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80集:勞工衛生換老闆彈性 賴內閣勞基修法為哪樁?

彭緯宸 / 整理

近日台灣社會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勞基法越修越惡的問題。在勞工一片反彈修法的聲浪中,還有立委似乎覺得這些反對、抗議聲音都只是「放錄音帶」……

「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正條文草案,12月4日已經在民進黨立院人數優勢下再強闖一關。勞基法修法是否真的無力可回天?本週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到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來談談這次勞基法修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以及勞工該如何意識並爭取自己的權益。

立委遭拖出場 程序正義淪為空談

11月22日,立法院在勞基法修法前夕舉行公聽會;大多數的人都心裡有數,民進黨並沒有打算藉由此次公聽會採納意見,而是將舉辦公聽會這樣的程序走完。除此之外,過去幾週以來民進黨面對在野黨杯葛議事,多次動用權力將反對意見的委員架出場,行事作風淪為排除異己,連公開討論、辯論的機會都不給,使得所謂的民主、程序正義不復存在。

國民黨最初要砍七天假、降一週84工時,至少開了35-42場勞資雙方的會議,雖然大部分是與資方協商,但至少在最後定調前,舉行了勞資會議程序。陳政亮說,民進黨執政後,去年一例一休修法就承襲了國民黨的做法,然而今年修法卻不同;勞動部中央法規委員會的成員卻在行政院要公布修法的前一天,才接到勞動部通知要開會,即便外聘的委員全部都反對,最終行政院內開會的結果還是通過,隔天隨即公布。

哪些產業需彈性要加班? 民進黨拿不出調查數據

行政院提出修法版本,稱產業需要彈性、勞工想要加班,卻遲遲提不出相關的數據。政府應該提出是哪一產業、哪一類型的公司需要彈性;哪一類型的勞工需要加班?它的底薪、薪資結構都應該詳細的做討論,而不是沒有公開相關的數據資料便進入修法,省略了民主程序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立法院的修法程序中,勞動部也沒有對於此次的修法版本提出任何解釋、辯護,民進黨內部也僅有林淑芬委員提出質疑,由此可見政黨內部的民主性也逐漸消失,賴清德一聲令下,沒有人敢提出反對意見。

經營彈性碰上人的彈性 勞工權益只能退讓?

若將勞基法修正的歷史往回推20年,工總、商總從過去到現在的訴求都一致,就是彈性化;不論國民兩黨政府對於這樣的訴求所做出的決策,最終都是服膺工商團體所要的「彈性化」。

勞基法修法牽涉兩種彈性,企業經營上的彈性及人的彈性。企業經營上的彈性可以去調整機器、營運策略上的彈性;人的彈性則牽涉到勞工身體、心理上的限制,並非像物品一樣可以隨時依需求調整。而勞動基準法的規範意義,來自於保障人的基本條件,不能讓人的彈性完全去配合企業經營上的彈性。

至於中小企業、部分產業會有淡旺季、緊急用人需求的彈性,必須分開來探討。若是經常性的彈性例如春節等,需要人力加班的時候,臺灣現行的勞基法已經有2週、4週、8週的變形工時,還有84條之1的責任制。當企業提出需要彈性的時候,必須先探討是否已經適用前述的彈性工時,若不敷使用,更應該審慎、客觀去評估是該單一公司的問題,還是整個產業面臨到的問題?

一例一休保障勞工政策夭折 一年內看穿民進黨「理想性」

一例一休通過前後,差別只在於休息日的加班計算時數提高。當初民進黨提出此版本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以價制量,去降低勞工過度工作的情況;但修法版本上路才九個月,政策過去一整年的影響評估都還沒做,就將過去修改的版本打掉,實為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工會和勞資會議究竟能不能發揮效果?陳政亮表示,臺灣的工會組織率非常低,排除掉職業工會,產業工會、企業工會兩類組織率只有7%左右。也就是說有90%以上的勞工沒有工會保護,更不用提在勞資會議下,幾乎沒有協商、反抗的能力;有些勞資會議做成結果後,甚至沒有時間限制,使得勞工就算組織成工會後也無法推翻資方過去提出來的要求。

臺灣勞工意識如此低落,必須從勞工運動的發展來看。1984年勞動基準法訂定時,並非臺灣內部勞工運動產生出來的結果,而是透過美國要求提高臺灣的勞動成本,以便臺灣的貨品不會低價傾銷到美國。

臺灣勞工意識薄弱 國家不願再當協商槓桿

勞工團體、社會運動總希望國家介入,卻發現臺灣的勞檢人力不足、覆蓋率低。從勞工與國家的關係、過去歷史來看;長達40年來的戒嚴,光是要勞工敢組工會就已經非常困難,這也導致台灣的工會組成,卻是變成國家制定《工會法》之後,勞工才為了落實才去籌組工會。

當社會上是勞工透過國家來壯大工會,而非是去向資方爭取時;蔡英文說出「勞工應該自己去跟資方談」,其實是希望國家能夠退位,不去做勞資雙方的協商者。但實際的情況則是,不僅93%的勞工沒有工會保護,連有工會的勞工,都缺少了可以透過國家的力量去制衡資方的能力,才是真正勞工爭取權益上的困難點。再反過來看,勞基法修法給予企業彈性,去解決企業的五缺問題,又並非真正從勞資雙方中退位,實際上卻是選擇從勞工方面來退讓。

勞工運動應延續 透過行動發揮影響力

勞基法已經進入黨團協商的一個月冷凍期,民眾下一步該怎麼走 ?陳政亮認為,這次的勞基法一讀通過也不代表已無轉圜的空間,勞工應該透過不斷地去瞭解、探討每一個政策的影響、去表達聲音與訴求,乃至於讓所有的勞工、非勞工去認知爭取勞動權益的意義與脈絡,以便於喚醒大家對於勞權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