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公庫資料庫)
文/倪國榮(新竹市,自由業)
假如我們期待文化景觀或古蹟一定是曠古幽遠或雄壯拔天,那麼一定大失所望,但我們從鄉愁出發,尋根探索,那麼歷史的血液就在我們心底亮了起來,我們敬愛鄉土與國家,事實上都由此而生。
當拔天大樓一棟棟切斷了天空,切斷了我們望遠,我們又不能靠近那所謂豪宅居,因為都有警衛警視,排斥著我們靠近,於是,很多人都被迫生活在狹小空間了,因為住不起,城市是空間與金錢掠奪的場域,假使們沒有鄉愁與文化,搶了就走,分崩離析的進行,可以預見,所謂家國與鄉土對他們這種異鄉人異邦人是不值一毛錢的,雖然他們也講國語,台語,客語,甚至穿台裝。
在 AI 化的年代,這種傾向已從暗潮洶湧到明目張膽,京華城案就是典型惡例。
如此,我們能不以鄉愁之心,為自己的土地保留了什麼,活化了什麼,讓我們是真台灣人的身影得以敬天愛地呈現?在新竹,一位實業家為怕新竹日治時期第一家百貨公司遭損毀,毅然買下來,活化成「或者新州屋」,有餐廳有展示,更多昔日的刻痕被保留下來,形成歷史沈思的意義,也為該區點亮一座燈塔。
在新北新店,正在進行瑠公圳頭約五百公尺文化景觀的複勘,可知一勘不夠,文化局仍有猶豫者,因在新店捷運附近而已,屬蛋黃地帶,當然建商不願放手,能斷之就斷之,搶掠財富的動機給予不少壓力,在他們看來這些「數株老榕樹、前文山神社淨手台、瑠公圳大樓碑記等景物;與圳頭內引水原址含水閘門與史蹟紀念碑、瑠公抽水站遺構、萬善同歸、台北縣珍貴樹木老樟樹、水岸一條龍民居蔡宅、大坪林圳十二甲支圳過水橋遺構」這些都是點綴,不敢講毫無價值而已。
誠如新北文史學會夏聖禮老師導引介紹時所講的,這些源頭意義保存的文化景觀內涵,蔡家老宅正是故事館,是這些「物」裡面的「人」,而且已到第四代,正成為眼睛與呼吸象徵,使文化景觀不是永遠的靜態。
都更,市地重劃,區段徵收,不停地蓋的大車輾壓而來,塑造一群一群新華富,裂開階級溝通,輕蔑歷史與文化的凝聚力,更形成龐大的政商勾結潛流,這樣的社會環境,是可以真正培養張忠謀這樣遠見的人才嗎?我們的孩子是要為價值奮鬥,還是為短視近利搶了就跑分崩離析的未來呢?
如果新北市文化局能夠登錄此區為文化景觀,重點不是蔡家老宅有官司困擾,而是整個文化景觀的包涵,如果登錄的話,將為台灣各地成立一個範型的活力,因為在蛋黃區還是有人文甦醒的希望,還是有正向價值放射的力量,而如何以免稅邀請民間進來維護的規劃更是可行的,以便有基本的清潔與觀光導覽及戶外教學制度。
台灣是晶片大國,但也可以是有文化的晶片大國!放棄這個善質出發,只不過再為台灣消滅文化景觀與古蹟保留的燈塔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