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外稿

有關於《十年》:所謂不想見到的將來

圖 / 《十年》電影劇照

文 / Kristine Chan

《十年》即將在台灣上映,不少台灣朋友都很期待這套「熱爆全港」的片子,今天更在公視有鐵志及香港導演們的討論。

有關於這部片子,我那時在香港也有入電影院及街頭看過。雖然電影得到港人共嗚,但我個人沒有很投入到熱潮當中。電影在社會中有它的脈絡,在香港現時焦慮不安的環境中,它是跟恐懼情緒共舞--中共背後策畫社會矛盾、官方禁止講廣東話、有少年軍執行私法、爭抗無效……但它將會有多真實?我不知道。只道它是個很迫切、很可以想像的思想實驗,想像未來的香港,跟觀眾一同看《自焚者》哭一回,感受那絕望的氣氛。但步出電影院的一刻,卻會有意識知道這部電影並不是為了有個嚴謹的政治討論及確實的政治判斷

必須再次說明的是,我不是反對抗爭、反對港獨。台獨跟港獨非常不一樣。台灣是個主權獨立、有民主政府的國家,但香港不一樣,我們的政府是中共傀儡、是政治代理人,我們在政制、政策、經濟等方面都無法自主決定。所謂行政主導,意思是立法會無提法案的權力,亦因此無法經民主程序製定良好本土政策。

如果你問我是否支持港獨,我必然是如此答你:香港支持民主的人基本上是一定反對中共的,也支持高度自治、甚至獨立,但是我們不會直接說支持港獨。因為在香港,由於社會矛盾及歷史因素,港人一直自視比大陸人優越;近年來亦有一些抗爭是以反中、歧視新移民(中國新娘)、趕走大陸觀光客為主的。說主張港獨彷彿也是肯認了這種態度,港獨是個package。

社運圈的政治主張的另一流行說法是自決、命運自主;都是從雨傘運動之後開始的-希望香港人自立,建立社區網絡、民主制度,甚至是在國際法中爭取同儕認同,繼而公投決定自己前途。另外,也有不少人也寄望「支爆」來臨,即是中國經濟崩潰,民不聊生而發生內亂,來等待香港狀況有轉機。本質上,港獨主張跟自決主張無異,都是一些比較長遠、抽象的政治主張。一如台獨一樣,不是很多人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再者,在政治冷感的香港,飽受貧富懸殊、金融產業主導、發展至上等困擾的人們大多數依然不太在意;如果有錢,或許會考慮移民「西方文明國家」。

「如果可以,都希望不需要港獨。」「港獨只是手段,說明香港人的思想不自由。」電影的導演如此說道。不也是很吊詭嗎?但這正正反映了這一代人的心態。一來,港獨是手段,它是為了維持香港的現狀,一如九七年香港回歸時的心態。同時他反映香港政治討論跌跌碰碰,沒有國家的概念,港獨所指的甚至可能是空洞的;也沒有實質的計畫-如何做?什麼時候?二來,在港獨面前,其他問題都彷彿不太重要。香港真的只有政治問題嗎?敵人只是中共嗎?又例如,普教中(用普通話而非粵語教授中文)到底是文化侵略,還是拜金與競爭所致,or both?

當然,歷史是充滿著偶然,也有個人的能動性。年輕一代是如此焦慮、如此渴望改變,同時期望可以有安穩的生活。求變也僅是如此。以上只是總結了過去三四年間的一部份的討論,也並非沒有爭議的。港獨、本土、反中,也是這幾年台灣朋友比較常討論香港政治的介入點。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曾經是被瘋轉,香港台灣之間常常因一時熱情有奇怪投射,但同時因為命運共同體的關係愈走愈近。一月大選,不少香港人到小英造勢大會感受民主選舉的氣氛及大型動員的威力;在接下來的九月香港立法會選舉,我們會再次見到香港建制派及反對派的政治角力,但更值得留意的,是溫和泛民、激進泛民及本土派之間的交流。在不斷區分的過程之中,我們更應該期待各派面對現實條件、尋找盟友,或重新發現黨派之中的異同。不斷分裂,似乎只會是離反抗愈來愈遠。

回到《十年》,反覆思考,個人依然推薦吧。講香港故事的電影近年來本來不多,而台港交流愈來愈被需要著。看了,才有共同話題嘛。

以下是公視討論的節錄:

張鐵志:我不覺得香港跟台灣的狀況很相似。台灣是獨立國家,香港是中國一部份吧。香港會愈來愈差,台灣並沒有看到會愈來愈差。
自焚者導演:利用香港獨立作為手段,要討論政制的問題,我們自己要先爭取思想自由。港獨本來是政制問題,但中共放很多標籤進入港獨裡面,是暴力、是不愛國等等。所以想用這片子去討論思想自由的問題,這是魯迅所講的。

導演:香港的問題是我們不能習慣,要將來下一代有民主,就必須爭取。我們都覺得香港前路都不多,青年人主要覺得沒有希望。就正如電影裡面所講,「共產黨如果尊重一國兩制,尊重香港人的想法,根本不會有港獨的想法。」

張鐵志:一國兩制本來是不可能的,權威的中國是無可能容許香港的民主,本身是有矛盾。基本法也是問題多多的。香港人是要重新思考香港的命運。

延伸閱讀:

徘徊於美學和政治之間的《十年》
失去想像力的《十年》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