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238集:穿越荊棘的風景 從影像中看見國際人權

胡醴云/整理

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7年起,就舉辦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探討在逐漸走向民主化的國際社會中,所面臨的各種人權侵害。今年影展以「穿越荊棘的風景」為題,呈現著要達到美麗風景前,所穿越的各式各樣體制上的「刺」。這次的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到選片人、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王君琦,讓我們一起從選片人的角度,更了解影展選片的邏輯,以及想呈現的議題。

臺灣的影展主要分為兩種,其一較為強調以各式的美學與藝術形式帶給觀眾不同的刺激,另一種則為議題性影展,如女性影展、人權影展等等。王君琦觀察到,過去這兩大類的影展觀眾,大部分不會跨越自己習慣的屬性,常看台北電影節的觀眾比較少去看議題性影展,反之亦然。今年的國際人權影展就邀請到郭敏容、黃皓傑、陳俊蓉這幾位曾參與高雄電影節、金馬影展等,較強調美學、藝術形式的影展選片人,與曾參與過女性影展等議題性影展的王君琦搭配,期望在選片上,讓不同屬性的觀眾也能更有交集跟激盪。

王君琦談到,近年的影展常出現轉型正義這個主題,並且是用「下一代」的角度、「現在」這個時點的生命軸線,來去看過去發生在自己祖父母、父母身上的歷史,去思考上一代作為加害者或受害者的角色,如今年影展的《無主之墓》與《忘,不忘》,就是從個人的小歷史出發,以不同的取徑,去與社會的大歷史辯論、對話,甚至是療傷。

以香港為子題 盼刺激台灣社會反思

「我比較不會說明日香港今日臺灣,而是說這是共時性的發生,很多香港現在發生的事,也存在臺灣現實狀態中。」--王君琦

不只電影內容本身在與社會對話,影展選片的過程、如何呈現議題的再現,也是與觀眾對話的一環。今年的影展,就特別挑選香港作為小子題,在11部片裡佔了3部片,分別為《傘上:遍地開花》、《分域大道》與《自由行》,前兩者為風格與角度迥異的紀錄片,《自由行》則為劇情片。王君琦認為,香港近年在運動中呈現的人民認同問題、對國家的態度、對所處現狀的焦躁,以及在各種運動抗爭中人民與人民間、人民與政府、與領導者間的辯論與矛盾,都能對台灣社會提供刺激,可供反思臺灣的下一步。

《傘上:遍地開花》曾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導演不特別聚焦任何關鍵人物,而是紀錄了「一場運動」,從香港每年的都會舉行的六四紀念活動開始,再談到香港佔中,內容呈現了不同世代運動者的觀念差異、學者與運動者的差異。管中祥形容這部片如「反送中運動的前傳」,讓人更能理解為何現在的反送中運動會有「be water」、「無大台」等口號。

而《分域大道》的視角卻正好相反,導演聚焦紀錄了黃之峰、何韻詩、黃洋達、劉偉德、林淳軒這五位主角,紀錄了他們五人自己怎麼去看這場運動、怎麼去看家庭與未來。導演以劇情片的手法,貼切的紀錄了個人的「內在」如何去影響整場運動。

王君琦表示,現在透過社群網路或媒體,我們常用單一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事情,這次同時選了兩部視角成對比的紀錄片,就是希望觀眾能在觀看之後,也能促成自我的批判性對話。

以詩之美療癒巨大之傷 《無名之墓》道出柬埔寨轉型正義之痛

預告片中,畫面中有一人正落髮為僧,旁白用平靜的語氣,卻說出「我經歷過人所不該經歷之事」這樣強烈的句子。管中祥介紹,《無名之墓》在一開場就呈現沉寂、死寂的氛圍,彷若一個人在絕望之後,開始連結自己的過去跟未來,但電影娓娓道來的卻是非常殘暴的故事,「包括人吃人、包括共產政權底下當地人怎麼去生活。」

