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醫護撐人命,誰來撐醫護?問卷大規模調查防疫期間護理人員困境

文/臺大醫院企業工會

台灣於此次新冠肺炎中防疫成績斐然,身為前線成員,我們同感驕傲;然而,在全球準備開放封關、復甦經濟,且疫苗、解藥尚未問世之際,仍會是場醫療體制與新冠肺炎的長期抗衡。為反映第一線實情以作長期抗戰之準備,臺灣護理產業工會與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於 3 月 16 日至 3 月 20 日發出「COVID-19 護理困境概況調查」問卷,並與臺大醫院企業工會共同發放,著重在基層護理人員之「個人防護裝備」與「人力配置」問題,佐以「確診病患照護」與「醫護出國禁令」之調查。

疫情爆發之初,醫事人員已於二月經歷一波防護裝備之匱乏,被迫危險執業。雖然陳時中指揮官於 3 月 11 日發布「致護理台灣隊」一文保證物資充足,五天後搜集的問卷中,卻仍有近三成的基層護理人員認為N95口罩、防水隔離衣與面罩/護目鏡等必要防護裝備明顯不足:N95口罩缺號、過期、密合度不佳,反應後還被要求續用;領取物資除了需受管理階層施壓,備品限量也讓同仁互有矛盾;手術房護理師甚至反應不論幾台刀,一整天都只用同一副口罩,增加交互感染之風險;至今仍有防水隔離衣緊缺情形,使照顧確診病患之護理師需要視情形使用品質欠佳的備品勉強上陣。除了政府提供防疫物資之品質堪憂、前景堪慮,各醫院良莠不齊的管理手段,皆導致前線護理人員焦急且無奈。

人力配置方面在疫情爆發後,則因為各院開始運用各式手段大幅調動人力,導致諸多早已被詬病許久的違規行為更加惡化,認為「不安全跨科支援」、「非自願待命上班與彈性放假」、「預假與年假被禁止」與「護病比過高」之情形存在的護理人員在疫情爆發後平均高達七成。其中,由於防疫病房的設置與檢疫人力需求上升,迫使許多護理人員被調度至與自己專業不同的病房支援,在陌生的環境中與陌生的團隊合作照顧陌生的病人,皆造成護理人員身心俱疲與病人安全之危機。此外,防疫業務增加、人力卻未調整:近四成護理人員在早已超出負荷的工作下,承受額外業務,例如門禁政策中的訪客登記、調查旅遊接觸史、單張填寫、門禁政策解說、發放照護者口罩等等業務將全數落在病房護理師身上,不但壓縮照護時間、降低護理品質,甚至屢屢遭到病人與家屬刁難。院方罔顧勞動權益的管理手段、不問負荷的工作分派以及長年積弊的護病比問題,皆讓護理人員身心俱疲,恐將導致人力潰堤與防疫破口。

疫情爆發至今近四個月,即使政府持續保證,基層護理人員仍面臨物資受限、勞動權益受損與工作超出負荷之困境,有鑒於疫情真正結束還有漫漫長路,政府與雇主應主動關注、解決基層護理人員之困境以求永續對抗疫情,我們呼籲:

一、持續追蹤並改進醫療人員裝備缺損問題,並善用、宣導職場爭議平台,讓基層護理師隨時隨地依照政府標準「安檢」職場防護設備。
二、強制醫院以盈餘改善護理人力狀況,違反者應評鑑降級作為懲罰,嚴重者不得請領本次肺炎防疫獎勵金。

附件:https://bit.ly/0422SurveyResults