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的私房間, 教育

《小記者的私房間》12年國教仍舊鞏固名校光環

文/小記者

12年國教主打「免試入學」、「適性揚才」、「就近入學」,在教育部長極力宣揚下,自己做夢都會背。但在基北、台中、高雄等區的「免試入學」得取決於國中會考成績,而「特色招生」更是考試分發,還有許多家長向媒體抱怨,「就近入學」不就近。

發酵成形五十多年的9年國民基本義務教育,被在位者、教改者重新捏揉,延展成12年國民基本教育,然而名校思維與免試精神夾雜一塊,來不及均勻揉合,就急著出爐,味覺來不及重新適應,考生家長難以下嚥,何況買單?

Part 1

12年國教轟轟烈烈,跑新聞的過程中,接觸了非名校不讀的家長考生;也看到了成績中後段,沒把握自己該念哪間學校的孩子。按照教育部初衷,12年國教,在高中階段,這兩類學生還是可以放在同間教室裡一起學習,維持國中小的分班模式。

但教育部的想法,顯然一廂情願。建中、北一女等前幾志願高中,不願名校光環就此消失,極力反對。功課頂尖的孩子,從小目標就是考上第一志願,也無法接受。還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維:讀書是階級流動、翻身的唯一途徑,於是學者也成為反彈聲浪中的一員。

傳統明星高中堅持釋出的免試入學名額少之又少,於是教育部又搞了一套「特色招生」入學。志在明星高中的考生,七月可以再考一次紙筆測驗,完全依照成績做分發。建中、北一女等校,最後還是得以用成績篩選學生,維持完美升學榜單,雖然前提是校方得絞盡腦汁開設特色課程。

名校開設的特色課程,還真的不賴,科學實作、文學賞析、3D列印、西餐禮儀,親自走訪試辦成果展,自己都想重返學生年代,享受眼前的多元教學。這個念頭一起,自己也突然發現矛盾了。

「校長,你們強調貴校特色課程開的豐富有趣,歡迎大家來念,但也是要課業頂尖,才能從特招考試分發進來。功課不好的學生享受不到你們的特色課程呀!」面對疑問,校長尷尬一笑。至於特色課程設備的經費來源從何而來?校長解釋,包含該校還有其他六間高中,都透過「計畫」爭取到教育局補貼。果不其然,這幾間獲得經費補貼的學校,幾乎都是明星高中。

好的資源、師資都集中到了明星高中,學生、家長當然對名校趨之若鶩。如果一般的社區高中也有同樣的經費、同樣的多元課程,各校均質,那何必人人都搶爭前三志願?還有吵得火熱的大學五年五百億,如果各校輪流公平享有,這筆經費也的確有效提高校方整體教學、師資、設備,那何必人人搶爭台大?

教育部想透過12年國教打破名校迷思,但教育資源的分配結構,卻依然鞏固著名校光環,會考制度最後還是成為都會學區的高中入場卷。

Part 2

免試入學公布榜單後,的確發生高中、高職大逆轉,全台高達六成學生選填高職作為第一志願。教育部認為提倡「適性入學」政策奏效,但我卻不斷掛念起,前幾周採訪到的一位國中女孩。

女孩的會考成績的確落在高職,但她的志願表,A校的資訊、商科、美容、時尚全部填進去,接著B校電機、家政、外語也全部填進去。因為志願序規定,高職你選同一間學校、不同科系,不會扣分。為了讓志願序維持在高分,許多選填高職的學生,選校不選系,但資訊和美容八竿子打不著、電機和家政也一點不相干。「你填的這些科系都相差甚遠耶!哪個才是你想念的?」「沒辦法,志願序扣分,我只能亂填。」女孩無奈回答。

照理說,學生念高職,就是想以自己的興趣打造一技之長,但12年國教制度的缺失,反倒害學生擔心志願序扣分落榜,寧可捨去自己的性向。而這高達六成的學生,也多少是和女孩抱持同樣的想法?「考生錄取的技職科系,真的是他要的嗎?」教育部得好好了解,而不是拿統計數字自欺欺人。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