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權團體播放志麟緬甸廠罷工工人影片說明。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及台緬公民協會今(30)天揭露台商「志麟貿易公司」其在緬甸仰光的Charis工廠傳出疑似長期打壓勞工,緬甸工人控訴因10月底未依約發放獎金,11月6日起引發300人罷工至今,廠方甚至讓緬甸軍警進場威脅鎮壓罷工工人。民團代表早上聯合前往位於承德路上的志麟貿易公司前召開記者會,要求志麟公司應負擔起企業社會責任,停止與獨裁緬甸軍政府合作鎮壓工人。
志麟則發聲明回應,該廠工人罷工前4個月已調薪,且為維護社會和諧與公司合法權益,因此才請求當地政府機關介入調查與處理,公司在緬甸的運作一切依照當地勞動法令。
志麟緬甸廠工人不滿長期打壓 11/6起進行罷工
志麟貿易公司主要生產樹脂或金屬類精緻工藝品,銷路多為歐美等地,其在緬甸仰光設廠的Charis工廠約有500人。勞團及人權團體控訴,工人必須得忍受廠內的高溫環境,還要忍受廠方不合理的管理體制,例如被強制加班以及管理層長期言語上的污辱和騷擾。
工人對外表示發起罷工的主因源於Charis工廠未依照今年7月勞資雙方擬定的合約在10/21支付相關獎金,部分工人決定在10/31晚間靜坐示威並拒絕加班,接著衍生衝突,發生管理者推撞兩名緬甸女性員工,引爆工人怒火。
一位當事人錄影表示,工廠主管擋在他的面前阻攔去向,最後正面往他的胸口推開,讓他失重撞到一旁圍籬鐵絲網,撞擊造成他的右手手肘受傷。工人因此在11/6號召300人以上進行罷工,提出17項訴求,爭取勞權。
緬甸工人表示公司從11/6至今皆沒有合理回應,反而引進軍警進入廠區,要求停止5人以上群聚及罷工行動,並查抄工人身分資訊,進而威脅、鎮壓工人解散。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Kevin表示,在民主台灣所誕生的志麟公司,其上級管理者們到了緬甸,卻與臭名昭著、獨裁的緬甸軍政府一起合作鎮壓工人?志麟貿易公司是由現任董事長高幼芬在1985年創立於台北,90年代移往更便宜的勞動力及原料產地營運,從香港、廣東再到東南亞緬甸設廠,與多數台商經營模式相同。但是這次特別的是,旗下的Charis工廠工人們勇敢團結起來,一起反抗他們所面對的不公管理體制。
台灣民團共同呼籲董事長高幼芬應立即停止與緬甸軍方的合作,要求公司恢復遭解僱的50多名積極參與罷工工人,並回應工人訴求。
說好的獎金沒發?內戰緬甸的工人被迫低薪高工時
臺緬公民協會成員杜可可表示,緬甸目前因內戰問題造成經濟困難,使得當地物價越來越高,工人薪水不漲,工時越來越長,還得面臨外資管理層的歧視與打壓,完全無法讓人接受。
工人提出17項訴求包含每日薪資提高至9,000緬元(約台幣140元)、加班工資支付每小時2,000緬元(約台幣31元)、支付出勤獎金40,000緬元(約台幣622.5元)、支付工人在罷工期間的日薪工資等,另外,工人也要求公司解雇推撞兩名緬甸女工的主管,並恢復兩位女工的工作,停止工作場所的歧視、言語辱罵及任何形式的壓迫行為,最後要簽訂正式合約,與工人達成談判協議後簽署。
台灣人權促進會研究員施逸翔表示,去年2月人權團體就揭發台灣知名製鞋廠商寶成公司仰光廠在軍方協助下打壓工人,台資企業接二連三爆發違反人權價值的作為,甚至人權團體前往東南亞開會時,經常面臨被當地人問說「台資企業怎麼都這麼違反勞動權益」的處境,作為台灣公民感覺非常可恥。
他提到台權會作為台灣跨國企業監察(Taiwa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atch, TTNC)的成員,過去兩年不斷監督台灣經濟部的台灣企業人權行動計畫,也倡議台灣應該要制定企業供應鏈人權調查的相關立法。以工人的證言來看,台商與當地軍警侵害工人團結權,或者是暴力對待、威脅工人,以及被苛扣薪資等情事,都已經涉及嚴重的國際勞工組織「強迫勞動」的指標。而志麟公司銷往歐美的市場,歐美等地都已經有強迫勞動商品相關的規範及制裁,因此民團也將本案向國際勞工組織(ILO)申訴。
施逸翔說,在明顯涉及強迫勞動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只要接受相關事證認定為強迫勞動,可能會讓相關商品無法進到美國市場;歐盟在今年也通過了禁止強迫勞動商品的禁令,民團會持續關注並舉報,很有可能會讓其強迫勞動商品受到相關制裁。
志麟:工人才調薪又罷工不合理 請求當地政府機關介入
志麟公司以聲明稿回應,今年7月經勞動局、工人及資方三方協商並簽訂協議,同意將工資由日薪6800緬元(約台幣106元)調整為7800緬元(約台幣121元),也同意全部和額外福利。當時勞動局公告之日薪為6800元,公司並未違反規定。然而11/6工人無視協議擅自發起罷工,煽動群眾參與,並要求將日薪7800緬元調整至9000緬元(約台幣140元)等條件,資方認為才歷經4個月又鬧事,因此本次不同意無理要求。
聲明指出,上述員工行為已超越正常勞資糾紛範疇,為維護社會和諧與公司的合法權益,公司才請求當地政府機關介入調查與處理。對於罷工過程中稱廠方主管毆打員工,公司認為經勞動機關與警方調取監控錄像核查,屬捏造之事,會提告以維護公司名譽。不過志麟公司董事長高幼芬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公司在緬甸的運作一切依照當地勞動法令,目前雙方已經達成保密協議,公司也已經撤回對帶頭工人的告訴。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吳靜如表示,緬甸Charis工廠面臨因規模小,工人本來申請要成立工會被延遲程序,為了爭取勞權而被公司主管、警方及軍方接連恐嚇威脅,然而全世界政府到處利用廉價勞動力,對於跨國資本對勞工的剝削到底能夠做出什麼保障嗎?
Kevin則認為,台灣推行新南向政策多年,台灣資本家到了像緬甸這樣正面臨動盪及危險的地方,台灣工廠不應該與獨裁勢力同流合汙,而是要與民主勢力站在一起,或者至少在發生問題時,不要求助於獨裁勢力,應給當地工人更合理的對待,讓台灣濟成長的果實也能夠分享給貢獻的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