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教育

【投書】校園體罰真能導正「偏差行為」?

圖 / Kristine Kristan

文 / 賴彥丞(大學新鮮人,現任家教)

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在臉書上公布警政署統計之兒童犯罪紀錄,反駁「零體罰初屁孩」的論點,引發網路一陣熱議。

實際上,自校園零體罰政策(Policy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於2006年正式立法以來,該政策總是引起部分懷有「不打不成器」觀念之家長與老師的疑慮,質疑這樣是否會讓兒童、青少年更加叛逆、偏差,就如同王議員所言:「不能打不能罵!現在的孩子才那麼壞!」、「零體罰不能管教,孩子越來越暴力!」這是許多大人最愛說的話,很多大人總認為「一代不如一代」。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根據警政署資料,1995年兒童少年犯罪的總人數為29,397人,占所有犯罪嫌疑人的22%,同樣的數字,到了2014年兒童少年犯罪比例只剩下4.3%,就算把少子化的因素納入考量,下降的幅度還是相當驚人。而依據統計結果,在政府推動零體罰政策後,兒童的犯罪率雖然有輕微上升(但案件數極低),但國中、高中生犯罪率大幅下降,18~24歲青少年的犯罪率則小幅下降,在此同時成年人犯罪率則是大幅上升。這顯然與「零體罰造成學生更叛逆、更偏差」的論點相悖,反倒是大人自己做了最壞示範。

再者,體罰真能帶來所預期的導正效果嗎?學生經歷體罰後改變原本偏差行為,實際上很大比例並非發自內心,而是「怕被打」、「怕痛」,顯示體罰不能教導學生學習與反思的過程。如同《論語》中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旨為政者如果用刑罰去規範人民,人民不犯罪只是因畏懼刑罰罷了,內心並不知羞恥;如果用道德感化開導,使人民知道自己錯在何處,進而產生羞恥心,更能引導人民向善。

此外,最近有份發表在國外〈家庭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報告就指出,體罰只會帶來負面影響,完全無法起到教育的作用。該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伊莉莎白.葛秀芙(Elizabeth Gershoff)博士所主持,其和密西根大學社工系的學者合作,回顧過去五十年來和體罰(研究中所界定的體罰主要為打四肢或屁股)有關的文獻,檢驗體罰能否發揮教育功效。然而,經由整合分系卻發現,經常遭遇體罰的孩子,日後往往有許多偏差傾向:一、脾氣變暴躁,出現許多暴力、破壞等反社會行為。二、罹患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等的風險提高,心理健康不良。三、與父母間親子關係惡化,極度缺乏信任感。四、沒有自信心,行事易偏向退縮、逃避。五、專注力、記憶力、訊息處理等認知能力較差,學業表現不理想。六、未來為人父母,習慣以體罰方式對待子女。

總而言之,校園體罰並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偏差言行,反而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不良影響。況且,如果一個老師沒有體罰就不知道怎麼教導學生,恐怕該轉換跑道,因為他真的不適任「教育」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