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報

歧視滾蛋(一)摩登銀髮族 活得老活得好

照片取自此處
本文由公庫合作夥伴《街報》提供 文/楊潔

每一個人都會老,你是樂觀正面地看待「老」?還是恐懼擔憂地變老?
我們向50位傳播科系背景、年齡20左右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看看年輕人對於「老年/人」的想像。你也可以來測試看看!

Q1.你覺得哪一項是判斷「老」的重要指標?(不可複選)
A. 年齡劃分:已達退休年齡
B. 社會功能:不再工作賺錢、沒有競爭力
C. 身體變化:身體機能退化、行動緩慢、衰老
D. 心境改變: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E.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結果:大部分同學以身體變化作為判斷老的重要指標,占48%。而年齡劃分與心境改變各占20%,社會功能為10%,其他是2%。

Q2.你覺得什麼年紀才算是「老」?(不可複選)
40歲以上/50歲以上/ 60歲以上/ 70歲以上/ 80歲以上/ 其他:______________

調查結果:大部分同學都認為70歲以上,才算老年(48%)。這與馬來西亞最低法定退休年齡(私人界60歲,政府公務員58歲)的設定有一段落差。再來是60歲以上占28%,40歲以上占8%,50歲與80歲以上分別為4%,其他則為8%。

Q3.你對「老」的想像是什麼?(可複選)
長氣嘮叨 動作慢 含飴弄孫 守舊 智慧 到處遊山玩水
身體病痛 豁達 無依無靠 歷練多 獨居 有自己的時間
交友圈小 等死 無憂無慮 摩登 硬朗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富足享樂 慈祥 孤獨寂寞 福氣 貧窮 時間多沒事做
沒生產力 癡呆 傳承技藝 尊重 食古不化 以老賣老

調查結果:
最多人填寫的選項:身體病痛-33 尊重-31 動作慢-28
最少人填寫的選項:硬朗-3 豁達-2 摩登-1
如果你的選項是藍色多於紫色,說明你對老年的想像是較為負面,反之亦然。

Q4.你怕老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結果:31名怕老,19名不怕老。

 

我們準備好變老了嗎?

先來認識關於「老年/人」幾個關鍵字吧!

0

根據馬來西亞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的人口趨勢資料,隨著出生率的降低與平均壽命的延長,馬來西亞將於2035年邁入高齡國家,60歲以上的人口將於2040年占總人口數的16.3%。然而,政府的老年福利政策準備好了嗎?我們對老年/人的生活規劃的想像又是什麼?

在問卷中,同學回答「怕老」或者對老的負面想像多於正面,不外乎跟這樣的線性關係有關:變老>病痛>失能>需要照護>老人是社會問題,也通常與死亡連結在一起。他們害怕身體出現病痛,容貌變醜有皺紋以後,會被社會、子女嫌棄,也沒辦法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會孤獨寂寞直到死亡。

反觀,不怕老的同學,多以「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作為解釋,但有者也認為老了最好身體要健康。為什麼我們大部分對老年/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身體病痛的形象?這其實跟社會與媒體如何再現「老年/人」有關。

媒體的老人形象,通常都與醫院、養老院、病痛、失智、福利服務有關,無形中加強老人病理化的傾向,也形塑我們對老年的負面刻板印象與偏見——認定某人因為老,所以沒辦法工作、失智又失能,這就是年齡/老年歧視

同時,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廣告,例如:高鈣奶粉、人壽保險、銀杏、抗皺精華露、生髮水,都不斷叮嚀你透過各種方式留住年輕與青春,抵抗歲月不饒人的痕跡。就這樣,我們似乎有了恐慌老年症。老年歧視與恐老症背後反映的是年輕霸權文化,認為年輕才是“本錢”,是王道。

2009年,53歲的英國BBC節目主持人Miriam O’Reilly因無故被30出頭的女主持人撤換,而控告BCC年齡歧視與性別歧視,並於2011年勝訴。她質疑為何與她同齡的男主持能在黃金時段播新聞,而她卻被拉下馬,製作單位還不斷建議她施打肉毒桿菌、雷射美容。這讓她堅持“為皺紋而戰”,而不是“戰勝皺紋”。

另一邊廂,大馬官方網站經常把老弱殘(老人、婦女小孩、殘障)擺在一起,而且老年服務也只提供給“無依無靠、沒有收入”的60歲或以上的老人,這揭示國家的老人福利依然停留在殘補式水準,意即“有生活與身體狀況”的老人才能獲得一些輔助。大部分積極的老人福利例如:老年保險、照護系統、居家看護、醫療服務、稅務減免、福利年金等都未被討論。

在搜尋馬國勞動力資料時,發現59歲以上勞動者資料不被列入,意即在官方已把這批人列為不事生產、被扶養的依賴人口。我國普遍把老人政策設定為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例如:老年人增多會提高社會與醫療成本、降低生產力等問題。這構築並強化了人們對老年的負面印象。

有學者指出造成老人依賴的情景,往往是結構因素促成的。例如強迫退休制度提前讓老人離開工作職場,或者缺乏樂齡設施與空間讓老人從事進修或休閒活動,而社會福利也不斷強化老人需要被照護的印象。國家政府不是只能用福利津貼或殘補式的服務來撫慰老人,更應該積極創造與提供老人機會,並尊重他們的經驗與價值。

 

關於「老年/人」,你所不知道的事(是非題)

有別於上述老年/人較為負面的形象,其實老人也可以有萬般的可能性。現在就來考考你對“老年/人”的觀念是摩登還是落伍!

Q1( )”老年”就好比兒童、青少年、中年等不同階段的生命劃分,是很自然而然的事。
Q2( )退休是工作生涯的結束,養老生涯的開始。老人從工作領域退下來,就沒有生產力。
Q3( )老年/人的關懷與照護,其實不僅是個別家庭的責任,政府更應積極地落實友善的老人政策。
Q4( )老人可以自身組織起來,一起爭取福利與權益,不一定被動地等待政府政策的援助。

 

答案:

Q1:X。在美國,“兒童期”是在19世紀初期被“發現”,“青少年”在19世紀晚期被“創造”,而“老年”的社會認知與制度界定,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產品(Hareven, 1995),意即所謂“老年”的概念,是近這一百多年的事情而已。

Q2:X。許多學者建議銀髮族要從“老有所終”提升進化到“老有所為”,鼓勵高齡/樂齡人士退休後,依然可以繼續服務社會。加拿大曾統計,該國65歲以上的志工,一年貢獻1億6千1百萬個服務時數,相當於20億加幣的產值。

Q3:O。全球面對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許多國家紛紛重新檢視退休制度,例如:調高退休年齡、限制提前退休、取消男女退休年齡差異等,並不斷開發高齡生產力。日本與臺灣郵局公司也善用其網路,開辦老人住家或電話問安、定期代為購買日常用品等支援銀髮族生活服務的新生意。

Q4:O。1970年代,美國麥姬•孔恩(Maggie Kuhn)因在65歲是被長老教會強迫退休,因而成立灰豹組織(Gray Panthers),抱著“老人與婦女是美國最大群未開發與被低估的人力資源”的信念,致力推動安老院改革,消除老年歧視,讓高齡者的生活能與社會主流相連接。

 

更多「社會歧視」相關報導: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