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 台北2025跨年舞台工殤—拉外·阿利克案 台北市政府觀傳局首次召開協調會

文/工傷協會

• 地點: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六樓會議室
• 時間:民國114年5月16日(星期五)AM10~12

協商會議於台北市勞動局萬華辦公室舉行,由觀光傳播局蕭副局長主持。出席者包括原住民族委員會代表、勞動局(勞檢處)代表,以及承包商 TVBS 和下包商必應、星船、享受等公司代表。此外,家屬成員包括哥哥、爸爸、媽媽、表弟,並有工傷協會理事長李竣凱、秘書長利梅菊、專員賀光卍、專員劉念雲,基隆市原住民族互助協會理事長拔耐·茹妮老王,以及法律扶助基金會林永頌律師等與會。

會議過程摘要:

會議開始時,工傷協會代表針對本次會議安排表達不滿,並對主持人蕭副局長未有歉意表示強烈抗議。議題討論順序依次為:「原民勞工職災預防」、「工殤碑設立」,最後進行「家屬照顧方案」的討論。由於各方立場不同,初期討論氣氛緊張,家屬代表高嘉澤更強調:「我們就要這樣談!」,促使主持人態度軟化。

議題一:原住民勞工職災預防

工傷協會代表提出,希望台北市政府專案開辦「原住民優先班」,加強輔導與職業安全教育,並將高風險產業納入職安教育範疇,如廣告業等。

原民互助協會理事長則建議:為鼓勵原住民勞工參與安全課程,應提供一日工資補償。此外,施工時應優先使用高空作業車,以降低攀爬風險。並希望原民會推動職安政策,如聘雇原住民工傷勞工參與職業安全檢查等。

勞動局代表對此回應:同意增加非營造業的職安教育訓練班,時數三小時,其他提案則帶回討論。
原民會代表:帶回討論。

議題二:工殤碑設立

家屬代表與工傷協會要求台北市政府門口設立工殤碑,紀念職災勞工。

勞動局代表最初表示「台北市政府未曾設立工殤碑」,但工傷協會代表提出反駁,指出現有工殤紀念碑,如台北捷運、台北 101 工殤碑等,並要求勞動局重新審視政策。

主持人蕭副局長因此表示:「此議題將帶回討論」。

工傷協會進一步指出,前勞動局長蘇盈貴於 2007 年曾在承德勞動文化園區設立外籍勞工工殤碑,並建議原民會考慮於自身管轄場域設立原民工殤碑。

原民會代表:帶回討論。

議題三:家屬照顧方案

TVBS 代表表示,目前不清楚工程保險賠償金額,擬提供 800 萬和解金。

林永頌律師則強調,依職安法與職保法,台北市政府觀傳局亦屬事業單位,應負相應責任,不能僅由 TVBS 承擔賠償責任。

工傷協會代表提議,觀傳局已暫停支付 TVBS 800 萬契約金,是否可考慮將該金額作為家屬補償款項。

主持人蕭副局長回應:「此提案需帶回討論,擇期再議。」 工傷協會代表則要求,下次由局長親自主持會議,並要求 TVBS 負起社會企業責任。因勞檢報告顯示 TVBS 未依法建立職安管理系統,應重新提出具體的家屬照顧方案,並提出具建設性的職災預防措施與工殤紀念碑計畫。

會議結論與家屬感受

下次會議暫定於 6 月 5 日或 6 日上午舉行。 家屬代表強調,本次協商並非單純「索取金錢」,而是為了爭取公平正義與職災預防,避免未來再有受害勞工。

家屬母親更表示,希望官員展現誠意,提出真誠可行的方案,而非僅以金錢賠償敷衍了事。

最後,家屬代表認為台北市觀傳局未充分反省,未展現責任感,期盼在下次會議中,政府能以有擔當的態度,回應訴求,提供家屬平靜且有尊嚴的生活照顧,並落實職災預防,履行政府基本職責。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