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日本首相岸田轉變核電政策 為何電力公司靜觀其變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日本自民黨「GX(Green Transformation)實行本部」於2022年12月1日提出關於未來核電方向的建議案。內容包括:決定廢爐的機組要建新的替換、研發與建設次世代革新爐,與延長核電運轉期限等。

該建議案基本上延續首相岸田文雄同年8月於同會議的發言。此前各媒體做過民調,結果不一。專家另有評論。

*首相岸田發表新核電政策後,媒體「日經Business」刊載的評論。(來源:官網

日本核電現況

據「走進日本」網站整理(有繁體中文),福島核災以前,日本共有54座核反應爐,全國大約30%的電力來自核能。核災之後到現在,確定報廢的反應爐有21個;達到災後新的安全標準,並經當地政府同意,重啟的僅有10個。

核准重啟的核電機組,因為定期檢查、司法判決等原因,不見得正在運轉。例如2021年3月,茨城縣水戶地方法院命令東海第2核電廠停機。至今有6起司法判決要求核電機組停機(2021年3月前)。司法判決是日本核電廠核准與運轉與否的一大變數。

從近期看,據「走進日本」網站2022年7月下旬更新的資料,當時僅有4個。若以2022年12月22日為時點,查看「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網站,有9個正在運轉。2021年度核電佔日本發電量的比例為6.9%,當時也是10個反應爐。

相對於近年核電發電佔比不到1成的現況,岸田政權在2021年10月發表「第6次能源基本計畫」,希望2030年核電佔比能達20-22%。

這其實不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提出的核電發電佔比目標,例如2018年4月,經濟產業省發表第5次能源基本計畫綱要草案,當時希望的未來核電發電佔比,也是20-22%。

要說明的是,台灣媒體有時會將這類目標報導成日本「重啟核電」或轉換廢核政策。準確地說,2011年福島核災後,民主黨政權2012年9月制定過零核電目標,但時隔不到三月,同年12月,擁核的自民黨奪回政權,並於2014年的第四次能源基本計劃裡載明繼續運用核電。

另一方面,不管是2018年的安倍政權,或是2022年的岸田政權,對於核電發電佔比2成的目標,總有評論抱持疑慮

關於2成的核電佔比,日本哈芬登郵報曾於2018年做過分析,考慮到許多機組已經決定廢除,以及運轉期限40年的限制,以既存機組的數量,除非新設核電或把廢爐換成新的,否則2成的佔比只是不可能的數字。

那麼,2022年提出延長核電發電年限至60年,以及替換廢爐,就有可能達到發電佔比2成了嗎?

就在岸田2022年8月的新核電政策發言後不久,媒體「日經Business」於9月刊載評論「岸田首相表明核電政策轉變,為何電力公司靜觀其變?」指出核電的投資規模已不同以往,「單一電力公司無法負擔。」

還有核安主管機關要求的防恐工程費用也要數百億日圓。(日本的)中國電力公司表示,目前還無法評論岸田首相的發言。

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飯田哲也,接受「經濟Premium」專訪時指出,核災前一個核電機組建設成本是4000億日圓,核災後因為提高安全標準,成本增加到一兆日圓。

除建設成本外,發電成本也是一個問題。岸田首相在8月發表新核電政策後,不少媒體或專家指出,根據經產省在2021年8月的試算,核電每度電發電成本已不若過去便宜。

據當時的試算,2030年時核電起價為每度電11.5日圓以上以上表示沒有明確上限,只有核電發電價格沒有上限),比太陽能貴(每度電8.1~11.9日圓),也比陸上風力(每度電9~17日圓)和LNG火力(每度電10~14日圓)貴。

而在廢爐替換與次世代小型爐的可能性方面,前者一樣要取得居民同意,門檻頗高。至於後者,千葉商科大學名譽教授三橋規弘評論:「目前國外都在研發中,還沒有商轉的例子。」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由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獨家授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轉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