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

「校園不是軍營、學生不是士兵」 學生團體要求教官退出校園

文 / 公庫特約記者 呂晏慈

校園變軍營搞戒嚴?今年2月政大野火陣線在校內張貼228受難者海報,卻被教官強行撕毀,遭批「搞戒嚴」引發爭議,4月7日多個學生異議性組織在教育部前召開記者會,呼籲教官退出校園,落實轉型正義,現場群眾高呼「校園不是軍營、學生不是士兵」口號,而教育部會後發佈新聞稿指,教官現已轉型為校園安全的守護者,也請各界重視大學對軍訓教官進用的自主權。

政大野火陣線、北大翻牆社、東吳難容社、臺大濁水溪社發起「教官退出校園,落實教育正常化」記者會,表示軍人應回歸國防部,並設立「禁止條款」防範黨政軍再次進入校園,也要落實轉型正義,去除校內威權遺緒。

12967299_1149679068405640_6772716067360378298_o

學生受軍人督導 舉世獨步的「教官」制度

所謂軍訓教官,指的是設立在各高中與大專院校的現役軍官,早在北洋政府時期主張「軍國民教育」便已存在。而追溯臺灣歷史,1948年四六事件,大批軍警進入校園,始以言論思想審查管理學生,被視作校園白色恐怖濫觴。其後1950年代教育部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在教學中灌輸反共與「愛國」思想,也以法禁等規定限制學生的日常生活。

《自由中國》雜誌曾刊登〈建立自由教育必須剔除的兩大弊害〉、〈學生時代救國活動的回憶〉等文批評黨化教育,而1980年代後黨外運動繼起,大力批判軍訓教育,呼籲教官退出校園,然而時隔多年無功而返。

社團代表楊子賢表示,軍人在校園中擔任教官,是「舉世獨步,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制度,也是戒嚴時期留下的產物,政大在228前發生教官強行撕毀學生海報的事件,在在凸顯縱使隨著時代遞嬗,教官漸漸轉型輔導角色,仍難除其威權、思想控制的表徵。他補充,希望各校透過校務會議提案,研擬教官退場機制,落實教育正常化。

12983960_1149679051738975_5974321692755789939_o


強制設軍訓室違憲 學生批教部無作為

早在1998年,大法官釋字第450號便明示,《大學法》明定大學強制設置軍訓室,有違憲法保障的大學自治意旨,後來修法改成讓各校自主決定是否設置軍訓室與教官,但楊子賢直言,目前除了玄奘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少數學校,多數的大學絲毫未列退場機制,怒批大專校院不作為,是臺灣教育淪喪的開始。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徐偉群指,各大學以自治的名義,讓教官繼續留在校園,有「校園控制遁入大學自治」之虞,而教官有可能以生活輔導之名、行思想控制之實,呼籲教育部應積極立法,討論退場機制,讓民主在校園深根。 立法委員高潞.以用亦提到,「整個教官的體制,就是用威權的方式去鎮壓學生的抗爭」,箝制言論自由,因此要讓《大學法》施行細則第13條回到憲法精神,刪除設置軍訓室與教官的規定,

疑排擠高教經費 教部仍支應教官人事支出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召委黃國書表示,目前全國教官約3500人,教育部一年要編列35億預算支應教官人事支出,可能排擠其他教育經費,他要求教育部提出轉型方案,正視教官退場問題。立法委員鄭麗君分析,雖然教育部修改規定,將「強制設立軍訓室」改成由各大學自主決定,但相關預算仍由教育部編列,仍使教官繼續存在校園。

鄭麗君表示,2013年十二年國教通過附帶決議,要求教官應於八年內全面退出高中職校園,但決議通過三年了,仍未見教育部作為;此外,政府也應該協助設置學生輔導與校園防護的體系,讓學生保護、校園安全的工作回歸專業,而不是讓軍人負責。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專門委員劉家禎會後出面回應:「有關教官退出校園的議題,各位的聲音我們都聽到了」,他也強調,無論是八仙塵爆或台南地震,教官都扮演維護校園安全、輔導學生的重要角色,也說只要是學生有需要的,教官都會在第一現場,但並未針對設置退場機制回應。

延伸閱讀:《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00集:威權退散? 教官退出校園

12957544_1149678975072316_242562164707915084_o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