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教室外的公民課

解開母性,還女性自主

圖/Robin Gheysels(依CC授權方式使用)

文/陳恕慧(台南女中公民教師)

母性(Maternal instinct)在英文定義:「母親的自然反應,在與他孩子互動時的獨有方式」[1];教育部國語辭典定義:「母親愛護子女的本能」。兩者的定義都未能明確說明母性表現的內涵,但他們都指出「母性,是源於母親」、「母性,是本能天性」,這表示母性是人類源於動物本能,且和生育密切關聯。若以「母性」為關鍵字搜尋圖片,我們會看到,一名母親用慈愛關懷的眼神看著她懷裡的寶寶,或是狗媽媽望著牠胸前小小軟軟的寶寶,這些圖片充滿愛與溫馨的暗示。

若用「母性」一詞搜尋相關的科學研究,我們會找到日本NHK做的實驗,讓十位媽媽在布簾後僅從哭聲辨識出自己的寶寶,媽媽們都成功的達成任務,科學家說女性在懷孕生產後,大腦會產生變化,處理記憶和與驅動情感反應(如害怕、焦慮、侵略等等)的杏仁核神經元活動會增加,增加的原因部分受到懷孕生產分泌的賀爾蒙影響,部分與照顧嬰兒有關,當母親看或聽到自己的嬰兒,或與嬰兒依偎或哺乳時,賀爾蒙也會增加。這說明了為什麼實驗中的十位媽媽都可以順利地找到自己的嬰兒。

然後醫生也引用了國外研究說女性在懷孕後負責認知、社交的大腦皮質會「體積減少」,處理嬰兒反應的大腦區域會增加,這些變化會讓母親對新生嬰兒的反應更加敏感。雖不是所有母親都有類似情況,但能說明母愛大爆發是源於大腦變化,和懷孕生產有關,醫生說母性是內建的,母親的腦部變化越大,與嬰兒的依附關係越好。

這些關於「母性」的研究,連結了女性的生殖功能與人格特質,女性因為具有孕育孩子的生殖能力,所以具備獨有的養育能力。這麼從生物特性來解釋個人特質的說法,在2018年的今天還有市場,真是讓人不敢置信。但其實也不用那麼訝異,我們社會給予的性別素養,仍停留在法律正確的階段,「我不歧視女性」,「女人應該要結婚生子,人生才算完整」,在同一個人身上,可以同時找到這兩種衝突的想法。

生殖的重要性是從人類繁衍,維繫人類這個物種永存的角度切入,然生殖對女性的影響甚大,身體外觀與賀爾蒙的變化是生理因素,母親的角色則是社會建構的期待。事實上,母性也是社會建構的母親角色,生物界也有很多不會照顧嬰幼兒的母親,但是人類社會並不會用這些例子去描述母性,總是拿犧牲奉獻的生物母動物來比擬母親的慈愛光輝,順便提醒孩子要孝順。

今日性別平權觀念對女性的保障,要使女性不因生理條件差異,而影響其個人發展,例如性別平等教育法和性別工作平等法對生理假與產假的保障。這些生理因素是女性無法摒除的條件,性別平權並非要女性消除這些差異,而是要在社會上建構一個對女性友善的環境,讓女性不因這些差異而影響其個人發展,追根究柢,生育不只是媽媽的事情或是一個家庭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所以這些責任也不應只由母親來承擔。

照顧孩子這件工作亦同。按《性別工作平等法》受僱者任職滿六個月後,於每一子女滿三歲前,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間至該子女滿三歲止。並依《就業保險法》勞工可以向勞保局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申請條件都沒有性別的限制。然根據統計,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件數大概占總件數的一成八,女性則占八成二[2]

申請人性別會有這個大的落差,除了和社會建構的母職、母性外,和家庭經濟結構亦有關聯。因為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是按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六成計算,因此父母中薪資條件較低的人請假,對家裡經濟的影響是比較小的,這表示多半家庭母親的收入是低於父親,這同時也反映出社會中性別的薪資差異。因此照顧家庭幼兒工作就更理所當然地落在母親──女性身上。

如果說母性是賀爾蒙引發的,那父親有可能具有母性嗎?另個科學實驗發現父親雖沒有直接參與生產及哺乳,但透過與玩耍溝通父親的賀爾蒙亦能成長到與母親相當。從此來看,照顧幼兒不僅是「適合母親」也是「適合父親」的工作,只是母親有的是生理條件,父親需要的社會支持,給予他們更多照顧子女的機會。這也是為何挪威與瑞典都有強制父親請育嬰假或更鼓勵父親育嬰的津貼制度。

回頭來看台灣,要解開母性、母職對女性的繩結,恐怕不是制度法規的變革就足夠了,需要的是性別意識的啟蒙,女性與男性都覺察到我們如何共同建構一個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接受「現存的不見得就是合理的」,做出改變。


[1] Maternal instinct, the natural tendency that a mother has to behave or react in a particular way around her child or children. By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2] 資料來源:勞工保險局,106年就業保險實計保險給付–按給付種類及年齡組別、性別分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