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讀

晴耕雨讀 | 重回那個動盪的歲月

圖說:2016年韓國倒朴燭光示威

文、圖 / 楊虔豪

那是二零一六年初,喧囂沸騰的台灣,先後歷經洪仲秋事件、三一八學運青年和反課綱微調等重大事件,輪到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登場,沒想到投票前夕,又發生南韓偶像團體TWICE的台籍成員子瑜,因在電視節目舉起青天白日旗,被迫錄製道歉影像,而引發譁然。當時,我提前回國準備投票,JTBC的李嘉赫記者也被派往台北,要為此做專題報導。

我常駐南韓採訪,在KBS和MBC等兩大公共電視台,當時都被親政府人士所掌控導致報導受箝制的情況下,JTBC已為不少閱聽眾青睞,也是同業的重要資訊來源,連我也都是每晚鎖定。幾年來看著看著,記者群的名字自然都背了下來,包含了主跑社會新聞的李嘉赫記者。

當時很想幫他,卻因當時健康出問題,得反覆來往醫院而作罷,雖然覺得可惜,但我想,反正這圈子也不大,以後一定還有機會。想不到繼台灣後,同年底,換來南韓局勢驟變─崔順實干政案爆發,李嘉赫也成為跑出干政案系列獨家新聞的其中一位明星記者,也是因這連串採訪經歷,催生《那天,在那裡的人們》的誕生;另一個神奇的是,兩年後,我成為這本書的譯者。

翻譯《那天,在那裡的人們》,等同是重新檢閱過去這段時間,我在南韓所採訪、經歷與見證的大小事;如今回想起來,那真是動盪的年代。

我長住在首爾並展開全職記者的生涯中,正好就是朴槿惠總就任,隔年發生世越號船難;而船難發生滿週年,我在首爾市中心的光化門廣場,採訪紀念儀式,首次目睹友民眾舉其標語喊著「朴槿惠下台」,那時還是零零散散的,但往後幾天連串紀念船難的遊行,激烈程度上升,變成警察噴灑水柱、驅散示威群眾的戲碼。

在南韓媒體上,很長一段時間,朴總統頻繁出巡「拚外交」的新聞,佔據主流媒體極大版面,她的穿著與姿態,甚至被拿來讚揚吹捧;就民調機構公布的支持度來看,朴總統聲勢沒以前那麼旺,卻長期維持在三到四成左右的穩定水準,具有相當程度的民意基礎。

但那時在街頭的現場觀察,我感受到另一種氣氛,面對派遣工增加、貧富差距拉大、大企業對中小企業或下游廠商蠻橫欺凌,還有世越號船難中,當局應變不力與真相未能釐清等諸多社會問題,政府不願傾聽另一方聲音並給予回應,而人們上街表達不滿,規模不斷擴大,卻被貼上「左派勢力」、「暴徒」等標籤,這裡有太多怨氣和憤怒,未尋得出口。

這情況就好比放在瓦斯爐上加熱的水壺,水溫隨爐火燒煮而不斷上升,逼近沸騰,壺嘴卻被封死,似乎隨時都可能爆裂開來,但當時的政府,毫未察覺危機正一步步進逼。沒想到,就在她執政的第四年底,「密友」崔順實的行徑曝光,她旗下的兩個神祕基金會,接受南韓各大財閥的巨額捐款,原本青瓦台矢口否認有任何問題,直到記者更取得她的平板電腦,發現朴總統各項施政、演說資料和人事任命,都是經由崔直接打理。

而崔的女兒鄭祐蘿,不僅特權入學梨花女子大學,更是在幾乎未出席課堂,甚至連報告也亂寫的情況下,拿到其他同學還高的成績。這連串醜聞,不僅暴露出朴總統的政治專業能力低落和特權貪腐弊端,更激起南韓民眾的相對剝奪感。二零一六年晚秋,平板電腦一曝光,終於引爆民怨,轉化成一次次要求朴總統下台的燭光示威。

那時在光化門廣場採訪的我,萬萬沒料到,時隔一年,原本只是零散要求總統下台、不成氣候的的示威口號,會擴散成如今鎮徹雲霄的怒吼聲響。在民意施壓下,朴總統先後遭南韓國會與憲法裁判所彈劾下台,讓總統大選提前一年舉行,讓南韓出現第三次政權輪替。

