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國家祈禱早餐會關乎的是權力,還是信仰?!

圖 / Jim Liestman

文 / 陳文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副研究員)

第二十屆國家祈禱早餐會因同婚爭議而首度婉拒總統與會,在長老教會大動作宣布退出本屆籌備委員會,並不參加此次國家祈禱早餐會。該事件隨即引發社會輿論熱議。有的質疑,「祈禱就祈禱,何必吃如此昂貴的早餐?」,質疑這裡面明顯展示的階級意味。有的引經據典,批評大張旗鼓的公開為國祈禱根本是作給人看,與耶穌要求禱告需進入內室的教導相違。其實,近年來,國家祈禱早餐會引發爭議,不獨台灣如此,美韓皆是,間接曝露了祈禱早餐會,關乎的不是祈禱,也不是吃怎樣的早餐,更是權力!

台灣並不是基督教國家,基督徒總人口數僅只百分之三,成立國家祈禱早餐會,主要是仿傚美國而來,但真正的起因則是受到韓國2000年的國家祈禱早餐會「啟發」。

韓國國家祈禱早餐會始於1966年,主要促成者為基督新教教會牧者。像台灣,韓國教會也是年年舉辦,也都會邀請元首政商名流與會,也同樣受到美國總統祈禱早餐會(U.S. Presidential Prayer Breakfast)的影響。最初推手是Joongon Kim牧師,他在美國求學期間,與籌辦美國總統祈禱早餐會的the Fellowship Foundation,過從甚密,並受其鼓勵在1965年先成立規模較小的、僅國會成員在內的祈禱早餐會試水溫,在隔年進一步號召其他新教領袖共同主辦「總統」祈禱早餐會。這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1976年,方才更名為「國家」祈禱早餐會。

韓國不少歷史學者指責其親政府立場及其背後的金權脈絡,認為教會藉舉辦這樣的大型活動,支持包括朴正熙、全斗煥的軍事戒嚴政府,以獲得政府各種補助與優惠,例如: 同意讓「韓國學園傳道會」(Korea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K. C. C. C.) 取得價值不斐的土地作為教產,或是令新教特定教會及領袖在戒嚴時期輕易得到官方許可,在首爾及其他大城市舉辦大型復興特會,像是被譽為Graham’s Largest ever Crusade,和Explo ‘74’。

不過,最惡名昭彰的還是,在1980年五月光州事件發生後,當年的國家祈禱早餐會不僅有實體聚會,更在全國進行實況轉播。在電視機前,人人目睹了Kyungchik Han牧師,以上帝之名,為全斗煥及其他軍事頭子祝禱,稱許全斗煥「可能是上帝賜給我們國家最偉大的領袖,就像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一樣」!教會此舉遭嚴厲批評是默許政府屠殺,甚或為暴力鎮壓作背書。

教會當然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說辭去自我開脫。比如說,Joongon Kim,Kyungchik Han和Sinmyeong Kang,這些知名的國家祈禱早餐會的牧者們之所以舉辦這樣的活動,都是心心念念「國家福音化」(national evangelization),為了扮演好舊約先知的角色,提醒獨裁者要肩負來自上帝的託付,好讓韓國可以成為「第二個以色列」同「唯一非西方的基督新教國家」。好像只要冠上福音的名義,反無神論的共產政權,教會親美帝,擁護國家安全神話,就都不是什麼要緊事了!

又或者,除了新教之外,天主教和佛教也獲得不少政府的支持,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4年的造訪,以及把佛誕節定為國定假日,還任命了不少駐軍法師。彷彿說自己不是惟一的,其他宗教也同時有雨露均霑,就可以正當化這種遭譏為「彼此搓背」的政教關係!

「彼此搓背」的政教關係,會不會言之太過?恰恰相反,這個生動的譬喻正點出了國家祈禱早餐會目前在美國的實況。2019年美國奈飛(Netflix)串流影音OTT服務公司出資拍攝了一部紀錄片The Family(這是the Fellowship Foundation的匿稱),揭露了籌辦美國國家祈禱早餐會的基督教組織the Fellowship Foundation其實是極保守反同的,而早餐祈禱會現況基本上是「政治白手套」。各國權貴繞過正常外交程序結盟的意味,遠較基督信仰的成份來得重。

甚至,紐約時報宣稱國家祈禱早餐會成了「買票進場」(pay to play)的活動,「年度事件成了國際影響力販售市集,外國顯要,宗教領袖,外交人員及遊說掮客得以近身美國權力圈。」發動軍事政變,成為查德共和國總統的獨裁頭子Idriss Deby就用22萬美金高價,取得「與美國總統直接交談的難得機會」。比起信仰與祈禱,一些檯面下的暗盤交益,大概才是真正讓這些政要趨之若騖的。

令自由派基督徒更加難以接受的,可能是2019年The Family: The Secret Fundamentalism at the Heart of American Power 一書作者所揭露的,the Fellowship Foundation其實是華盛頓最具影響力的保守基督徒組織,他們跟傳統的基督教右派不一樣,有意行事隱匿,以免引起媒體監督。他們大多是福音派,在1935年由牧師Abraham Vereide成立,相信基督教2000多年來認同邊緣人、貧困軟弱者的作法是走錯了路,上帝給了他們特殊啟示,要他們去牧養那些「高官顯要」,那些「大人物」。其國度神學是,藉著得著當權者,便可以進行社會重組,讓基督教的基要信仰得以落實。耶穌,在他們的信仰中,是大有能力的,所以他們信奉強人理想的政治神學,川普恰恰符合他們的期待。國家祈禱早餐會於是成了幌子,不過是讓同樣相信強權政治的同路人得以走後門,躲避政府行政核查的秘密通道。

「通俄門」風暴的俄國女特務Maria Butina就是同基金會搭上線,兩次利用國家祈禱早餐會之便,與the Fellowship Foundation共同決定了哪些俄國參與者可以出席,幫助美國的基本教義派政要可以與俄國普丁派達成某種利益的共謀。後來,她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指控,涉嫌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遭到判刑,去年服刑期滿,遭遣返回莫斯科。

台灣國家祈禱早餐會成立初時,曠野雜誌社的蘇南洲便嚴辭批評,「政教兩棲或搞政治公關、拉黨政關係的事,耶穌當初在曠野受試探時,即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在性命交關之際,耶穌在彼拉多面前,既無意願也不覺需要向執政者表達善意,更不會亂用屬靈藉口,花大錢、擺場面來給執政者起立拍手、恭迎恭送,今日我輩基督徒就不能效法耶穌學點風骨嗎?」

無奈國台語教會牧長當時識見不明,一窩蜂地迷信「外國的和尚會唸經」,去脈絡地移植其他國家基督教會的作法,一來,對美韓國家祈禱早餐會的由來及其背後政教盤根錯節的種種歷史,認識不清,二來,更沒有細查國家祈禱早餐會背後可能隱藏的政治神學與信仰核心價值。

今次因著同婚爭議鬧得沸沸湯湯,長老教會退出籌備會,批評國語教會無心關心中國宗教自由,一干國語教會隨即宣布為了宗教和諧,本屆停止舉辦,或許,對基督徒來說,是一件因禍得福的事情。大家終於可以看清楚,國家祈禱早餐會關乎的不過是權力,哪裡還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