某種程度上來說 我已經死了
是的 死去了
我垂下目光一如我十三歲時
我經驗過人所不該經驗之事
我的手腳發黑覆滿塵土
或灰燼滿布
死亡的吹拂有時更像微風

某種程度上來說 我已經死了
我以為自己的重生 並非它的功勞
我以為可以笑得自在
我想要變得無憂無慮 親吻兒時的自己
然而那裏僅剩風中的塵土

放下 究竟需要多少歲月
多少黑夜
多少白晝
多少淚水
多少話語
直到「痛苦」被遺忘前
而再怎麼忖度
重生依然遙遙無期

--摘自《無名之墓》預告片

王君琦也提到,對於習慣看議題式影展的觀眾,可能會對這部電影的形式感到陌生。這部電影從開頭詩意的詞句、詩意的畫面,漸漸帶領觀眾進入當地情境,電影中拍攝了許多跟死亡有關的儀式,「他其實有療癒的效果,帶領觀眾從療癒進入到苦難,進而接觸議題。」經過一番醞釀,最後才讓觀眾看到那所謂「無名的墓」。

回望臺灣社會,歷經國民政府遷台、白色恐怖等,王君琦的家庭也經歷了分居兩岸的永隔,她與母親一同到中國去探訪祖父之墓,也是在一片曠野中的無名墓。「當我們清明節去掃墓看到這個墓是無名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各種政權之下的顛沛流離,連葬禮的儀式都不能存在。」

紀念陳俊志導演 看見被婚姻制度漏接的生命

這次影展中也挑選了陳俊志導演的《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以及緬甸導演金特達拉所拍攝的紀錄片《我就要這樣的我》。

挑選陳俊志導演的作品,王君琦說,一方面是感念他對同志人權的貢獻,另一個是想要提醒臺灣社會,雖然目前已通過可以讓同志結婚的法案,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入婚姻,或想要進入婚姻。而陳俊志導演很早就注意到這樣在婚姻制度之外的生命,並用他的攝影機溫柔紀錄,「所以在這個時間點除了紀念他(陳俊志),是在慶賀婚姻平權通過時,我們永遠都要記得,這個婚姻制度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人。」

緬甸紀錄片《我就要這樣的我》,談的是對同志身分的認同,王君琦強調,雖然這樣的題材在臺灣不算「基進」,但「認同」在緬甸社會中仍對個人帶來很大衝擊,希望透過這樣詩意的異國影像,讓觀眾去看到關於「認同」的糾結,「他不只談壓迫,還談到人怎麼認識自己。」

言論是如何被挑選的? 《網路監護人》談臉書檢舉制度運作

現在大多數人都會使用臉書,也都知道臉書有「檢舉不當言論」的功能,但到底哪些言論可以被留下,在各國都引起不少爭議,例如臺灣先前就有「Free the nipple」運動,許多女性上傳露出乳頭的照片,挑戰社會對女體的規訓界線,卻被認為是「色情」而遭下架。

《網路監護人》就是在紀錄臉書的檢舉制度是如何在運作,運作「檢舉制度」其實已是一種產業,幫臉書決定什麼該存在、什麼該刪掉的人,是菲律賓的一群上班族。電影中記錄到,與全球的許多企業相同,他們也同樣面臨到低薪、高工時問題,而他們雖然有拿到臉書給他們的篩選規則,但規則卻是去脈絡化的。

「所以他們也只能從他們的認知去判斷什麼該留下、什麼該刪掉。」王君琦說,臉書規定不能有裸露跟色情,但裸露跟色情有時是社會批判的工具,但當工作人員不在那個社會批判脈絡時,可能就會只是看到性器官就將照片刪除。

「我們想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自由、民主背後,其實有許多複雜的權力關係跟機制。」從這部紀錄片,甚至到整個影展,王君琦強調,自由民主都是一種建構,而我們要去理解那個建構的過程。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穿越荊棘的風景】

影展時間|9/6(五)-9/8(日)、9/17(二)-9/25(三)
影展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高雄電影館
影展節目單摺頁|https://reurl.cc/pq8E8
免費索票方式| https://reurl.cc/6pdvM
官方網站|https://tihrff.nhrm.gov.tw
臉書訊息|請搜尋Facebook「臺灣國際人權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