在這動盪年代中引領潮流的,是新聞的力量。在親保守派壟斷南韓報業市場、KBS與MBC兩大公共電視台又受親政府人士主導的情況下,有線的JTBC電視台,從MBC挖腳來善於探詢議題提問與的王牌主持人孫石熙,入主擔任社長級晚間新聞主播,在他坐鎮下,JTBC不畏權勢,開始緊咬政府與財閥各項弊端、為弱勢發聲,並向閱聽眾冷靜分析問題所在。

而早在世越號船難發生時,JTBC就不斷帶出不為人知的家屬心聲,並不斷多面向地分析船難問題所在。船難發生一個月後,駐守在事發現場的各家電視台記者,皆告撤守,只有JTBC沒放棄,持續留下近半年,贏得家屬和閱聽眾的信賴。兩年後,靠著取得崔順實平板電腦,拉下朴槿總統,更是讓JTBC於國際間聲名大噪。

JTBC的成名,不僅是孫石熙社長主導,還有眾多記者日夜窮追不捨挖掘真相,而將新聞「第四權」發揮得淋漓盡致。平板電腦揭發崔順實干政案後,JTBC再次靠李嘉赫記者,在丹麥成功追擊崔順實女兒鄭祐蘿,讓連串特權貪腐醜聞,能有進一步釐清的機會,還給世人公道。明明是「大海撈針」,他卻秉持著「答案就在現場裡」的這個原則,廣泛接觸各種線索,真的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但這當中,也存在社會正義與新聞倫理的衝突爭議,李嘉赫記者自己很清楚,他也從來不避諱去討論這問題─鄭祐蘿在丹麥小鎮被發現而遭收押,而舉報的正是李嘉赫記者。有人認為,此舉並不當,李嘉赫若向警方申報,就該放棄報導這條新聞,若是要報導,就該站在旁觀者的立場,而不應參與或介入其中。

另一方面,也有贊成意見認為,鄭幼蘿牽扯到當時還在調查、而且還有很大部分尚未釐清的干政案與諸多弊端,這攸關國家利益與社會正義,在不詆毀普遍價值的情況下,牴觸到少部分採訪倫理,是可接受的。

李嘉赫曾向我認識的同業提道:「雖然我也還沒對此理出頭緒,但我認為採訪都不會都能得到百分之百的人所支持,而這結果已是我竭盡全力在現場所得出來的…但當聽到其他媒體同業與前輩後輩跟我說:『若是我也會做一樣的事』,我還是稍感欣慰。」

政權輪替後,南北韓關係和緩,並頻繁展開對話。二零一八年九月,第三次的兩韓元首會晤登場,海內外眾家記者,都齊聚於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新聞中心,緊盯峰會轉播並隨時與自家媒體連線報導實況。當我奔走於新聞中心準備錄影時,經過JTBC的位子,李嘉赫記者立刻認出我,起身緊抓住我雙手,戲劇性地大喊:「哇!原來您竟然也在這耶!書翻譯得還好嗎?」

採訪鄭幼蘿特權入學梨大和校內抗爭時,因為總是積極報導,又不斷在螢光幕前露面,而為人熟悉,因此梨大學生都叫他「佳赫摯友」。在東大門新聞中心首次碰面,我也真正見識與體會到為何他會有這綽號。成為跑出大獨家的明星記者後,他絲毫沒任何架子,不論在螢光幕前還是在面前,都洋溢著熱情、親切與友善,似乎也是因為這樣,讓人願意把內心話或內幕一一向他傾訴。

自從得知《那天,在那裡的人們》要在台灣上市後,李嘉赫記者一直很興奮;因為名字太長,他都簡稱為「那本書」,然後休假逛書店時第一件事,就是搜尋「那本書」的分類在哪個地方,然後前去確認書還在不在。

只要見到書還在架子上,他都很開心,立刻發認證照貼在網上;但我想不在的話,也代表書有了新主人,應該也是好事一樁。希望透過此書,讀著們也能感受到作為記者的熱血,挖掘新聞的同時,不僅見證甚至改變歷史,更串聯起我們平常都可能忽略的、那份人與人之間樸實的溫情與感動。

譯者:楊虔豪

一九九零年出生於台灣‧台中市,自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畢業後,二零一三年起長居首爾至今,以駐韓獨立記者及專欄作家身分,活躍於新聞界,並創立個人品牌「韓半島新聞平台」,為多家華文媒體供應南北韓相關報導與評論。

延伸閱讀:《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79集:韓流背後的暗流 韓國公共電視的「共犯們」

 

書名:那天在那裡的人們
作者:李嘉赫
譯者:楊虔豪
出版社:開學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