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 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移置非移除有共識,源頭管理遺失的拼圖在陷阱與犬獵

文/台灣動物共生聯盟 TOEC(Taiwan One Ecology Coalition)籌備處

農業部8月23日特定區域遊蕩犬侵擾改善計畫研商會議,為6月6日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自主持的會議後,第一次展開野保團體與動保團體共同參與、對話的會議。特別是位於生態熱區苗栗、南投、台中的第一線動團,提出實務論述,彰顯了保育科學與在地智慧,在台灣民主社會得以兼融並蓄的意義。

在動保司江文全司長的中立主持下,位於生態熱區三縣市動團得以充份發言。儘管會議中對於撲殺、安樂死議題,各方意見不同,野保團體主張熱區「全面禁止餵食」與動團的「漸減式餵食管理」,亦未取得共識,仍是開啟對話、異中求同的開端。以下為本聯盟就「野保團體針對『8月23日特定區域遊蕩犬侵擾改善計畫研商會議』會後聲明」之回應。

一、犬隻移置並非移除,公部門定調共識

感謝江司長和林務署代表官方宣示定調的「移置而非移除」、「遊蕩犬貓並非列入外來種需移除的對象」。諸如「棄養應該入刑責」、「應考慮禁止貓狗進口」、「加強源頭管理」、「沒有假藉安樂死去撲殺」…等,藉由本次會議,取得公部門、野保與動保的共識,重申護石虎也庇護犬貓的思維,避免詞語定義的混淆與誤解。(註1)

二、目前缺乏「妥善管理的公立收容所」,欲安置試辦區移置的遊蕩犬隻,新增符合動物福利的收容場域,顯為必要配套。

動團再次強調:現今,源頭管理才是降低日後遊蕩犬族群增生的關鍵;現有公立收容所擁擠環境,不符合動物福利,部份公立收容所因為收容量能不足而採取異地棄犬問題十分嚴重。現實上,目前缺乏可供安置試辦區移置遊蕩犬隻的「妥善管理的公立收容所」。無論短期安置以待送養或長期收容照料,都勢必規畫新增安置收容的理想場域。

過去部分反對費用用在源頭管理,主張捕捉遊蕩犬隻可安置於「妥善管理的公立收容所」的聲音,忽略了事實上根本缺乏具收容量能與動物福利的安置場所。本次野保團體的會後聲明中表示:「掌握犬隻流向與動物福利,徹底管理源頭並提高收容所運轉能量」,「移置計畫執行期間,每一隻被移置的遊蕩犬的來源、去向與檢驗結果應被如實記載,以作為政策執行成效的證據」、「我們也呼籲農業部及各地方單位應持續提升收容犬隻的動物福利、投入經費與專業執行友善訓練,以提高認養率與締造更佳的收容環境與運作量能,否則試辦區內的遊蕩犬將無處可去。」可看出該聲明朝向務實嚴謹、積極配套的方向思考,這也一直是動團的訴求,本次會議能凝聚此一共識,亦為本聯盟所樂見。

三、計畫草案的前端調查(生態調查與量能盤點)應先予完備且審慎評估

本聯盟重申,有關「草案資料不完備」的質疑仍須考量,草案排定的第一項工作「試辦區域生態調查」:「針對區域內犬隻密度、家戶數、具意願認養人、收容場域、獸醫診療資源與地形地貌進行調查,以盤點試辦計畫需投入之資源。」該報告尚未提出,便欲開始進行誘捕,並不適切。

目前草案前端調查報告尚未提出,且全台許多動團也擔憂:誘捕過程能否符合動物福利的人道捕捉?野保團體的聲明認為「在本計劃之設計必須具有清晰的科學論述,以及論述與政策理想及現實結合的策略。尤其是移置計畫執行間族群規模變動的評估、犬隻分布與移動、犬隻對其它動物與人類的干擾與傷害、犬本身所承受的風險,都應由具動物生態學專業之科學單位執行」,相對於此,也凸顯出在地動團所提「老病殘犬也列入捕捉對象的風險與隱憂」、「突然禁餵將導致的犬隻移動與衍生干擾」,亦與上述野保團體強調的「理想及現實結合」同有更務實的考量,因此在正式執行前,仍需更審慎評估,且執行與監督,都應結合保育科學與一線動團的在地專業。

四、家戶訪查、源頭犬隻屬性區分,避免擾民損及民眾權益

動保團體對於「家戶訪查」,提出「犬隻源頭先查、社區溝通先行、務實人道捕捉、切勿擾民衝突」,應奠基處理各種有主犬的飼養文化脈絡,例如:巡守農地果園的果園犬、工作犬,仿效石虎進入雞舍模式,研擬補助圍籬的可能性。

尤其「家戶訪查」時對於飼主責任的社會溝通,應落實結紮、疫苗、晶片的執行。野保團體聲明中也指出,「強化各種地區與文化背景居民的『飼主責任』概念,例如施打晶片與疫苗、結紮、配掛犬牌、使用合格牽繩,避免自由放養犬與流浪犬混淆。此外我們也建議訪視計畫的執行應釐清各地區民眾養狗之用途與文化背景,以避免衝擊飼主之權益 (如飼犬以巡守農地)。」動團先前之所以一再強調石虎與人居高度共域,且其衝突可能多位果園農園的呼籲,便是希望凸顯犬隻放養與巡守工作有其差異,野保團體上述的聲明顯見已理解雞舍與農園同為衝突因子,繼而願意避免衝擊飼主權益,相信此一理解應有助於後續共識的凝聚。

