1%。

綜上所述,桃市產總想請問何佩珊部長,能否不再只是說「勞保不會倒」,而是正面回答,勞保不倒但要改成怎樣的問題,請何佩珊部長面對台灣勞工退休保障制度的根本問題,也就是保障是否足以維持勞工退休生活所需?勞保年金即便修改,能否維持勞工退休生活基本保障,這才是勞保改革中勞工最關心也最關鍵的問題。

二、國定假日能否增加

依據我國主計總處「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中,各年度每月總工時之統計資料,我國在2015年平均每月總工時為175.4小時,及年總工時2104.8小時,2023年平均每月總工時為168.3小時,及年總工時2019.6小時。

也就是說,在蔡英文總統8年任內,在「一例一休」和刪減七天國定假日,再加上賴清德行政院長任內二修勞基法開放彈性後,每月總工時僅減少7.1小時,年總工時減少85.2小時,等於每個月的工時減少還不到1天。

同時,依照勞動部「2022年國際勞動統計」資料,我國「受僱者平均每年工時」仍高居OECD國家第6名,僅低於哥倫比亞、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和智利,高過日本和南韓。同時,依照上述資料,我國從2015年至2022年間,年度總工時減少96小時,同時期南韓年度總工時卻減少154小時,顯見我國年度總工時之降幅,仍有進度之空間。最後,參照我國勞工目前國定假日,僅有12天,然日本則有16天,南韓則有15天。

因此,綜上所述,桃市產總想請問何佩珊部長,是否支持我國年度總工時應該要持續下降?是否同意我國應增加國定假日?以推進我國降低年度總工時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