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清潔隊員頻傳工殤 基層盼以「定時定點收垃圾」改善風險

文/公庫記者許詩愷

去年7月底一名嘉義縣清潔隊員跌落垃圾車殉職,各縣市環保人員工會為此前往環保署陳情,並促成雙方成立職安小組,但將近一年後仍只有共識,未有明顯改善,今(8/14)環保工聯和工殤協會再赴環保署,要求官方不得把垃圾車後站人合法化、推動定時定點收運垃圾、將職安小組升級為職安會議賦予其審議權。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賀光卍強調,光是去年便有6名清潔隊員死亡,若參考環保署統計資料,自2014到2018年間,共689名隊員在工作時受切割傷或擦傷、521人跌傷、480人遇到交通事故,而2001年至今已84人殉職,職災發生率高達2.4%,遠高於其它職業的比例。

而全國環保公務機關總工會理事長蘇嘉源指出,由於清運工作需要不斷上下車,為了確保靈活性和路線需求,殉職隊員中有許多人是從垃圾車後的外掛平台上跌落,這是工會訴求垃圾清運應改成「定時、定點、專區制」的主要原因。

但蘇嘉源透露,工會和環保署組成職業安全衛生交流小組後,前4次會議都對專區制達成共識,以降低隊員、民眾追著垃圾車跑的安全風險;但6月5日交通部和環保署召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77條和85條修正草案會議時,竟放行在車廂外可載人,更將「垃圾車附載人員」合法化,形同默許了垃圾車外掛平台的存在,讓工會十分不滿。

延伸閱讀:嘉義縣清潔隊員因公殉職 工會揭露血汗史籲環保署改善(2018.08.07)

蘇嘉源說明,除了台北市等都會區外,全台各縣市,尤其是鄉鎮地區,垃圾車往往是邊開邊收,隊員不可能一直坐在車上,只好直接在車後加裝站立平台,但站立平台非常危險,即使加裝了護欄也可能因臨停遭後車撞上。台北市環保局企業工會理事長蔣萬金也直言,合法化這些配套措施,對杜絕意外毫無幫助,唯有全面推動定時定點收運,才能讓隊員安心工作。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為此出面,她坦承交通部曾研擬修法,不過經工會反彈後,相關程序已先行暫停,各單位將審慎評估;但賴瑩瑩未進一步提及修法細節及後續安排。至於「職安會議」一事,賴瑩瑩僅表示,過去工會和環保署每三個月進行會談,此管道將保持暢通,固定和各地隊員交流。

「定時定點專區設立將繼續推動,目前已有八縣市開始試辦,不因該項修法而暫停。」賴瑩瑩回應,上述制度較適用於都會區,由於各鄉鎮的年長居民眾多,為了因應長者需求,目前仍無法全數修正隨車收運垃圾的舊例,但「定時定點」和「車後平台加設護欄」兩種方法未衝突,環保署也會以專區制為重要目標,持續推動。

此外,昨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舉辦感恩晚會向全國清潔隊員致敬,並提出高達60億的「好行、好住、好穿、好洗」方案,將增購新制服、汰換車輛和機具、改善清潔站設施等。但工會成員並未完全領情,蔣萬金便質疑,政府雖是好意,但只宴請了各級隊長,根本不理解基層的實際需求。

蘇嘉源則提及,除了公安議題外,由於清潔隊員的主管機關「環境保護處」在1998年精省後廢除,至今20餘年清潔隊員的身份都是各縣市政府自行定義,未有統一標準,少數縣市列為正式隊員,大多則是一年一聘的臨時工,薪資級距也長年凍漲,本俸天花板僅36000元,做滿20年的老員工和菜鳥只差2000元上下,造成人才流失,這些亂象才是基層真正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