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不久前受邀出席了以品格教育與國民素養為名的座談。最大收穫是聽見一位「興」字輩學校的資深校長認為:學生從小就需要適當的模塑,「好像黏土」一樣,而他只要看一眼學生就知道該怎麼「這裡捏一下、那裡捏一下」。
「黏土」是沒有自主學習意識的,黏土的模具也不會有彈性的。當聽見有人把學生當黏土,把自身比喻為「捏黏土的人」,我很難想像這是大家推崇為終身「奉獻」給教育工作的愛心教育家。
我從二○○四年開始參與普通高中課綱的研修以來,經常聽見批評或者懷疑的話語,就是問現在學校的公民教育為何不再教「道德」了?過去強調「德智體群美」的修身美德怎麼都被消失了?學校不是應該先教育年輕人「作人」的道理,如果不懂「作人」如何懂「作公民」呢?對於「沒有道德教育」的質疑,在二○一三年突發的「黑箱微調」過程中達到另外一個高峰。但是這個「微調」的後果之一,卻是激發了以教師行動為主體的反黑箱行動,與以學生為主體的「公民不服從」行動。
「作人」和「作公民」其實是不同的概念範疇,至今很多人還似是而非弄不清。前者由傳統文化、宗教、人情世故來定義。先不談宗教問題,常被提及的「學作人」,如禮節、秩序、服從與忠誠、上下互惠等德性。而中華傳統如果講到「作人」,最經典的莫非費孝通在《鄉土中國》所說的「差序格局」中所有人的共同處境不可。在差序格局中學作人,就需要學如何依賴既有的血緣、地緣、人緣關係而求生存與發展。一個人如果沒有關係,就需要「套」關係、「作」關係,這是不變的醬缸文化中求生存與發展的大道理。而這樣的作人道理,無法不成為維護傳統秩序與價值的工具。
但最近一波的公民則是在近現代民族國家的共和與人權思想中發展的概念。公民身分對應於人的基本權利、尊嚴與平等、權利與責任。在公民與國家之間,雙方將不再以封建或威權所遺留的上、下關係對待,而是主權歸屬的關係;而在公民與公民之間,則需要同理心、發展互助共和,以及共同建構依賴和平手段來解決爭端的信念與體制。從民主社會的角度說,公民是法治社會的維護者與認同的行動參與者,因此當代公民是高層次的學習過程,必需具備分析、思辨與實踐行動的態度與能力,而這皆非傳統「作人」的道理可以涵蓋。
現今作公民與作人的道理,同時存在於我們社會之中,各有其適用的領域分化,但也非完全沒有可為互補的空間;例如,在婚喪喜慶、強調傳統的儀式中,二者有「自然」的混搭。又例如傳統社會的義人、善行,在現代也有可能轉化為非營利、慈善組織的現象。不過,作人與作公民,絕對沒有誰先、誰後的線性因果關係。如果有人故意把二者混淆,通常只是用傳統文化來包裝政治保守主義的作法。但這種說法到如今還一直有人推銷,顯示這個社會還存在很多唬弄的「公民教育」的問題。
對學校的公民教師而言,作人與作公民發生衝突矛盾的機會相對更大。當面對學生,教師理所當然要扮演未來公民的培力者,不能把學生當成黏土來捏塑,要以鼓勵學生發展思辨判斷、自主行動的能力為職志。但是當公民教師面對校規、制度規定,教育官僚管理的武斷權威,究竟是要學生乖乖成為被捏塑的對象,還是要鼓勵學生發展反思與自主行動?這問題一旦出現,教師似乎立即面臨墜入言行不一的弔詭。而公民老師更可能還要面對校內其他科的「作人」第一的老師,例如更資深、更大科的老師的冷眼或孤立的對待策略。
簡單說,大家也許會期望公民老師要有「熱血」,但是不要說要有「熱血」,有時候僅僅是一課堂的熱烈討論,就足以帶來校園管理者或家長的關切或者探詢眼光,老師如果覺得不想惹麻煩,常常要自我設限;而我相信這樣的情形還相當普遍。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創建人,管中祥老師,開闢「教室外的公民課」專欄,希望給老師們一個空間,能將自己在教育現場的深刻體會,以及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分享給社會大眾。而作者們不只有公民老師,還有歷史老師,有在普通高中也有在高職任職的老師,有國立高中也有教會中學,以及關心公民教育的青年學梓。要將這些分布於臺灣南北、國內外、不同學校背景的作者們都集合在一起,一起進行寫作出版,本身就是高難度的公民實踐過程。
我們可以由兩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首先,這本書的主要書寫主群體和二○一三年「反黑箱課綱微調」運動都多少有關。社會運動向來是推動社會變遷的「和平」動力,而思想的解放是持續的戰爭。我們很高興看見這股力量仍持續在校園,在教育體制,在社會中發揮積極的影響。這次透過不同題目的書寫組合,社會更可理解新一代中學教師的社會關切,以及知識整合與運用的能力。相信論壇以外還有更多的「作者們」將繼續接棒,在新的國民教育改革中發揮啟蒙作用。
其次,本文集的議題十分廣泛,從兩岸三地到校園政治,從大眾文化的反省到教育體制,從歷史的追根溯源到情意教育的關鍵,從族群流離到教育現場的勞動者權益,或者從媒體識讀到課綱與教科書爭議;這些都是當代社會的重要課題。所謂課題,意思是指社會中那些讓人們高度的關注,屬於那些「僵持且持續不斷的社會爭議」。作者們在論壇中共同展現對於社會現狀的反省與關懷,挑戰讀者的慣性思維。
相對於時下沒事就喜歡訓話年輕人,慨嘆年輕人沒責任感、沒禮貌,自我感覺良好的職業評論者,又相對於把學生當黏土來捏塑的愛的教育家,本文的作者、老師們,他們共同的特性是實踐思辨能力,參與公共討論,把日常生活問題當探究的對象,這樣的對比就足以讓人領悟公民教育的廣泛價值了。
—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獨立書店購買或在以下網址訂購唷!
博客來:https://goo.gl/6q1sPg
誠 品:https://goo.gl/VCbDKM
讀書共和國:https://goo.gl/nprUD2
金石堂:https://goo.gl/xptozC
讀 冊:https://goo.gl/XQTX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