野保團體「所有子計畫應受適當監管」,「必須在計畫內安置一個管理計畫來監管整理所有工作的執行進程、盤點與評估數據品質並執行有意義的統計、並協調中央與地方,團隊與團隊,以及農業部與社會大眾之間的理解與溝通。」的主張,也與動團強調在前後端配套得宜的前提下,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公私協力、並應建立期中期後的監督機制的立場,並無二致。

五、漸減式餵食管理的務實與必要性

就野保、動保尚未取得共識的餵食管理議題,動團主張:依生態熱區捕捉安置進度,漸減式合理餵食管理,取代全面禁止餵食。有遊蕩犬才有餵食行為,當遊蕩犬數量透過持續人道犬群管理(HDPM)控管後,當然可預期迎來遊蕩犬族群數量逐漸降低的狀態,則其餵食行為自然就隨量而消減。

試辦計畫必須仰賴餵食管理,建立人與犬群互動關聯,才能精確盤點犬群數量,進而延伸進行下一步的人道誘捕、絕育、防疫、植晶片…落實種種源頭管理步驟;更是後續適性分流移置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突然採取全面禁止餵食,只是讓犬隻覓食行為或趨野化,或入侵聚落擾及經濟動物等,讓犬隻行為更難預測,捕捉難度更高。

動團代表顏紘頤律師、楊湛湛律師,也善意提醒工作計畫中,於未立法狀況下,要求村里設巡守隊或志工隊,執行全面禁止餵養,恐將引發龐大民怨,讓第一線執行禁餵令工作人員,曝險於無止盡司法訴訟效應。更遑論,野保團體希冀日後將禁餵令推展至全台其他區域,可預期將引爆對法源基礎的質疑,以上對下的強制手段執行,亦將違背823會議「不擾民」的初衷,引發更多社會對立。

六、試辦區內犬獵問題與山豬吊陷阱等傷害動物甚深,應嚴加管理

動團也指出,以「農損防治」為名的狩獵隊伍,無差別地圍獵野生動物,同時獵犬族群,普遍未結紮、多繁殖,且棄養,成為源頭管理的重大漏失!試辦計畫若緃容這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獵犬不列管,反而抓捕在社區可能相對溫馴的犬隻,可謂本末倒置。無論是山裡的狩獵,或已逼近民居的試獵,對於野生動物和犬貓都危害甚鉅,更令人忽略隱於其後操控的獵者集團,而激化社會仇犬的聲浪。

在地第一線動保專業工作者,歷經長久多年的了解與觀察,或違法或以合法夾帶違法所設置的山豬吊陷阱,搭配獵犬隊伍,所進行野生動物獵捕、宰殺、販售等,確實已建構上下游一條龍產業存在;網路平台上所揭露的猖獗行為常有所聞,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和保育團體不可小覷其危害,尤其是山產野味產業鏈傳播感染人畜共通疾病或變種病毒的極高風險。

今年才過半不久,台灣黑熊已被發現七起因山豬吊陷阱截肢、脫水死亡案例。改良獵具已推行三年,其成效尚無法說服公眾,難以保全野外黑熊皆能全身而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不斷疾呼「陷阱零容忍」,不要讓黑熊陷阱救傷成為日常。犬獵問題和山豬吊等陷阱的泛濫,對標榜科學專業的野保團體而言應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殷切期許野保團體對搜山圍獵和補獸陷阱的危害,能明確要求遏止,以野保專業的力量用以督促公部門勿再漠視此一問題。

關於野保團體所稱「我們仍需要更有效率及友善開放的溝通環境以彌平對立與凝聚共識以攜手合作解決長年未解的問題。」動團深表認同。這段時間,野保與動保的意見相左,但我們希望雙方放下對立成見、加強理性對話溝通,約束鼓動歧視仇恨者。遊蕩犬問題,有其長期源頭管理受到怠忽的複雜狀況,大家都希望藉由此次試辦計畫,務實謀求解決。以尊重在地動團的長年經驗和專業判斷為核心(註2),進行人道犬隻族群管理(HDPM),落實源頭管理,精確盤點移置對象,再以人道社區發展(HCD)降低人犬與其他物種的衝突。同時也期待,長年的人為開發侵逼生態崩壞的局面能有所改善,野生動物的棲地得以再野化,有其適性生存的自然。

最後,我們也感謝每一位關心動物議題、關心台灣民主的朋友,大家都樂見緊繃不已的社會氛圍重新緩和下來,讓務實理性的精神、對生命的關愛、可行的配套對策,重新走回中道。

註1:8月23日「特定區域遊蕩犬侵擾改善計畫研商會議」第3小時20-30分會議內容。
註2:8月23日會議本聯盟所主張,請參見隔日新聞稿內容
註3:斜體字型內文,為野保團體於823會後聲明內容。謹與本文文字略作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